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是否成了古代名人公墓?为什么?

Visual_Infatuation


西湖是江南一大景点,也是文人雅士最愿意聚集的地方。

其实既可以说是名人成就了西湖,也可以说是西湖成就了名人,这就跟知名学府一样,一方面是学府成就了学生,另一方面则是学生成就了学府,不知道大家能不能转过这个弯来?

在唐代就有著名诗人白居易留下了诗词: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在西湖边上有着白素贞跟许仙的偶遇,有着济公活佛走过的痕迹,也有着梁山泊与祝英台的爱情绝唱,总之各种名人典故和传说构成了整个西湖文化。

也正因为如此,西湖边上也坐落着很多的墓。

比如比较知名的有于谦墓,武松墓,苏小小墓,秋瑾墓等等。

但是这些墓是不是就是他们的呢?

这个问题是存在疑问的,至少我们可以推断的武松墓就不是我们传统理解上的武松,这里的武松墓只是提到他是宋代义士,据传说是这样的:

武松一身武艺,被杭州知府高权招进府内,成为了一名都头,但是后来由于高权得罪了权贵,被贬。武松也受到牵连,后来继任的知府是一个奸臣,外号叫“蔡虎”是蔡京的儿子,飞扬跋扈,糟蹋人民,最后惹得人民怨声载道。

后来,武松挺身而出,为民除害,捅死了蔡虎,后来被捕入狱,惨死狱中。

人民感谢他为民除害,于是在西湖边立了墓碑:

“百姓深感其德,葬于杭州西泠桥畔”

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墓已经是新修的了,按照史料记载,最早的墓也是修建于1924年,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墓绝不是宋代时候修的了。

比如于谦墓也是后来修的,原先的早就没了!

我认为,西湖边上这么多名人墓,可能是名人效应,也就是当地人民为了某种信仰或者是拉动旅游业而做的一些刻意行为。

比如曾经轰动一时的曹操墓,不就出来好几处吗?

大家都在争!

至于西湖边上为什么名人墓多,我觉得中国历史上名人太多了,只不过杭州西湖比较知名而已,不仅仅现在有名,过去也非常有名,那时候能葬在西湖边上还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作为一名在杭州住了很久的新杭州人,其实有时候去西湖边上的山上转转,到处都能看到墓碑,或许那时的人们都喜欢死后葬在这里吧!

毕竟杭州还曾经作为首都存在过,名人自然不在少数!

我叫杨角风,更多精彩请关注!


杨角风发作


杭州的西湖,不仅是浙江,也是江南的一颗明珠,天下西湖三十六,最美最靓数杭州。是西湖明亮的风光涤荡着名人的品性,是名人响亮的名字提高了西湖的知名度。“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先说一说西湖边的名人墓吧。

北山街。从断桥开始一直往北,依次是孙惟信墓,陈文龙墓,岳王(即岳飞)墓;

孤山。林和靖(即林逋)墓,秋瑾墓;

西泠桥。苏小小墓;

鸡笼山。这里设有文化名人墓地,包括苏曼殊墓,林启墓,徐自华墓,马东林墓,史量才墓等;

龙井、南天竺一带。这里设有辛亥革命烈士陵园,徐锡麟墓,陈伯平墓,马赛汉墓,陶成章墓等;

南山公墓。有黄宾虹墓,马寅初墓都锦生墓,沈干成墓等。

虎跑梦泉。有李叔同墓;

烟霞洞。有刘师复墓,胡明复墓;

半山安贤园。有司徒雷登墓,张闻天墓,吴寅墓;

灵隐。有刘大白墓,瞿鸿禨墓;

三台山。有于谦墓,俞曲园墓,陈夔龙墓。

名人爱名湖,名湖聚名人。缘水映山山映水,因人传地地传人。山水跟人的性格是相通的,名人汇名湖,相得益彰。


绮阁书生



环绕着西湖,散落着大量的名人墓地。比如西湖的南面有张苍水墓、章太炎夫妇墓。西面有于谦墓、俞樾墓、盖叫天墓。北面有林和靖墓、岳飞墓、秋瑾墓、苏小小墓等。

这些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性别的墓葬,与美丽的西湖山水相互衬托,成为西湖超越自然景观,兼容人文内涵的重要元素。清代大诗人袁枚在一首《谒岳王墓》中,就曾写道: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诗人在这首诗里表达的意思是:西湖正因为有岳飞、于谦这样的历史人物长眠在青山绿水间,才更让世人所器重。

事实上,西湖原本就是位于杭州城西面的山地,历史上很自然就成为这座城市居民去世后,选择安葬的地方。因此,虽然西湖边处处有名人的墓地,而且西湖周边确实也有当代的公墓存在,但也不代表西湖自古就是名人公墓所在地。

应该说更多的是历史选择了这些人,让他们长眠在西湖的山水之间,彰显着中华核心文化的无限生命力。

生活似旅行,有缘即同行!更多旅游资讯或江南游线路定制,请关注本号:【笔尖上的旅行】,一个致力于让文字带上趣味和态度的旅游创作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