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演奏家张跃明:笛声唱出阿诗玛的心歌

神奇美丽的云南石林,是彝族文化的一片热土。这里有热烈奔放的彝族撒尼歌舞,有举世闻名的彝族阿诗玛文化。这里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孕育出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张跃明(格波布娃)就是其中一位优秀的彝族竹笛演奏家。

张跃明是生长于石林的彝族撒尼人,国家二级竹笛演奏艺术家,1975年出生于云南石林圭山镇矣维哨村。在大哥张跃雄(石林彝族第一位大学本科竹笛专业毕业的演奏家)的影响和指导下,1991年考入云南省文艺学校民乐班竹笛专业,师从云南艺术学院杨建生教授(也是其兄张跃雄的老师),在竹笛演奏上得到系统完整的学习训练。兄弟两也因先后师从杨建生教授被传为佳话。张跃明199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毅然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回到故乡石林,在石林阿诗玛艺术团从事民族管乐演奏,1995年后调到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艺术团,迄今一直活跃在舞台上。

竹笛演奏家张跃明:笛声唱出阿诗玛的心歌

看过电影《阿诗玛》的朋友,应该对影片中欢快而抒情的彝族撒尼音乐有深刻印象。撒尼音乐里面,有着彝族撒尼人天性向往欢乐、质朴而温情的特质,特别是通过竹笛演奏出来后这种感受更为强烈。

说到竹笛,这是彝族撒尼人十分喜爱的民族乐器,无论是追求心上人,亲友欢聚,或是跳起热烈奔放的大三弦舞,都少不了竹笛那明亮高亢的格调旋律。可以说,竹笛是彝族撒尼人情感世界的代言者。

竹笛演奏家张跃明:笛声唱出阿诗玛的心歌

撒尼竹笛演奏出的音乐,宛如一曲曲包含深情的情感河流,世代流淌在彝族撒尼人的心中。其中隐藏在微妙气息里的乡土韵味,只有石林土生土长的演奏者才能准确把握和演绎出来。

作为一名优秀的竹笛演奏家,张跃明既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又有对石林彝族撒尼音乐的深厚领悟,他用竹笛演奏出的彝族撒尼音乐,便具有了直入人心的魔力:如娓娓道来的歌者,每一个乐句都是彝族撒尼人的歌腔歌韵,每一处润腔都与方言乡音相熨帖,让聆听者最真切地感受到这个族群的气质和文化风貌,带着泥土和乡风的气息,质朴而沁心。

竹笛演奏家张跃明:笛声唱出阿诗玛的心歌

小小竹笛,是张跃明一生的钟爱,凭着对竹笛演奏的天赋和热爱,他一直没有停下努力提升的步伐。经过多年积累,张跃明出版了竹笛演奏专辑《永远的阿诗玛》。专辑曲目以抒情、柔美的曲风贯穿始终,每个曲目都包含着对石林这片土地和彝族阿诗玛文化的深爱。《女儿情》、《依爸依妈》(阿爸阿妈),浓浓的思亲之情蕴含其间,犹如父母和亲人的声声叮咛,对每个离家在外的儿女都是一杯亲情的酝酿,感念亲恩,那是一种任岁月蹉跎,依然历久不变的家乡和父母亲人的温暖;《阿诗玛的故乡》、《故乡的小溪》、《美丽的圭山我的家》、《我爱家乡的山和水》、《问我为啥爱石林》,流淌着浓浓思乡之情,石林那片土地旖旎的山山水水,朴实的村村寨寨,随着旋律融进进每个听者心里,对于每个在石林长大的人,那是与血脉相连的旋律,常常一曲听罢,已经情不自禁,泪盈于睫。

竹笛演奏家张跃明:笛声唱出阿诗玛的心歌

不管你去没去过石林,张跃明的作品会给你带来一次特别的音乐旅行。如果你曾经到过石林,一定会在他的乐声中忆起那奇丽的山水,热情好客的彝家儿女,还有勤劳善良、美丽而勇敢的阿诗玛。这一切,是属于石林彝族阿诗玛的心歌,宛如彝家美酒,味美而热烈、浓郁而隽永……

原出处:彝族人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