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至6500美金的比特幣,要不要買入迎牛市?

親愛的Jamie,

您好!我是Chain.com的創始人AdamLudwin,近些年來,我一直在從事加密貨幣領域的工作。

上週,您就比特幣發表了一些您自己的看法。

暴跌至6500美金的比特幣,要不要買入迎牛市?

這個圖片裡面的8句話,都是您說的:

(1)這是我最後一次談論比特幣。

(2)如果你是一個犯罪分子,比特幣就是一個“偉大的產品”。

(3)政府喜歡控制經濟和貨幣。

(4)早晚有一天,政府會打壓比特幣。

(5)“誰在乎比特幣?”

(6)購買比特幣的人很愚蠢。

(7)我不能夠理解沒有任何內在價值的東西的價值。

(8)我並不在乎比特幣。

我相信也有很多人,跟您的觀點一樣一樣的。所以,我很有必要對此做一點糾正。

請注意,不是加密貨幣,是加密資產!

我既不贊同:“加密貨幣本身沒有任何內在價值,政府一定會對其進行打壓。”

也不贊同:“比特幣會徹底顛覆銀行、政府和硅谷巨頭現有的地位。”

這兩個極端的觀點都不對。

希望您能耐心看完我的這封信,聽我好好跟你說說加密貨幣到底是什麼。

首先,請允許我先拋出我的觀點:

  • 現在的加密市場過於狂熱,這是不太合理的。
  • 不少騙子也趁機發行加密貨幣,企圖撈一筆
  • 在利益面前,不少人通過炒作來混淆視聽
  • 沒有多少人知道當前加密貨幣的真實狀況,很有可能我也不知道這其中發生了什麼事情。

並且:

  • 銀行和政府不會消失。
  • 傳統軟件也不會消失。

總之,各種各樣的聲音,魚龍混雜。而就在這樣的吵雜中,我們依然能感受到,一個新的信號正在傳遞。要想找到這個信號,我們首先需要對加密貨幣進行定義。

如果沒有一個有效的定義,我們將會迷失方向。那麼,加密貨幣到底是什麼?

我給出的定義是:加密貨幣是一種新的資產形式,一種能夠幫助實現去中心化應用(DApp)的網絡資產。

從這個定義可以看出,加密貨幣自身的價值,取決於去中心化應用和當前軟件模型的價值,而與傳統貨幣或證券基本上沒啥關係。

我注意到,您在公開場合談論比特幣時,會將它與美元、歐元和日元等法定貨幣進行比較。實際上,這種比較不僅不會幫助人們理解加密貨幣,而且會讓人對加密貨幣產生誤解。加密貨幣,更準確的叫法,應該為加密資產。

所以,我再強調一次:加密資產是一種新的資產類別,一種能夠幫助實現去中心化應用的網絡資產。

像其他任何資產類別一樣,加密資產作為一種機制而存在,它將資源分配給特定形式的組織。儘管一些目光短淺的投資者一直致力於加密資產的交易,但加密資產並不僅僅是為了交易而存在。

為更好的理解加密資產,我們列舉一些其他資產類別,以及它們為誰服務,幫助您進行理解:

  • 公司股票為公司服務
  • 政府債券為國家、州、市政府服務
  • 抵押借款為業主服務

同樣的:

  • 加密資產為去中心化應用服務

去中心化應用(DApp)是一種新的組織和軟件形式,也是一種新的模式,它以一種自上而下的去中心化方式對軟件服務進行創建、融資和操作。它並不會比現有的軟件或軟件公司實體更好或更差。不過,去中心化應用與我們今天所瞭解的軟件和組織形式都不同。

那麼,什麼是去中心化應用(DApp)?

去中心化應用創建的是一個沒有中心管理實體的組織形態。

為什麼我們需要去中心化應用呢?讓我們回到去中心化應用的誕生初期,來看看它到底能給人們帶來什麼。

2008年11月,金融危機到了最低谷。

一篇匿名人士的雄文橫空出世,指出:如果沒有Chase、PayPal或美聯儲這樣的中介,我們是否還能進行電子支付。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有人提出,用去中心化的方式來做支付。

這篇文章的標題就是 《比特幣白皮書: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

這就是去中心化應用的第一次嘗試。

去中心化支付,這個很容易理解。比如,我直接給您一美元,這是去中心化的。可是,如果要通過網絡來相互轉賬,沒有可信的中介比如銀行,來進行驗證,憑什麼相信這個轉賬是真的呢?

《比特幣白皮書: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這篇文章給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在一個點對點的網絡中,將每一次交易進行全網記賬。您可以在公告中指出要花費的具體資金,用於密鑰對公告進行密碼簽名,然後向所有人公開宣佈自己的交易,這樣所有人都知道了這筆交易屬於您。

這個網絡基本上就可以運行了。另外,如果您在網絡上播出兩條相互競爭的公告(也就是說如果您兩次使用同一筆資金),我們還需要一種方法來保證只有一筆交易有效。

這時候,比較糟糕的解決方案就是:指定一個可信中介對交易進行時間標記,只標記最先進行的交易。這樣一來,我們又回到了原點——我們得有一個值得信賴的中介。

還有一個突破性的解決方案就是:讓網絡節點相互競爭,成為“時間戳”!一個值得信賴的第三方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可以避免讓每一個或每批交易使用同一個中介。

“讓網絡節點進行競爭。”這聽起來有點像市場經濟。等等……是不是少了點什麼?獲勝者是不是得獎勵呢!對,這是一種激勵、也是一項資產!

我們將這種獎勵稱為“比特幣資產”;將為最新一筆交易蓋上時間戳的網絡節點稱為“礦工”。有了這些開放的代碼和網絡,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到這場競賽中。

這篇文章也給出了一個解決方案:找到由網絡生成的隨機數,對其進行標記,就可以得到獎勵。這個隨機數真的很難找到,唯一能夠找到這個隨機數方法就是:需要大量的計算和電力。

暴跌至6500美金的比特幣,要不要買入迎牛市?

比特幣挖礦

為什麼要進行一場複雜而昂貴的競爭來為網絡做一些簡單的時間戳交易呢?因為如果他們找到隨機數,併成為指定批次交易的指定時間戳而贏得比賽,他們就不會利用該特權進行惡意操作(如審查交易)。相反,他們會遵守所有的規則,仔細掃描每一個待處理交易,消除用戶用同一筆資金進行重複交易的嘗試,並將經過驗證的交易廣播到網絡的剩餘部分。

如果他們老老實實的遵循規則,就會得到獎勵......

換句話說,礦工能夠遵守規則,這是因為做正確事情恰好符合他們自身的經濟利益。

就像亞當·斯密所說的那樣:

我們的晚餐,可不是來自屠夫、釀酒商和麵包師的恩惠,而是來自他們對自身利益的關注。

“看不見的手”

加密資產是互聯網上“看不見的手”。

比特幣是一種純粹的資本主義,每個人應該都會喜歡它!

由於這些礦工需要支付電費等債務,他們可能會在市場上公開出售新賺取的比特幣,以此來換取一些實際貨幣償還債務,剩餘的部分則是利潤。現在,比特幣也在流通中,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購買。

沒錯!這就是一石二鳥:用來取代那個可信中介、激勵時間戳真實性的獎金,與在這個無中心化的電子支付網絡中流通的數字憑證資產一樣,都是資產。

現在,您已經瞭解了什麼是比特幣,那麼,我們可以將比特幣概括為一個整體的去中心化應用。

總的來說,即便是沒有可信的中介,使用去中心化應用,您也可以做一些事情了(比如支付)。

這兒有另外一個例子:用戶可以使用去中心化應用Filecoin將文件存儲在計算機的對等網絡中,而不是存儲在像Dropbox或AmazonS3這樣的集中式服務器中。在這裡,加密資產也被稱為Filecoin,它用來激勵網絡實體共享多餘的硬盤空間。

數字文件存儲並不新鮮,電子支付也並不稀奇。真正有新意的是它們能夠在沒有公司組織的情況下運作。這就是一種新的組織形式!

再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叫做“以太坊”的去中心化應用,它是一個用來發行去中心化應用的平臺。您肯定聽說過ICO和“通證”,其實大部分都是在以太坊上發行的。比起像比特幣那樣從零開始構建的去中心化應用,在以太坊上,您可以更加輕鬆地構建一個去中心化應用,原因有二:a)網絡已經存在了;b)以太坊不是為某個特定應用程序而設計的,而是一個能夠構建任何應用程序的平臺,您可以在上面執行任何代碼,它是“無特性”的。

以太坊的協議激勵著實體為網絡貢獻計算資源,這樣網絡實體就可以賺取以太坊的加密資產——以太幣(Ether)。這使得以太坊成為這種新型軟件(去中心化應用)的新型計算平臺。以太坊並不是雲計算,因為以太坊本身是發散的,這就是為什麼V神(以太坊創始人)將它稱為“世界電腦”的原因。

總之,在過去幾年裡,我們已經發明瞭一種沒有中央運營商的軟件服務——去中心化應用,它們啟用了加密資產,激勵互聯網實體為服務貢獻所必需的資源:處理,存儲和計算。

我們應該承認這是一種奇蹟。僅僅擁有互聯網、開放協議和新型資產,我們就可以創造出一種網絡組織,動態的將各種服務所必須的資源彙集在一起。

並且,很多人都認為,這種去中心化模式是所有軟件的未來,它最終會向互聯網巨頭和風投發起挑戰,並顛覆這些巨頭……

這裡,我也要潑一盆冷水:去中心化應用,有著一個嚴重的問題:它幾乎在所有方面,去中心化應用服務的性能表現都遠遠比中心化服務差。

  • 中心化服務更慢
  • 手續費更昂貴
  • 可擴展性更差
  • 用戶體驗更差
  • 管理更不穩定、更沒確定性

這些不僅僅是因為它們是新技術。我相信,它們也不會隨著更大的區塊、閃電網絡、分片、分叉、自我修正分類帳或任何其他技術解決方案的出現而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因為,其設計目標就是要犧牲性能,以達到去中心化。

那場為網絡標記時間戳的“複雜而又昂貴的競爭”,是以犧牲吞吐量為代價的;用戶需要在交易公告上進行“密碼簽名”,與普通密碼相比,用戶需要更加安全的保存這些私鑰;而且,暫時也沒有更好的方法來管理(或做決策)這個“沒有單一中心實體管理”的網絡。

當然了,舉個例子,您可以用一個可信任的中介集中管理密碼簽名密鑰(即控制用戶的貨幣),使去中心化應用更高效,對用戶更加友好。可是,這樣一來,這不又回到了可信任的中介這個原點了嘛。這個時候,不如干脆用集中式服務好了。

因此,最好不要將比特幣描述為“去中心化的PayPal”。說實在的,這是一個效率極低的電子支付網絡,但是,作為回報,我們實現了去中心化。

既然性能這麼差,為什麼還要用這種去中心化的方式?因為,去中心化的方式,有一個極其牛逼的能力——抗審查性。

這就是我們在嘈雜之聲中所找到的一個新的“信號”。

抗審查性是指去中心化應用是開放且不受限制的,任何人都不能阻止這些交易。

也就是說,沒有什麼能阻止我將比特幣發送給任何人,也沒有什麼能阻止我在以太坊上執行代碼,更沒有什麼能阻止我在Filecoin上存儲文件。只要我有網絡,支付了交易費用,我就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

(如果比特幣是一種純粹的資本主義,它同樣也是一種純粹的自由,這就是自由主義者迷戀它的原因。)

如果不想只聽我的一家之言,至少可以看看Adam Back(哈希現金創始人)和Charlie Lee(萊特幣創始人)是怎麼說的:

Adam Back:在別的支付方式都不可行的時候,去中心化的支付卻能給予支持,這才是殺手級的應用。

Charlie Lee:去中心化支付是一種不可審查的支付方式,絕非PayPal 2.0。

暴跌至6500美金的比特幣,要不要買入迎牛市?

所以,雖然我們不能說:“對於每個人來說,比特幣都要比Visa好”,但對於一些用戶群來說,比特幣確實是其唯一的支付方式。

去中心化應用的抗審查性

那麼,到底誰對比特幣這種支付方式尤為熱衷呢?到底是誰這麼需要抗審查,以至於寧願放棄中心化服務的高速、低成本、高度可擴展性以及體驗優勢,來嘗試比特幣?

暴跌至6500美金的比特幣,要不要買入迎牛市?

雖然沒有足夠多好的數據,但去中心化應用的實際用戶似乎可以分為兩類:

1.那些無法入網的人:即在那些傳統運營服務受限的國家(公用輸電網、煤氣輸送網、自來水網等受限),但互聯網沒有受到限制。

2.希望遠離網絡的人:即不希望交易受到審查的人。

基於這兩點考慮,我們再提出三個問題:

  • 對於誰來說,比特幣是最佳(或唯一)的支付方式?
  • 對於誰來說,Filecoin是最佳(或唯一)的存儲文件方式?
  • 對於誰來說,以太坊是最佳(或唯一)的計算代碼方式?

這些問題就是該技術的價值核心。

到目前為止,相對於傳統服務來說,大部分去中心化應用的用處很小。

但暗網交易(毒品、非法槍支等交易),或按照勒索軟件要求進行轉賬,成為比特幣使用場景的重災區。當然,這很難拿到相應的數據來證明。

以太坊“抗審查性”又應如何理解呢?

由於以太坊是一個去中心化應用的開發平臺,那些想要開發金融產品卻沒有相應資質的開發者和初創企業,可以基於以太坊來創建金融產品。

由於以太坊是一個平臺,其價值最終還是取決於上面應用程序的豐富程度。換句話來說,我們想知道太坊到底價值大不大,只需要看一看以太坊上創建的應用是否真的有剛需——這個有剛需主指的是能充分發揮出抗審查這個特質。比如說,抗審查的市場預測應用,抗審查的棋牌遊戲,抗審查的YouTube或Twitter 類似應用,看看它們到底是否有用。

現在,以太坊上有730多個去中心化應用,它們似乎都沒有什麼用。但我們回望,哪怕是互聯網開始的第一年,我們也有聊天室、電子郵件等應用被廣泛使用。以太坊上的殺手級應用,將是什麼呢?

鑑於去中心化應用與我們所熟悉的應用有很多不同之處,在不久的將來,任何人都可以真正用上去中心化應用嗎?它們會成為經濟中最關鍵的一部分嗎?這很難預測,因為這不僅取決於技術的發展水平,更取決於整個社會對此的反應。

比如,加密消息原本主要是被黑客和間諜使用,不過,如今在硅谷和紐約等地,越來越多人開始使用加密信息。WhatsApp就使用了端到端的加密方式。毫無疑問,技術的使用門檻越來越低,但真正想要普及開來,還得是靠社會的推動。

如果有一天,非常多的去中心化應用都能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加密資產的才會變得極有價值。所以,我們不妨從現在開始,下注一些加密貨幣,沒準你真能砸中未來的殺手級應用呢!

我來總結下我的觀點:從長遠來看,加密資產的價值是由它所支持的去中心化應用來決定的。雖然時間尚早,但高估值也有一定道理,因為即使現在大規模使用的可能性很小,加密資產未來的影響一定很大。這個我們走著瞧。

可是,應該如何解釋比特幣在2017年催生的狂熱呢?

加密貨幣的狂熱從哪來的?

比特幣在2016年-2017年一年內上漲了5倍,以太坊則上漲了30倍。截止2017年8月,所有加密貨幣的總市值約為1750億美元,遠高於一年前的120億美元。這是為什麼?

為了理解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來看看買家和賣家的心態。

作為買家,如果早點投資比特幣或以太坊,現在你就會有大筆的意外之財,就好像在玩“莊家遊戲”,這就是著名的賭場盈利效應。你會覺著自己非常聰明,並且願意用這筆意外之財承擔更大的風險,然後你可能會把這筆錢放到其他加密資產中。

如果你沒有買入,恐懼感就會隨時間持續增加,直到你買入時恰好是該死的最高點。也許剛開始,你認真瞭解了比特幣,但並不明白它是怎麼一回事,於是,您遵循了巴菲特的建議:不要投資您不瞭解的東西。當你看到一些朋友已經賺了一些錢後,你仍然無視它。但是你又認真瞭解了下以太坊,雖然也不明白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但在這時候你下定決心買入了以太坊,這時候,你發現朋友竟然正在賣出。然後,你在歷史至高點進場了……

再來看看賣家的心態。這裡,需要說明一下,我並不是指那些出售現有加密資產的人,而是指發行新加密資產的那些人。

這些項目大致是這麼操作的:項目會提前預售一定比例的加密資產,以便支持應用的開發費用。項目創始團隊也會持有一部分加密資產,這就意味著:a)加密資產不具有攤薄性,因為它不是股權;b)加密資產不是債務,後續是不必向任何人還債的。從根本上來說,它是免費的。

這對企業主來說,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美事兒。哪怕90年代的網絡熱潮,也沒有誰能碰到這等好事。人們恨不得項目都還沒開始,代幣就已經發出來。因為,ICO在項目啟動之前就可以退出了。

現在,市場普遍支持企業家創造新的加密資產。作為一個創始人,在您的網絡發佈之前,通過向用戶出售資產,您就創造了“福音”——讓他們成為社區早期的用戶和促進者。否則,如果沒有金錢鼓勵讓用戶參與到您的社區中,那麼您將不會擁有這些資源。

這種模型的問題在於,它將早期投資者與早期用戶混為一談。購買您的加密資產的人與真正想要使用您正在構建的服務的人,二者之間重疊的可能性非常小,尤其是在現在這種狂熱期更為如此。它會產生一種“產品—市場匹配”的錯覺。沒錯,人們正在購買您的加密資產,但那只是因為想一夜暴富而已。。

暴跌至6500美金的比特幣,要不要買入迎牛市?

當然,“這也很好”。

畢竟,每個人都在賺錢。

但是,現在的理性是不合理的。

隨著這條藍線的不斷上升……(如上圖所示)

只有當潮水退去後,您才會發現誰在裸泳。

因此,我不會對加密資產做賭注。

試想一下,加密資產的總市值每隔幾年就會增長一個數量級。等到了2022年,總市值會達到多少?可以肯定的是,今天發佈的很多(絕大部分)加密資產都會掛掉。2013和2014年發行的大多加密資產(那時候稱為“代幣”)同樣免不了會掛掉。

總結

話說回來,Jamie,我寫這封信到底想說什麼?

我總結一下吧:

  • 加密貨幣(我更喜歡稱之為加密資產)是一種新的資產類別,一種能夠幫助實現去中心化應用的網絡資產。
  • 去中心化應用已經開始支持現在已經有的服務,如支付、存儲或計算,這是沒有中心服務商的。
  • 去中心化應用這個軟件模型對於需要抗審查的人群非常有用,他們往往是不在網內或想離開的群體。
  • 大多數人使用普通應用程序會更好,因為除了抗審查性,傳統應用程序在其他方面的性能要比去中心化應用高10倍,至少現在是這樣。
  • 社會對新技術的態度(接受或拒絕)目前難以預測。
  • 從長遠來看,加密資產的價值上升還是下降,主要取決於去中心化應用使用價值
  • 在短期內,由於受到人們各類情緒波動影響,比如FOMO(害怕錯過)與FUD(恐懼、不確定性和虛假信息)、真懂與不懂,貪婪與恐懼,加密資產的價值會出現極大的波動。
  • 大多數購買加密資產的人都要在門口徘徊了很久,以此來驗證自己的判斷。
  • 許多發行新加密資產的開發商實際上並沒有創建去中心化應用,而是因為市場的過分狂熱。這並不意味著去中心化應用不好,而是說,不少人正在利用人們的困惑發橫財。當然,發幣者有可能自己也是懵圈的狀態。
  • 從長遠來看,不要小看了加密資產:在《比特幣白皮書: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一文發佈10週年之際,去中心化應用很可能會找到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其他形式的組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