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高速公路是否能破解「城市病」?

自行车高速公路是否能破解“城市病”?

在各國“城市病”不斷髮展的今天,怎樣才能讓人們的出行變得更快捷、更方便、更綠色?這幾年來人們做了很多的嘗試,比如優化路網結構、發展地下/地上軌道交通、限行/限購……

但這些都最終都讓人們意識到,只有逐漸形成從“四輪”到“兩輪”的迴歸才能使人們更加健康、綠色的出行。

自行车高速公路是否能破解“城市病”?

因此,自行車高速公路開始出現並應用到人們的生活中。

自行车高速公路是否能破解“城市病”?自行车高速公路是否能破解“城市病”?

什麼是封閉式自行車高速路?

“封閉式自行車高速路”,與目前常見的“自行車專用道”的不同在於:首先,是專門用於騎自行車的交通線路,禁止行人行走及汽車行駛。其次,全程沒有交叉路口,不設紅綠燈。再次,雙向車道,中間設有隔離帶。這樣可以保證自行車無阻礙地快速通行。

自行车高速公路是否能破解“城市病”?

根據報道,北京擬建設兩條自行車高速路線:

第一條線路方案:從體育公園開始,南行至龍旗購物中心後繼續往南,一公里後向西,穿越京藏高速和京新高速到達上地產業園。

第二條線路方案:途經材料創新園、清河,一共15.3公里。因其穿越了很多綠化帶,可以成為休閒型的騎乘路線。

自行車高速路建成後,按照直線距離算,以每小時15公里的正常騎行速度,回龍觀到上地6.3公里,需要25分鐘;回龍觀到中關村13.9公里,需要不到1小時。

自行车高速公路是否能破解“城市病”?

這並不是中國第一條封閉式自行車道。2017年廈門“雲頂路空中自行車快速道”開通,全長約7.6公里,共設置出入口11處,銜接3個園區、5個大型居住區、3個大型商業中心,並與沿線的BRT站點、公交站和地面自行車站點接駁。

國外的自行車高速路長啥樣?

自行车高速公路是否能破解“城市病”?

自行車高速公路,起源於“自行車王國”丹麥和荷蘭。

丹麥人有著悠久的騎行傳統,據稱,哥本哈根的自行車數量是汽車數量的5.2倍。

早在2012年,丹麥就開通了一條長達 17.7 公里的“自行車超級高速路”,從哥本哈根直通鄰市阿爾貝特斯隆。這條高速公路採用特殊的交通信號系統,最大限度減少路口處通行耽擱,此外沿途設有自行車充氣站、修理站和停靠站,方便騎車族使用。

荷蘭居民的高騎行率得益於政府對自行車基礎設施的大力投入:二戰後激增的汽車數量導致交通事故死亡率急劇增加,引起社會不滿;而1973年中東石油危機,也動搖了荷蘭人對於汽車的依賴。20世紀70年代起,荷蘭政府開始加大自行車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告別以機動車為中心的城市道路建設理念。

2010年,荷蘭宣佈成立“自行車高速公路”交通及水運部,計劃在幾年內再投資2500萬歐元,用於建設自行車高速公路。

自行车高速公路是否能破解“城市病”?

德國之所以大力建設自行車道,一方面是因為需求旺盛。繼丹麥和荷蘭之後,德國已逐漸成為歐洲最大的自行車消費國,自行車數量達到7000多萬輛,約是轎車的1.6倍。其次是出於環保的考量。德國聯邦交通部的一項調查顯示,若路程5公里以內的上班族,每天有一個單程騎車上班,就可減少排放二氧化碳近600萬噸。

自行车高速公路是否能破解“城市病”?

為保證交通順暢,德國有著堪稱苛刻的自行車交通法規,細緻程度堪比機動車。騎行人發生以下行為均會被處以罰款:沒有按要求安裝前後燈、剎車或車鈴失靈、未使用現有標註的自行車道、在自行車道上違規反向行駛、超速、左拐錯誤、騎車打電話、戴耳機、闖紅燈、後座帶小孩沒有規定的騎車護具、後座帶7歲以上孩子、騎車不扶車把等,罰款額最低5歐元,最高可達350歐元。

自行车高速公路是否能破解“城市病”?

英國:早在2010年,倫敦就建成了第一條自行車高速公路,以醒目的藍色路面和機動車道相區分。如今,倫敦已有7條自行車高速公路,計劃共建設12條。

自行车高速公路是否能破解“城市病”?

未來騎行者有望體驗“風一般”的速度。

有德媒報道稱,德國正在研發靠氣流助力的封閉自行車高速公路:在高速道內補充大型的流動氣流,騎行者可獲得氣流的助力推動,省力、提速又可避免汗流浹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