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墨有神韵,山水有灵气!马培童的“双焦皴”与焦墨点焦彩

焦墨有神韵,山水有灵气!马培童的“双焦皴”与焦墨点焦彩

在中国画系列中,与人物画、花鸟画相比,山水画以厚重的主题,深刻的寓意,磅礴的气势占据着中国画最重要的位置。从古到今,悬挂在国家政府议政大厅等重要场所里的作品,首选必须是山水画。

得天独厚、千姿百态的自然美景,积淀深厚、人文荟萃的悠久文明,成就了中国历代画家独领风骚的山水情怀。

尤其焦墨山水画是其中的佼佼者。

马培童的双焦皴,{解索皴和牛毛皴}

解索皴和牛毛皴,是中国元代著名山水画家王蒙所创,其特点是反复运用交叉的线条,行笔屈曲密集,用一团解开的绳索,和发散直立的牛毛来表现山石的脉络纹理,以及结构繁复、绿荫茂盛的群山密林。

马培童的“双焦皴’山水画,对传统焦墨画进行了创新与发展,打破了焦墨画只有黑白两色的固定模式。在纯焦墨完成基本画面后,依然中峰行笔,施以焦彩,使之墨彩交融,点线合一,寓刚于柔。在保持传统焦墨画纯正的前提下,让画面多出了生动清朗的时尚气息,让古老的中国焦墨画艺术迸发出新的活力。

焦墨有神韵,山水有灵气!马培童的“双焦皴”与焦墨点焦彩

焦墨有神韵,山水有灵气!马培童的“双焦皴”与焦墨点焦彩

皴法

皴法是中国画的主要表现技法。千百年来,皴法这个具有生命的艺术语言形式,以其独立的审美价值,成为了中国山水画逐渐走向成熟的时代标志。

董其昌说过:“凡大家神品,必于皴法有奇。”

马培童独创的“双焦皴”法,就是在传统焦墨中点焦彩,使之相互交融,形成新的焦彩效果。在短促、干涩的点线组合中,焦墨与焦彩互相渗透与融合,使几千年不变的中国焦墨画从黑白变身为彩色,形成了以浓、重、墨、彩为主导的马培童独树一帜的焦墨画领域中的“双焦皴”风格。

马培童“双焦皴”焦墨山水画,既有王蒙“密体山水”的繁线密点和清幽深远,也有张仃焦墨山水的风华俊朗和忘情无俗。更赋予传统焦墨画具有了现代时尚的审美情趣和感染力丰富的视觉效果,开创出了传统文化创新的一个新的艺术美学领域。

焦墨有神韵,山水有灵气!马培童的“双焦皴”与焦墨点焦彩

焦墨有神韵,山水有灵气!马培童的“双焦皴”与焦墨点焦彩

焦墨有神韵,山水有灵气!马培童的“双焦皴”与焦墨点焦彩

焦墨有神韵,山水有灵气!马培童的“双焦皴”与焦墨点焦彩

马培童独创的“双焦皴”焦墨画,骨法用笔,功力扎实。马培童用丰富的绘画语言,将乾坤万象注入到大山大水的创作之中,浑厚而温润,恢宏而灵趣。既保持了中国传统焦墨画的纯正性与独特性,又突破了传统焦墨画色调单一的局限,千变万化的笔墨间是咫尺天涯的壮阔,是虚无恬淡的修为,是澹然无极的气度,是难能可贵的不刻意、不奉承、不媚俗。

当代著名美术教育家、著名山水画大家程大利先生评价马培童:“我不由自主地为马培童先生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所打动而叹服。他沉潜了近十几年,用富有诗性的眼光和胸怀反思社会、体味人生、观照自然,营造出了一个宁静、美好、光明的艺术新天地。这里充盈着一股人道的激情,温暖着一缕人性的光辉,蕴含着一层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还有一种兼收并蓄、入古求新的气度和气魄。”

焦墨点焦彩

此画种在保留中国画基本元素(线,点,面,基本构成,题款,印章)的基础上,强化了色彩的厚重和丰富性,打破了传统审美局限和约束,弥补了传统国画色彩单一、单薄的缺陷,开创了一个新的美学领域。自五四运动以来,在中西文化交融、传统文化创新方面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证,它的成功源于他的理论高度和理论体系的确立。它的创造将直接影响国画的发展,对国画走向世界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焦墨点焦彩,所谓焦墨焦彩,是指“墨”与“彩”,是指中国画彩墨并举。焦墨焦彩交融是现代话语,能够贴切地表达现代绘画技法。

焦墨有神韵,山水有灵气!马培童的“双焦皴”与焦墨点焦彩

我认为有笔、有墨、有意、有彩、是焦墨点焦彩的基本特征。焦墨最讲究书法用笔,写出来的焦墨山水,所以书法的高度直接影响焦墨用笔的格调与境界。焦彩与焦墨相互印证融合贯通。我从民间艺术中吸取营养,不断完善焦墨点焦彩的发展。

焦墨有神韵,山水有灵气!马培童的“双焦皴”与焦墨点焦彩

研究焦墨山水,点焦彩,我是顺从天意,天地之道,道法自然。澄怀观道,境由心生的灵动自然之感。给人一种营造和谐生动,畅神写意点焦彩、安然自得,用大红宣纸画焦墨,用二红、朱红,粉红点焦彩。

焦墨有神韵,山水有灵气!马培童的“双焦皴”与焦墨点焦彩

红红火火,万山红遍。处处彰显传统的文化精髓,这幅作品创作完成、带有民间色彩,乡土味浓,给人以触动和启迪的艺术境界。真是(焦墨焦彩点苍坡,且与阴阳作融和。等待实践功成就,撼摇彩红映山河。)

焦墨有神韵,山水有灵气!马培童的“双焦皴”与焦墨点焦彩

焦墨点焦彩属于国画范畴,它作为一个即“古老”(焦墨山水产生于宋代)而又“新生”( 点焦彩)于现代的画法,两焦合壁、纳彩赋色、脱胎换骨、完善技法表现手段,建立理论体系,成为一个新生命极强的表现技法。

焦墨有神韵,山水有灵气!马培童的“双焦皴”与焦墨点焦彩

完善充满未来希望的新画法,完善中合西画色彩厚重,丰富多变的优点坚持用“焦”的艺术语言。 创造出一个崭新的焦墨点重彩的艺术风挌。(焦墨点彩润幽华,墨阴彩阳融一家。红运当头走大地,心珠夕阳透烟霞)

焦墨有神韵,山水有灵气!马培童的“双焦皴”与焦墨点焦彩

焦墨与焦彩是在传统绘画基础上创立的,由中国画的基本元素点、线、面,构成及留白,散点透视、题款印章、宣纸和矿颜料。其作品秉承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和文化之精髓 ,具有传统意味,又有民间色彩和乡土味道、不求怪异。

焦墨有神韵,山水有灵气!马培童的“双焦皴”与焦墨点焦彩

焦墨点焦彩的作品,源于马培童老师多年的闭门谢客、清修艺道、源于天时地利人和,源于自然感悟 和妙得,源于百折不挠地探索和研究。

焦墨有神韵,山水有灵气!马培童的“双焦皴”与焦墨点焦彩

焦墨点焦彩是马培童老师独自创造的一个新画法、此法在中国传统焦墨山水加点焦彩、强化了色彩的厚重和丰富性、打破传统审美局限和约束。弥补了传统国画色彩单薄的缺陷、开创了一个新的美学领域、在中西文化交融、和传统文化创新、起了非常成功的先例。

焦墨有神韵,山水有灵气!马培童的“双焦皴”与焦墨点焦彩

焦墨点焦彩、是由焦墨的“线”和焦彩“点”,组成的画面、叫“焦墨点焦彩山水画”焦墨山水作为一种中国画技法,从古至今传承下来。但“点焦彩”却鲜无人尝试。我在这十几年的探索研究中,将两者结合,形成我自己的绘画风格,也能成为中国焦墨点焦彩山水画创始者,

焦墨有神韵,山水有灵气!马培童的“双焦皴”与焦墨点焦彩

马培童老师天天坚守着黑白世界里的焦墨和焦彩山水研究、探索。黑白分明的焦墨,设色浓厚、还要清心淡雅,点彩飞舞,尤在疏密、密不可针、 疏可行舟、密中有琉、疏中有密、密不能犯疏而不离,不黏不脱。被奉为佳、墨与彩干而润,润而见骨。墨不碍色,色不碍墨也,色彩效果营造朦胧湿润的意境,厚重感和色的融合也油然而生。

焦墨有神韵,山水有灵气!马培童的“双焦皴”与焦墨点焦彩

焦墨有神韵,山水有灵气!马培童的“双焦皴”与焦墨点焦彩

画家把一幅画画的好看已经很不容易,如果具有一些个人风格就更不容易了,还能与时代接轨,在传承经典的古意中开拓出新的艺术亮点出来,真是难上加难。焦墨焦彩完美和谐的相互依附、融会贯通,由此形成了一种独具风格的“双焦皴”法,是马培童对中国画创新做出的重要贡献,已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受到了市场和藏家的热捧。作品被法国、英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内外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等单位和个人收藏。

张仃老师点评:

马培童先生以焦墨表现的是乾坤万象的精神气概。穿插在群山众水间的细小事物亦功力到位,未见苟且。习画伊始即以大山大水为师,不断磨练笔墨之法,从而成就满纸波涛起伏真力弥漫,传达着造化创生震天撼地的动力。他的画扎实、充实,气象浑厚又不乏灵趣,渐进之功使然。

张仃(原中央工艺美院院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