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又一霸王條款出爐,滴滴司機:不幹了!

自從滴滴越來越多地佔據我們的生活以來,它給我們帶來的方便是有目共睹的。當然了,這不代表滴滴平臺的制度有多完善。相反的,正因為滴滴平臺制度的不完善,才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排斥使用滴滴,原本的方便也變得越來越不方便了。尤其是今年以來更是如此。

滴滴出行又一霸王條款出爐,滴滴司機:不幹了!

首先,是前些日子鄭州空姐遇害案,把滴滴出行推上了風口浪尖。為了增加平臺的可信度、增加乘客對駕駛人的信任,滴滴先後改進了自己的產品,例如人臉識別,驗證,車主隱私保密等等措施的出臺,看上去是更加嚴苛了,但實際上,這是讓平臺走向深淵的開始。再者,之前每成交一單,滴滴要抽走25%的費用作為佣金,而現如提高到30%。雖然這次看上去只提高了5%一樣,但就好比汽油費,每次提一點,日積月累已然不少了。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從平臺最開始倒貼給車主時做起的。

滴滴出行又一霸王條款出爐,滴滴司機:不幹了!

現在滴滴行業出現了這種狀況:

1、滴滴司機覺得“抽水比例”太高,賺不到錢,乘客各種還沒有素質,又髒又吵,還有些準備搶劫的。

2、乘客覺得坐滴滴越來越貴,特別是短途出行比出租車貴上一截,司機沒有經過職業訓練,信譽與安全都沒有保障,時不時還有乘客遇害案件報道出來。

實際上,這一切都是因為心理落差。

滴滴出行又一霸王條款出爐,滴滴司機:不幹了!

記得網約車初期運營階段,分派給司機端與乘客端的鉅額補貼嗎?這些成本,滴滴平臺都將在這幾年陸續收回來,因此那些不再受惠的司機端與乘客端,明顯感覺到了自己獲得的收入/服務直線下降。

本來是給車主補貼,現在變成反過來抽車主提成,再加上惡性事件頻發,成交單量也少得可憐,作為車主,還需要考慮自己愛車的保養費用,車輛折舊費用等等,都算下來,別說賺錢,不虧就不錯了!

我相信現在的滴滴司機一定希望更多的平臺出現,回到當初被扶持,被重視,被關注,被爭搶的位置。這不,美團要做打車平臺了,網絡上一片歡迎之聲,甚至摩拜也要做類似平臺。乃至有了滴滴能否保持壟斷地位的討論。

其實,比壟斷與否問題更受關注的是:滴滴司機們的真實感受,他們可是一線運營的人,如果他們有意見,帶著意見提供的服務,能怎麼讓人舒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