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經濟學教授:投資者應將至少1%的投資組合比例分配給比特幣


耶魯大學(Yale)經濟學教授Aleh Tsyvinski認為,看好比特幣的投資者應該考慮在數字貨幣投資組合中持有6%的比特幣。

Tsyvinski在最近接受《耶魯新聞》(YaleNews)的採訪時列舉了他最近發表在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的一項研究成果。這項研究主要集中在三種數字資產上:比特幣、以太坊和瑞波幣。研究旨在識別它們的基本屬性,並將它們與其他資產類別進行比較。

Tsyvinski的分析發現,基於諸多因素,加密貨幣既不能被歸類為與股票或傳統貨幣類似的貨幣,傳統貨幣比如歐元、澳元、加元、新加坡元和英鎊。

耶魯經濟學教授:投資者應將至少1%的投資組合比例分配給比特幣

教授表示:

我們的發現對時下流行的說法提出了質疑,即加密貨幣的價值要麼來自於作為記賬單位(比如通常的貨幣),要麼來自於作為價值儲藏手段(比如貴金屬)。

這些分類擴展到數字資產的功用,就擾亂了各種市場。Tsyvinski回顧了美國354個行業和中國137個行業的市場情緒,發現比特幣有可能對醫療和消費品行業造成正面衝擊,但不會對金融、零售和批發行業造成衝擊。

相反,研究對以太坊所做的同樣分析顯示,市場認為以太坊技術是金融行業潛在的顛覆者。Tsyvinski得出結論,這可能是由於在金融機構內部智能合約的潛在應用。

從投資和交易策略的角度來看,Tsyvinski比較了夏普比率(Sharpe ratio)。夏普比率是指數字貨幣和其他資產類別的平均回報率減去無風險回報率除以投資回報率的標準差。令人驚訝的是,Tsyvinski發現加密貨幣的夏普比率略高於股票和債券,這意味著通常參考的波動率不應該會抑制投資者的興趣。

教授表示:

有一些資產類別和夏普比率的交易策略與加密貨幣相同或相似。所以如果你只看回報和波動,加密貨幣看起來或多或少是正常的。

而其他比率,如加密貨幣挖礦的成本、價格對基本面的關係,與價格或未來的結果幾乎沒有相關性。有趣的是,這項研究表明,加密貨幣的未來回報率與價格走勢和社會關注程度高度相關。

綜上所述,Tsyvinski指出,投資者應該基於對比特幣潛在價值的個人信念來確定其投資組合中比特幣的比例。那些相信比特幣會有歷史表現的投資者應該在投資組合中持有6%的比特幣,而那些相信比特幣至少會有一定表現的投資者應該持有4%的比特幣。

無論如何,Tsyvinski堅定地認為,投資者應該在投資組合中配置至少1%給他們看好的比特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