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蕴含大商机!沙产业、旅游业让黄沙变成金疙瘩 有人年入40万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从北京往西800公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北部,坐落着

我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30年前,这里几乎寸草不生,是我国北方沙尘暴的主要来源,每年向黄河输出泥沙超过1亿吨。如今,经过30年的治理,库布其沙漠的三分之一变成绿洲,成为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这片“死亡之海”已经变成了“经济绿洲”。

记者孟夏冰:我现在是在库布其沙漠的腹地,叫做那日沙,它在蒙语里面的意思是太阳升起最先照到的沙丘。在过去这里的沙丘以高著称,所以我们进入到这个地方之后,就会看到这样的标尺,它记录了沙丘多年来高度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从最上端的1988年到现在,整个沙丘高度降低大概有五米右。在三十年的治沙过程中,整个库不其沙漠的沙丘高度也降低了有一半左右。有6000多平方公里的荒漠变成绿洲,占整个荒漠面积的三分之一

沙漠蕴含大商机!沙产业、旅游业让黄沙变成金疙瘩 有人年入40万

对于这样的改变,感受最深刻还是生活在沙漠中的牧民。敖特更花出生在库布其沙漠,小时候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从家乡的漫天风沙中逃离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牧民敖特更花:我记得我们小时,这个窗子夏天一般就不敢开,开就刮进沙。我们吃饭不能嚼太细了,嚼地太细嘴里边那个沙子咔嚓咔嚓的感觉

让她思想发生转变是在大学毕业后,在外求学多年第一次回家,竟然看到了路边星星点点的绿色,这让她萌生了回家种树的念头。然而刚开始,连取水都成为难题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牧民敖特更花:打井的时候,没有路全部是黄沙。打井首先必须得用水,有水才能打下管。这个水我们往进来送的时候,纯粹是我们两口子人工背进来以后打的井。

敖特更花自己都没有想到,从打下这口井开始,她的种树生涯持续了十几年。如今她绿化的沙漠面积达到了2万多亩,年收入超过20万元。现在,她还带着自己的团队,把治沙的经验输送去了新疆和西藏。

沙漠蕴含大商机!沙产业、旅游业让黄沙变成金疙瘩 有人年入40万

敖特更花仅仅是库布其沙漠治理中的一个缩影,如今,库布其沙漠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率已分别由2002年的0.8%、16.2%,大幅提升到2016年的15.7%、53%,成为名副其实的绿洲。作为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其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库布其治沙技术已在新疆、西藏等地成功复制,并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漠农业:黄沙里长出的金粮库绿色逐渐变多只是沙漠治理的第一步,随着生态不断修复,植被覆盖之下的黄沙也慢慢变成了肥沃的土壤。一些以前无法种植的农作物,也在沙漠里生根发芽,这让沙漠里的居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在库布其沙漠深处的生态园区里,孙永强新种的几陇花生已经长出了茂密的叶子。不出意外,今年秋天他将收获第一批在库布其沙漠里生长起来的花生果实。

与此同时,园区里有50多种农作物正在茁壮成长,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一千万。孙永强说,

沙漠里发展起了农业,多亏了土壤条件的改善

沙漠蕴含大商机!沙产业、旅游业让黄沙变成金疙瘩 有人年入40万

亿利沙漠生态健康公司总经理孙永强:这个沙子它非常散,没有土壤的团粒结构,它里面的有机质也非常少。改过的土,它土壤的黏性很大,里面的有机质和腐殖质就很多。现在几乎什么都能种,通过我们试种,就没有不能种的。

孙永强介绍,土壤条件的改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利用甘草增加氮肥的作用,培育土壤肥力。大规模种植甘草,每棵甘草可以影响一平方米的土壤,收获时土地的肥力就会得到改善。同时,甘草本身也可以卖不少钱。

亿利沙漠生态健康公司总经理孙永强:像我们这样集约化种植的甘草,三年以后可以亩产达到一千多公斤,产值在八千多块钱以上。每年每亩地的净利润在一千多元。

甘草的经济价值不只如此。在距离甘草产地80公里的中成药加工厂,一批甘草片正在进行包装。负责人介绍,这样的工厂一年生产甘草片可以达到8亿片,收入接近6千万。而现在不管是农户还是企业,都已经形成了治沙产生效益,效益反哺生态的治沙产业链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