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釵是「環肥」,黛玉爲什麼不是「燕瘦」

在古代,形容胖瘦美女,有兩種說法,其一是“環肥燕瘦”,即楊玉環趙飛燕,如辛棄疾曾作詞,

“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其二,四大美女之說,“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其中“沉魚”西施和“羞花”楊玉環也是胖瘦美人的代表。

寶釵是“環肥”,黛玉為什麼不是“燕瘦”

那麼紅樓夢裡,胖瘦美人代表的寶釵與黛玉分別是什麼呢?對於寶釵,一般無疑義,就是楊貴妃,30回,寶黛因為張道士提親發生激烈的爭吵後,寶玉為搭訕寶釵,曾失言其,“怪不得他們拿姐姐比楊妃,原來也體豐怯熱。”

結果引得一向深藏不露的寶釵大怒,冷笑其可惜沒個哥哥弟弟做得楊國忠,後還故意用負荊請罪還反擊和好的寶黛二人。很明顯在寶釵看來,楊貴妃的比喻是其不能承受的,畢竟“安史之亂”被很多文人算在了楊玉環的頭上。甚至到65回,賈璉小廝興兒為討好尤氏姐妹,又言及寶釵是雪樣豐滿。

寶釵是“環肥”,黛玉為什麼不是“燕瘦”

那麼黛玉呢?到底是趙飛燕還是西施呢?很多人肯定立馬說西施,在寶黛初會時,寶玉眼裡的神仙妹妹就是西施樣子,“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其還作海棠詩,“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也可看出在寶玉眼裡,兩人在心中的印象寶。

但27回的回目卻赫然是,“滴翠亭楊妃戲彩蝶,埋香冢飛燕泣殘紅。”此處卻明顯地把黛玉比作趙飛燕,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先看歷史上西施、趙飛燕的形象,趙飛燕以淫蕩著稱,西施以亡國聞名,但西施的亡國是有前提的,即其是政治犧牲品,為國家去蠱惑敵國。

寶釵是“環肥”,黛玉為什麼不是“燕瘦”

所以木旦鳩茲認為,相比較淫蕩的趙飛燕,曹雪芹更願意以西施來比喻黛玉,無論是王夫人罵晴雯的“好個西施”,還是興兒口裡的“多病西施”,無一不是說明西施是黛玉留給世人的形象。那27回目如何解釋呢?木旦鳩茲認為,其實就是回目對仗的需要,楊妃、西施皆平聲,而飛燕是仄聲。且在“藤花榭本”中,“飛燕”二字是空白,可能抄書者也意識到飛燕形容黛玉的不妥。

寶釵是“環肥”,黛玉為什麼不是“燕瘦”

另外用西施形容黛玉,也可以暗示其命運,據史書記載,越王勾踐三千越甲吞吳後,西施並沒有和范蠡泛舟五湖,而是被其沉入湖底,這是不是也暗示了黛玉“冷月葬花魂”的命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