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自然幻化鬼斧神工

天道自然幻化鬼斧神工

2017年8月20日,“陳顯棟 王豫 吳強瓷繪藝術展”和“《墨彩紀行》--黃河沿岸採風作品展”在江西省景德鎮三寶蓬藝術中心開幕了。在這兩個展覽中吳強的瓷繪作品和水墨作品尤為奪目賞心,感慨之餘,悠然而生的想評說幾句。

天道自然幻化鬼斧神工

吳強的藝術涉獵很廣,涉足陶瓷是近幾年的事。但他一直堅持寫生,走南闖北深入生活,體察萬物之靈,尋求自然之道。以新意象的理念自由的揮灑,不管是水墨還是瓷繪都以壯觀唯美的形式酣暢淋漓的表象在他的這次展覽的作品中。

天道自然幻化鬼斧神工

一個是“化境生輝和而不同”的陶瓷彩繪;一個是“水墨丹青”,“端著農家的飯碗、枕著黃河水入眠”的北方黃土高原寫生。那些“深藏在黃土地中的古漢墓,村居民房與山色一體,盡顯泥土芳華”的汁濃味醇的黃河沿岸風情。而瓷繪藝術展則給人以“天道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奇視覺衝擊。在兩個畫展中吳強的作品尤為醒目。他的寫生作品不僅“巧奪天工”,而且表現出黃土大地的悲蒼及大地般拙實沌厚的神蘊。他的瓷繪藝術則催生著生命的瑰麗和迷人的詩意,點畫間渾然天成,氣韻中天人合一的妙境。

天道自然幻化鬼斧神工

吳強先生是一位很難用一種藝術類型或一個繪畫符號來界定的藝術家。1959年他出生於陝西省寶雞市。1983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潢系同年留校任教(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現為:清華大學吳冠中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對外友協藝術交流院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吳強先生作為《新意象》繪畫的開拓者,致力於中國畫的創新和新意象油畫的探索。他的作品傳神自然,悠然逸趣。習古開新,中西合璧。既不一味的追求寫實,也並非全然抽象。在有形與無形中力求象外之象,終得“象外自有象悟”之感。吳強就學期間,師從吳冠中、張仃、白雪石、範曾、婁師白等一代宗師的親授。這段學習經歷,為他後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天道自然幻化鬼斧神工

他受中國傳統哲學思想“有無相生,無中生有”的影響,在繪畫中創立了“新意象”的繪畫理念。他崇尚老子的“孔德之容,惟道是從。”他推崇龐德的“意象”即“一種在一剎那間表現出來的理性與感性的集合體”,“準確的意象”能使懷疑找到它的“對應物”的理論,堅持觀察應精確,而表現則需簡潔,不加渲染,不帶任何一般化的修飾,用筆平易,題材不拘,形色解放,豐富了傳統技法的表現手法。古代南朝齊謝赫雲:畫有六法:“一曰氣韻生動,二曰骨法用筆,三曰應物象形,四曰隨類賦彩,五曰經營位置,六曰傳移模寫”。

天道自然幻化鬼斧神工

吳強的“新意象”本著中國古代《周易•繫辭》“觀物取象”、“立象以盡意”之說,對“六法”說進行了全新的詮釋。在吳強新意象作品中“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濃縮、凝練了色彩,以求意在其中,象隱經藏而不露。遂給人以視覺上的衝擊,準確的反映了新生代簡約、明快、豪放、通達的審美情趣。景德鎮是世界公認的瓷都。當吳強踏入這方寶地後,便深刻地感受到了文化古韻的普及。這裡蘊藏著各路大師的才學與絕技。雖然每個人都可以盡顯其材,卻很難突破“六法”的束縛。他發現這裡尤如北漂的“演義圈”,個個科班出身不乏表現大師,唯獨缺少劇作家和導演。通俗的講就是:藝人成群,卻缺少真正有創造性的藝術家。他在尋求探索中驚喜的發現了陶瓷的窯變之妙。“火”的藝術對於新意象創作的表現簡直就是天賜良機。瓷繪藝術是在窯變中產生的不可預知的肌理變化,從而達到特殊的藝術效果,神秘而唯一。窯變即是天工,也突顯了深意巧象。藝術的效果即出人意料,又在意想之中。“窯變”使瓷繪彰顯了藝術的衝擊性,充滿了魅力而耐人尋味。

天道自然幻化鬼斧神工

在堅持新意象繪畫藝術的探索道路上,如同他講“只有踏入無人區,才知道踏著前面的車轍走肯定是安全的。但是,若把我放在頭車,我會把大家領向何方?”我想路是人走出來的,吳強探尋為後人留下了深深的車轍印,再有人走到這裡就不會迷失方向了。

天道自然幻化鬼斧神工

吳強先生以一個藝術家敏銳的洞察力去體驗時代精神,以獨特的筆墨意象來展示現代人的審美心境。無論使用哪種語言,無不滲透著一個跨界藝術家對美的執著和對藝術的探索精神。 (文/董匯斌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天道自然幻化鬼斧神工

天道自然幻化鬼斧神工

天道自然幻化鬼斧神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