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7分考入北大的女孩,你最該感謝的是你自己

時至七月,不少參加高考的考生已經收到了錄取通知書。如果家裡有孩子能考上清華北大,那一定是家門之幸,還會得到各種獎勵。前段時間,還有個母親在知乎發問“

女兒想用考上大學獎勵的5萬塊買LV怎麼辦?”

707分考入北大的女孩,你最該感謝的是你自己

當這位家長還在煩惱孩子對獎勵的支配時,有兩個考上北大的孩子在趁暑假打工湊學費。

一個是雲南考生崔慶濤,今年以669分的高考成績考上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崔慶濤家有兄妹三人,弟弟9月開學讀高二,妹妹讀四年級。最近一個月,為補貼家用,崔慶濤和父母在為一戶人家新建的房屋做裝修。當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送到家裡時,他正和父母在工地上拌砂漿。

707分考入北大的女孩,你最該感謝的是你自己

圖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另一個,是今年以707分考入北京大學的河北考生王心儀

王心儀媽媽常年在家照顧患有高血壓、哮喘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姥爺。家中有兩個弟弟,大弟弟即將升入高三,小弟弟還沒有上小學。一家六口全靠家中的五畝地和爸爸外出做零活補貼家用。當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到家時,她正在異地打工做輔導員。

707分考入北大的女孩,你最該感謝的是你自己

圖源人民網

她之前寫的一篇關於自己,關於貧窮,關於希望的文章《感謝貧窮》在網絡引發關注。

707分考入北大的女孩,你最該感謝的是你自己

看得出,這是一個堅韌不拔的女孩。王心儀感謝貧窮磨礪了她的意志,但網校君今天想說,貧窮不值得你感謝,你不必感謝貧窮,你最該感謝的,應該是逆流而上,心向陽光的自己。

01

普通家庭,甚至是貧困家庭的孩子,考上清華北大,到底有多難?

清華大學晉軍所教授的《社會學概論》課上,每年都會對入學新生進行一次問卷調查,下圖是清華大學和西部某211大學的調查對比圖。

707分考入北大的女孩,你最該感謝的是你自己

在大學入學前,清華大學已出境的新生佔了43.9%,沒有人沒出過省,而右邊大學未出省的佔了22.7%。也就是說,來到清華大學的孩子,大多都擁有比較良好的家庭經濟狀況。

據新華社報道,2016年北京大學4000多名應屆生中,錄取農村學生700多人,為近年最多,算下來,比例也僅在17.5%。綜合近年媒體不同口徑的統計看,北大、清華、復旦等名校的農村生源基本不超過20%

一個來自西南某省縣城的朋友,高考以全年級第一的成績考到了同濟大學。入學後他說,在上海上學讓他體驗到了家庭差距。大學班級裡,上海本地的同學基本都和家裡人出國旅遊過,而他高中時,寒暑假能去一趟雲南都挺讓人羨慕了。

一位就讀於北大的朋友告訴我,她身邊很多同學並沒有參加過中考甚至高考,都是一路保送過來的。她的同學許多都來自大城市,像她這樣的縣城孩子很少。

如果給清華北大的學生做一個畫像,那麼他們應該成長在城市,父母在政府機關、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業工作,從小就能上奧數鋼琴英語興趣班,每年還能和家人出境旅遊一次。

大多數普通家庭的孩子,沒有這些條件。

02

還記得去年,高考狀元熊軒昂接受媒體專訪的話引發熱議。

“在北京這種大城市,能享受得天獨厚的教育資源。現在的狀元越來越多都是像我這種,家裡又好又厲害的。”

707分考入北大的女孩,你最該感謝的是你自己

這孩子的話雖然扎心,卻是句句大實話。

在傳播學中,有一個理論叫做知溝理論(Knowledge Gap Theory),它是一種社會階層分化理論:

“由於社會經濟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會經濟地位低者更快地獲得信息,因此,大眾媒介傳送的信息越多,這兩者之間的知識鴻溝也就越有擴大的趨勢。”

擁有更高經濟地位的人,會比經濟地位低的人獲得更多學習資源的機會,當他消化完這些學習資源之後,這兩類人的差距又將不斷擴大,從而形成一種馬太效應

用晉軍老師告訴學生的話來說,就是:

"你的家庭背景決定了你能接觸到資源的多少,決定了你的學習環境,決定了你上的小學、初中、高中,也決定了你的眼界和見識。你能來到清華,不僅僅是因為你努力,更是因為你有了上述這些東西。"

於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必須要特別努力,才能衝破這種階層的阻礙,獲得與擁有學習資源的人坐在同一個教室的機會。

03

在張藝謀1999年的一部電影《一個也不能少》中,他刻畫了農村孩子上學難的場景。

水泉小學唯一的老師高老師要回家看望重病的母親,十三歲的魏敏芝被村長拉來當代課老師。水泉小學原先有三、四十個學生,每年都有學生流失,現在只剩二十八個了。高老師臨走時再三叮囑魏敏芝,一定要把學生看住,一個都不能少。

但班上有個學生為了給家裡還債,不得已去城裡打工。魏敏芝決心把學生找回來,單身一人踏上了進城之路。

707分考入北大的女孩,你最該感謝的是你自己

直到如今,在西部許多山村,還在上演著這樣的故事。那裡的孩子很多讀到初高中就輟學了,因為他們要幫家裡分擔勞務,要補貼家用。於是山裡的孩子總是走不出那座大山,過著和父輩相似的生活。

所以,當看見寒門貴子這種勵志新聞時,我們總是容易感動。因為明白他們克服了多大阻礙,才換來了這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這個世界從來總是不公平的,教育,還算是相對公平的事情之一,且還能有效地在更大程度上改善這種不公平狀況。對於普通人來說,家庭背景是難以改變的,唯一能讓你和那些富豪子弟坐在一間教室裡的機會,就是讀書。

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有的人家就在羅馬。拼命讀書,才是大多數人的捷徑。

所以,女孩,你不必感謝貧窮,你應該感謝不甘於貧窮的自己,在逆境中頑強生存的自己,感謝用努力改變命運的自己,輸在起跑線卻拼命和那些人站在一起的自己。

未來的路,希望你能走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