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騎路市場髒亂 市民期盼整治

鄭先生向安慶晚報記者介紹,每天凌晨兩時開始,水師營水產批發市場門前的建設路上燈火通明,非常熱鬧。幾十名攤販在道路上擺攤設點,出售水產品。

“這些攤販將這條路段堵得水洩不通。”鄭先生說,最嚴重的時候,攤販將沿江路與建設路路口占據,使得過往車輛難以通行。這些攤販還將大量的髒水傾倒在路面上,腥味特別難聞。“一些攤販為招攬生意,在夜深人靜時大聲吆喝。另外,運輸水產品車輛吵得附近居民難以休息。”

鄭先生說,不僅如此,在迎江區曹家巷、程墩路和少年宮東路,也有許多攤販長期佔道經營。這些攤販佔道經營點均在人口密集區,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的生活。“這種‘頑疾’存在多年,與‘文明城市’相悖。”

8月1日早上6時許,記者來到水師營水產批發市場。這個時間天已經亮了,市場門前的建設路上,有幾十名攤販擺攤設點,道路上到處都是汙水,且散發著難聞的魚腥味。

在建設路與沿江路交界處,有5輛載有水產品的車輛在此停靠,攤販正在出售水產品。來此批發水產品的小販很多,也有一些市民購買少量的水產品。這個路口由於被攤販佔據,來往車輛很難順利通過,一些車輛駕駛員不停地按喇叭,示意攤販讓出通道,但他們不予理睬。

記者隨後來到曹家巷騎路市場。這裡人來人往、嘈雜擁擠,狹窄的道路兩旁擺著菜攤、魚攤、肉攤,一些攤主還將攤位伸到了人行道上。汙水,菜葉,魚鱗,雞毛遍地都是,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惡臭的氣味。

上午7時許,記者又來到程墩路和少年宮東路交界處,發現有10多名攤販在此佔道經營,出售各種蔬菜,有的還出售生活用品。由於道路被堵,一些車輛行駛此處時,駕駛員都會不停地按喇叭,示意行人和攤販讓道。

【政協委員】

加強市場整治 提升文明形象

迎江區政協委員楊宏偉通過多次調研,撰寫了《加強騎路市場整治,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提案。

楊宏偉委員向記者介紹,騎路市場是自發形成,具備一定規模但極不規範的商品經營場所。它具有擾亂市場正常經營,影響道路交通秩序,導致經營場所髒、亂、差等諸多危害性,是直接影響城市管理的“頑疾”。建設路水師營水產批發市場門前的道路佔道經營現象十分嚴重,且汙水遍地流淌,不僅影響行人和車輛通行,而且還影響市容市貌。這一“頑疾”存在多年,始終沒有得到根治。

楊宏偉委員說,早在2007年6月,市政府正式批覆《安慶市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同意將水師營市場中的水產品批發市場遷出。另外,整治建設路佔道經營問題,也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讓人費解的是,時至今日,這一“頑疾”沒有根除,反而越來越嚴重。

楊宏偉委員說,類似水師營水產批發市場門前的騎路市場,在迎江區比較多。騎路市場之所以盛行,客觀上是在一定環境下供與求的平衡,買者願在馬路邊買,賣者願在馬路邊賣,便捷便利。騎路市場的存在,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居民,但也給社會帶來了一定的危害。

“騎路市場整治是一項長期而又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有關部門長期參與和全體市民積極配合,要在聯合整治、區別管理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執法巡查力度,充分發揮政府的公共管理職能,做好堵疏結合、建管並舉的文章。”楊宏偉委員說。

楊宏偉委員為此建議:1、科學規劃,合理佈局,積極推進農貿市場建設和管理。一是加強農貿市場規劃。將農貿市場規劃建設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和城市配套設施建設中,使農貿市場規劃與城市建設和發展相適應;二是加大公共財政投入。設立農貿市場建設專項資金,由財政部門每年拿出一定資金,建設和培育一批公益性農貿市場,改造升級現有農貿市場,對一些規模小、設施不配套、不完善的農貿市場進行擴場增容,提高場地利用率,吸納騎路市場經營;三是加強農貿市場管理。採取疏堵結合的辦法,通過增加市場攤位、合理收費、完善服務設施等措施,引導商販入市經營。2、明確政策,制定措施,從源頭上消除騎路市場。一是重視騎路市場經營者就業問題。騎路市場的經營者多半是弱勢群體,要及時為這部分人群提供就業信息服務和技能培訓,擴大就業信息發佈渠道,提供政策諮詢、就業指導和公共職業介紹服務,拓寬弱勢群體就業範圍;二是制定相應管理辦法。加快制定出臺騎路市場管理辦法,使經營者、管理者有章可循,執法者有法可依,依法進行城市管理;三是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從業人員法制觀念。加大對從業人員宣傳教育和普法教育的力度,充分利用電視、網絡等各類媒體廣泛宣傳相關政策和法規,提高廣大從業人員遵紀守法意識,逐步形成一種自覺維護市場經營秩序和城市整體形象的良好風尚。3、聯合執法,綜合治理,構建馬路市場長效管理機制。一是加強部門配合,齊抓共管。城市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單靠一個部門很難做好。要進一步強化市政、交警、工商、稅務、環保、衛生防疫等部門監管職責,理順工作機制,從行政許可、行政管理方面把關,儘可能從源頭上杜絕佔道經營行為的出現;二是加強執法人員培訓。進一步提高政府職能部門服務意識,通過加強培訓提升城管執法人員服務水平,以重管理、輕處罰,重服務、促管理來改變騎路市場現狀;三是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建立健全監督機制、考核制度,本著疏堵結合、市容和繁榮相協調的原則,加大整治力度和執法巡查力度,推動騎路市場整治常態化,長效化。

【有關部門】

開展集中整治 加大巡查力度

對於市民們的反映和政協委員的建議,迎江區城管執法局有關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騎路市場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重、難點問題。近兩年來,借創建國家文明城市的契機,他們分別取締根深蒂固10多年的程墩路騎路市場、任家坡騎路市場、人民新村騎路市場,共整治出店經營213處,取締流動攤販291處,拆除違章搭建的長期佔道設施224處,約1950平方米。“同時,探索市場化管理模式,於2017年4月10日開始,在任家坡騎路市場試行,由專業服務公司招聘人員定人定點定崗值守,我們負責考核、指導、督辦。2018年6月份,迎江區政府會議已經通過,對任家坡周邊道路進行市場化管理運行模式。”

“對餘橋新村、工人新村、楊家山等不具備取締條件的騎路市場進行規範提升。自2018年5月31日起,我們向各鄉、街派駐城管執法中隊,由鄉、街牽頭,督促各中隊每日安排人員巡查,綜合執法中心開展集中整治行動,從而杜絕佔道、亂批亂掛、亂堆亂放等違規行為,防止‘回潮’現象發生。”這名工作人員說,迎江區城管執法局督查科將加強督查、巡查力度,督促各執法中隊履職盡責,幫助協調解決實際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