微金網:芝麻信用分竟然正在被非法倒賣

近日微金網小編在媒體新聞上看到芝麻信用分正在被非法倒賣,而最早發現這一灰色產業鏈的是一家現金貸公司,據此公司介紹,在許多現金貸產品的風控模型中,芝麻分是一項重要的參考指標。有些平臺的風控規則甚至簡單粗暴到僅依據芝麻分的多少來放款。而這一商機被眾多科技公司發現,形成了買賣市場。

微金網:芝麻信用分竟然正在被非法倒賣

買賣

據需要使用芝麻信用分來分析用戶信用的從業者透露,只要在售賣群裡發表一條“群裡能接芝麻信用分的朋友私聊,量大,急!”時,就會有人快速找上們來,“你好,我們這裡有芝麻信用輸出,我們是中國第二大徵信公司,給我們充值,我們不會跑路。” ;在詢問芝麻分價格時瞭解到1次調用1個用戶芝麻分需要付給渠道方的費用“八九毛”。而且目前,市場上能夠提供該服務的有三類公司:與芝麻信用簽有協議的公司,可獲得芝麻信用提供的官方API接口,經用戶授權後,這些公司便可調用用戶的芝麻分;與芝麻信用簽約的公司以官方接口為資源,向第三方公司售賣接口,以提供芝麻分查詢服務;還有一類則是利用爬蟲技術獲取芝麻分。

但相比之下,雖然利用爬蟲技術獲取芝麻分的價格最低,給出的報價僅為0.3元/次,其缺點是穩定性差,當爬取數據量大到一定程度時,很容易被芝麻信用檢測到,進而被封。

然而芝麻信用官方服務稱,除定向邀約的銀行外,目前螞蟻金服已停止向其他金融機構開放芝麻信用的API接口。但此前簽約未到期的金融機構,仍可以繼續使用該接口。

需求

倒賣用戶芝麻分的需求是從今年春節後開始暴漲的,這跟芝麻信用的政策調整有關。

2015年1月,央行發出《關於做好個人徵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芝麻信用成為8家入選機構之一。隨即,芝麻分正式上線。在最初的兩年裡,芝麻信用的首要工作是擴展應用場景、獲取更多數據。這也意味著,芝麻信用要想方設法吸引人來用,而非設置高門檻篩選合作方。

而且據微金網市場專員調查,只要有實際業務和應用場景的公司基本都可以與其合作。但在2017年現金貸被監管整頓後,一些不能上央行徵信及非持牌金融公司,就只能依靠芝麻信用來維持業務。

微金網:芝麻信用分竟然正在被非法倒賣

風險

一些從業者認為,從法律層面上看,從合理渠道調用芝麻分並無太大風險。聚合數據的銷售人員認為,支付寶上面開了一個接口,只要這個通道相對比較規範,“畢竟是本人同意授權了,不算是什麼侵犯隱私”。

為避免風險,倒賣數據的公司(乙方)在與買方(即甲方)簽訂的合同中會明確寫明:乙方僅提供對接甲方與乙方供應商(芝麻信用)之間數據查詢的API應用數據接口,對於甲方查詢的數據,乙方不進行任何查閱、調取、審查、處理、分析等任何接觸數據信息的行為。

芝麻信用的調整

作為螞蟻金服旗下獨立的第三方徵信機構,芝麻信用率先推出國內首個個人信用分——芝麻分,並將其應用拓展到出行、住宿、婚戀、簽證、金融等多個行業。芝麻信用也被認為是用戶信用的標誌。

微金網負責人從螞蟻金服內部獲悉,目前芝麻信用在螞蟻金服內部以事業部的形式運行。近期,芝麻信用事業部進行了業務和組織調整,管理層面上開始實行“班委制”,即由螞蟻金服管理層輪流管理。據瞭解,這一變動是為了更好的適應監管要求,也便於支持業務發展。

微金網:芝麻信用分竟然正在被非法倒賣

在螞蟻金服體系內,芝麻信用有兩個定位:一是與阿里自己的業務強相關,二是堅持芝麻分的數據自有。芝麻信用的用戶也分為B端和C端兩類,除了企業數據服務,在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租賃及一些市政服務場景,芝麻分均有廣泛使用。

對螞蟻金服來說,芝麻信用還有更大的使命。其未來的應用不僅僅是金融領域,使用對象也不僅僅是現金貸公司或金融機構,它更像是國外的穆迪、標普一類的評分機構,未來會滲透到更多國內的商業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