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助力實體經濟更好發展

當下國內,中小企業、三農等領域中“貸款難、貸款貴”正是金融壓抑的表現形式。受益於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智能金融助力普惠金融正在實體經濟領域內探索。當互聯網金融備受質疑之時,智能金融扛起“金融創新”的大旗掙扎前行。無論是傳統金融業還是互聯網科技業都在切實圍繞金融的本質進行創新。

金融科技助力實體經濟更好發展

金融科技如何助力從業機構發展實體經濟?

把金融與人工智能結合,由於金融科技化發展是未來大勢所趨,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科技發展不可避免的途徑。目前不少銀行已經實現移動設備與用戶完成自然交互,並且用戶在線支付、申請貸款、在線審批、等使用環節已經通過智能操作系統滿足了借款者的資金需求。

但由於我國徵信體系不發達等原因,小微企業的經營性貸款和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費貸款往往難以全面達到銀行的嚴格要求。為此微金網構建了服務大眾的金融服務系統,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及大數據風控系統,構建資方與小微企業、中低收入人群的供需橋樑,突破了傳統金融機構不利於小微借貸的侷限以及中低普通用戶借款無門痛點。

本著金融創新本質,當前的金融公司還應著眼於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跟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結合機構自身優勢和市場定位,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過程中發掘有效需求,在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等新增長點的培育過程中提供優質服務,把金融資源合理高效地配置到社會經濟發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另一方面,應緊扣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抓住小微客群“缺信息、缺信用、缺抵押”的根本癥結,踐行科技普惠金融理念,注重運用智能技術增強普惠金融服務精準性和匹配性。

金融科技助力實體經濟更好發展

堅守發展金融科技生命線

由於網絡空間的開放性和互動性,金融科技創新可能帶來業務、技術、網絡、數據的多重風險疊加,對金融安全和穩定產生更大的衝擊。因此,確保安全永遠是金融科技發展的生命線,防控風險永遠是金融科技從業者的必修課。然而,在發展金融科技過程中,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的要求,並且風險管控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風險管控安排與產品服務創新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推進,主動建立健全風險管理、合規管理、應急處置、內部控制等業務管理制度,切實完善數據保護、運行監控、態勢感知、災難恢復等安全保障措施,使金融科技創新可能帶來的各類風險處於可管、可控、可承受範圍內,是堅守金融科技發展生命線的必然。

構建金融生態

自金融科技快速運用於金融領域後,每一位中國人幾乎都可以僅通過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享受到快速便捷的金融服務。

金融科技助力實體經濟更好發展

各類金融機構及金融科技機構正試圖構建金融服務新生態,通過與外部機構(包括監管機構)開展用戶共享、信息互通、能力協同等合作,推進金融服務場景創新與拓展,並以更加突出線上化、移動化、線下化合作為一體的時空連接方式,更加突出用戶、信息等優勢資源的互補和共享,實現金融服務與用戶關鍵場景的無縫對接與嵌入。由此可見技術帶來的金融創新,產生新的業務模式、應用、流程、產品,對金融市場、金融機構及金融服務的提供方式帶來了重大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