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不能一刀切,美國乳腺癌患者講述抗癌經歷

2013年母親節過後的第二天,在伍德蘭希爾斯-皮爾斯學院教授藝術史的Ramela Abbamontian(阿巴蒙田)被查出患有乳腺癌。這天距離她父親因乳腺癌去世剛好兩年。一直以來,阿巴蒙田都希望自己不要成為其中的一個統計數字,然而,厄運還是降臨了。

作為三個孩子的媽,阿巴蒙田對這一診斷很不解,她說,“我一直在想,我吃得很健康,也不喝酒。我的生活方式沒有理由會導致乳腺癌”。和她的父親一樣,阿巴蒙田接受了BRCA基因突變的基因測試。結果,兩項都被檢測為陽性,而這大大增加了乳腺癌的患病風險。

在基督教信仰指引下,阿巴蒙田直面她的診斷,並以同樣的決心來對待她的日常生活。

她承認,當時自己一團糟,一切都很混亂,還有點懵。不過在2013年5月16日,當她讀到了當日的詩篇,她直覺自己會沒事的。

癌症治療不能一刀切,美國乳腺癌患者講述抗癌經歷

圖片來源Cedars-Sinai官網

阿巴蒙田和她的丈夫Jimmy(吉米)以及她的媽媽Greta(格里塔)開始在洛杉磯及附近地區尋找治療方案。她說,關於如何繼續下去,人們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後來,他們來到了塞繆爾·奧斯金綜合癌症研究所(Samuel Oschin Comprehensive Cancer Institute),在那裡他們遇到了Armando E. Giuliano, MD(阿爾曼多·E·朱利亞諾博士),他是腫瘤外科副主任。

“當他一走進來,我就知道我們找對地方了。他說的第一件事是,‘你太年輕了,不適合做這個,’”當時38歲的阿巴蒙田(Abbamontian)說。“他知道我多大了,他知道我家裡有小孩--他讓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完整的人,而不僅僅是一個統計數字。”

朱利亞諾博士建議她在西達賽奈-索爾喬伊斯乳腺中心(Cedars-Sinai Saul and Joyce Brandman Breast Center)進行更多的測試,這是婦女協會的一個項目。她浸潤性導管癌的診斷,加上BRCA2基因突變,使雙側乳腺切除術成為最佳的治療方法。但這之前,阿巴蒙田需要先進行化療。

“阿巴蒙田的腫瘤非常具有侵襲性,這種情況下 ,我們會在手術前先給患者做化療。很多時候我們發現,接受化療後的患者,到了手術的那天,腫瘤已經消失了。” 朱利亞諾博士說,“關鍵是要做這些檢測,針對每個患者的特定情況找出最匹配的初始治療方案。癌症治療不能一刀切。”

經過18周6個週期的化療後,阿巴蒙田的腫瘤消失了。

癌症治療不能一刀切,美國乳腺癌患者講述抗癌經歷

圖片來源Cedars-Sinai官網

此後,2013年11月,朱利亞諾博士給阿巴蒙田做了雙側乳房切除術。她後續的醫療護理轉到了Randolph Sherman, MD(倫道夫·謝爾曼博士)這邊,他是西達賽奈整形外科(Cedars-Sinai Division of Plastic Surgery)主任。他為阿巴蒙田進行乳房重建的第一步--插入組織擴張器。

謝爾曼博士解釋說:“乳房切除術可能會違背女性的自我意識。而作為醫生,我們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幫助我們的病人重新找回正常和完整的感覺。”

兩個月後,謝爾曼醫生用乳房植入物,取代了阿巴蒙田的組織擴張器。她還接受了13次曲妥珠單抗注射治療。這是一種治療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的靶向藥物。

阿巴蒙田說:“從與朱利亞諾博士的初次會面,到化療、手術、乳房重建,我對西達賽奈醫療中心(Cedars-SinaiMedical Center)的信心從未動搖過。整個過程中的每一步,給我提供治療的醫生都非常的了不起!”

“在西達賽奈醫療中心(Cedars-SinaiMedical Center),建立這種病人信任是團隊治療方法的關鍵組成部分”,阿巴蒙田主診腫瘤學家、醫學副教授Monica M. Mita(莫妮卡·米塔)博士說,“當病人走進來時,他們會由一個多學科的團隊接待,這個團隊的首要任務是病人的身心健康。在這裡,醫生、護士、社會工作者、營養學家都在一起工作以獲得最好的結果。”

阿巴蒙田的父親在2006年和2010年兩次被診斷出癌症,並於2011年去世。而阿巴蒙田的母親沒有BRCA基因突變,但她在阿巴蒙田最後一次化療三個月後也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

阿巴蒙田認為,考慮到她的家族病史和乳腺癌的總體風險,這種團隊合作方式是她的支持系統所需要的。

“當我爸爸和我分別被診斷出癌症後,我媽媽一直和我們並肩作戰,”阿巴蒙田說。“她是我的戰士,而我也是她的戰士。”她的母親也在西達賽奈醫療中心接受了癌症治療。每年她們母女倆都會找朱利亞諾博士做年度體檢。

“有些地方,它們讓你覺得自己就是個病種,”阿巴蒙提說,“但在西達賽奈醫療中心,你首先是一個人--這讓一切變得容易得多。”

作為漢鼎好醫友的重要合作伙伴,西達賽奈醫學中心(Cedars-SinaiMedical Center)為國內患者開闢了中美遠程會診和綠色赴美轉診通道。

好醫友編譯自https://www.cedars-sinai.org/programs/cancer/during-treatment/stories/not-one-size.html

什麼是遠程會診https://www.haoeyou.com/sinousremoteconsultati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