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债主”,一张40年前的千万欠条,让政府极为重视!

要说到八路军,人们的第一印象绝对就是作风顽强。当然还有一个重大特色,那就是没钱。八路军没钱到什么地步,我们在各大抗战剧,和文章中都能看出来!这个特色很好理解,因为八路军是无产阶级组成的队伍,就是穷人的队伍,所以没有钱那也是理所应当的!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然而八路军虽然没钱,但是穷的极有骨气,即便是饿死,也不会强取豪夺百姓们的粮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给人印象最深刻!八路军能在当时那样艰苦的环境下撑过来,并且一路走向了最后的胜利,这和他们的品德意志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新中国的“债主”,一张40年前的千万欠条,让政府极为重视!

后勤补给十分困难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当时的国民党而言,他们的后勤保障相较于八路军而言真是天差地别!八路军没有相对稳定的经济来源,又不能抢夺老百姓。导致后勤补给十分的困难。这也是一直困扰八路军各级领导的一个问题!好在八路军的纪律十分严格,每一位战士都很节俭,就是因为这一点,他们将自己仅有的粮食的作用发挥到了最大!撑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时期!

获得民心获得拥戴

八路军不是因为缺粮就会强抢的土匪军队!这也八路军能够获得民心,获得民众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即便如此还不能根本解决粮食问题。无奈之下,八路军只能向老百姓借粮食度日。八路军每次借粮食都会选择当地比较富裕的百姓,这样不会影响当地贫苦百姓的生活。

新中国的“债主”,一张40年前的千万欠条,让政府极为重视!

新中国的还钱行动

八路军借粮食都有严格的手续,那就是打借条签字!等到资金充裕的时候,再还给他们。但是当时因为种种原因,有许多人的欠条没有被及时还清。所以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就开展了一次极大规模的还钱行动!将当时战乱时期借的钱粮全部归还。但是因为信息流通的原因,许多地方的“债主”并没有得到消息。后来中国社会不断发展,欠条事件也就渐渐的被人遗忘。

新中国的“债主”,一张40年前的千万欠条,让政府极为重视!

40年欠条仍未忘记

直到改革开放后,在山西,有一个叫郭建英的老人,拿着一张欠条找到政府,希望能归还八路军所借的钱。本来郭老家中也是比较富裕,1946年时对八路军进行了慷慨支援。当时他借给了八路军1100万法币,但是后来中国发生了太大的变化,老人的家也没落了,已经贫穷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一次在当卖东西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以前的这张欠条,他自己都不知道还有没有用了!1986年,郭建英拿着欠条找到政府,当地政府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重视。当即派人进行核查。核查无误后,最后根据当时的情况给了老人8万人民币。折让来人无比惊喜。没有想到这张40年前的欠条还能兑现!

新中国的“债主”,一张40年前的千万欠条,让政府极为重视!

大国崛起不无道理

通过这一件事情,你不难发现,中国的优良传统没有丢,新中国的崛起不是没有道理!

你们怎么看待这一件事情呢?欢迎留下你的评论和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