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是否成了古代名人公墓?爲什麼?

Visual_Infatuation


西湖是江南一大景點,也是文人雅士最願意聚集的地方。

其實既可以說是名人成就了西湖,也可以說是西湖成就了名人,這就跟知名學府一樣,一方面是學府成就了學生,另一方面則是學生成就了學府,不知道大家能不能轉過這個彎來?

在唐代就有著名詩人白居易留下了詩詞: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在西湖邊上有著白素貞跟許仙的偶遇,有著濟公活佛走過的痕跡,也有著梁山泊與祝英臺的愛情絕唱,總之各種名人典故和傳說構成了整個西湖文化。

也正因為如此,西湖邊上也坐落著很多的墓。

比如比較知名的有于謙墓,武松墓,蘇小小墓,秋瑾墓等等。

但是這些墓是不是就是他們的呢?

這個問題是存在疑問的,至少我們可以推斷的武松墓就不是我們傳統理解上的武松,這裡的武松墓只是提到他是宋代義士,據傳說是這樣的:

武松一身武藝,被杭州知府高權招進府內,成為了一名都頭,但是後來由於高權得罪了權貴,被貶。武松也受到牽連,後來繼任的知府是一個奸臣,外號叫“蔡虎”是蔡京的兒子,飛揚跋扈,糟蹋人民,最後惹得人民怨聲載道。

後來,武松挺身而出,為民除害,捅死了蔡虎,後來被捕入獄,慘死獄中。

人民感謝他為民除害,於是在西湖邊立了墓碑:

“百姓深感其德,葬於杭州西泠橋畔”

當然,我們現在看到的墓已經是新修的了,按照史料記載,最早的墓也是修建於1924年,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墓絕不是宋代時候修的了。

比如於謙墓也是後來修的,原先的早就沒了!

我認為,西湖邊上這麼多名人墓,可能是名人效應,也就是當地人民為了某種信仰或者是拉動旅遊業而做的一些刻意行為。

比如曾經轟動一時的曹操墓,不就出來好幾處嗎?

大家都在爭!

至於西湖邊上為什麼名人墓多,我覺得中國歷史上名人太多了,只不過杭州西湖比較知名而已,不僅僅現在有名,過去也非常有名,那時候能葬在西湖邊上還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作為一名在杭州住了很久的新杭州人,其實有時候去西湖邊上的山上轉轉,到處都能看到墓碑,或許那時的人們都喜歡死後葬在這裡吧!

畢竟杭州還曾經作為首都存在過,名人自然不在少數!

我叫楊角風,更多精彩請關注!


楊角風發作


杭州的西湖,不僅是浙江,也是江南的一顆明珠,天下西湖三十六,最美最靚數杭州。是西湖明亮的風光滌盪著名人的品性,是名人響亮的名字提高了西湖的知名度。“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先說一說西湖邊的名人墓吧。

北山街。從斷橋開始一直往北,依次是孫惟信墓,陳文龍墓,嶽王(即岳飛)墓;

孤山。林和靖(即林逋)墓,秋瑾墓;

西泠橋。蘇小小墓;

雞籠山。這裡設有文化名人墓地,包括蘇曼殊墓,林啟墓,徐自華墓,馬東林墓,史量才墓等;

龍井、南天竺一帶。這裡設有辛亥革命烈士陵園,徐錫麟墓,陳伯平墓,馬賽漢墓,陶成章墓等;

南山公墓。有黃賓虹墓,馬寅初墓都錦生墓,沈幹成墓等。

虎跑夢泉。有李叔同墓;

煙霞洞。有劉師覆墓,胡明覆墓;

半山安賢園。有司徒雷登墓,張聞天墓,吳寅墓;

靈隱。有劉大白墓,瞿鴻禨墓;

三臺山。有于謙墓,俞曲園墓,陳夔龍墓。

名人愛名湖,名湖聚名人。緣水映山山映水,因人傳地地傳人。山水跟人的性格是相通的,名人匯名湖,相得益彰。


綺閣書生



環繞著西湖,散落著大量的名人墓地。比如西湖的南面有張蒼水墓、章太炎夫婦墓。西面有于謙墓、俞樾墓、蓋叫天墓。北面有林和靖墓、岳飛墓、秋瑾墓、蘇小小墓等。

這些不同時代、不同身份、不同性別的墓葬,與美麗的西湖山水相互襯托,成為西湖超越自然景觀,兼容人文內涵的重要元素。清代大詩人袁枚在一首《謁嶽王墓》中,就曾寫道:江山也要偉人扶,神化丹青即畫圖。賴有嶽於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

詩人在這首詩裡表達的意思是:西湖正因為有岳飛、于謙這樣的歷史人物長眠在青山綠水間,才更讓世人所器重。

事實上,西湖原本就是位於杭州城西面的山地,歷史上很自然就成為這座城市居民去世後,選擇安葬的地方。因此,雖然西湖邊處處有名人的墓地,而且西湖周邊確實也有當代的公墓存在,但也不代表西湖自古就是名人公墓所在地。

應該說更多的是歷史選擇了這些人,讓他們長眠在西湖的山水之間,彰顯著中華核心文化的無限生命力。

生活似旅行,有緣即同行!更多旅遊資訊或江南遊線路定製,請關注本號:【筆尖上的旅行】,一個致力於讓文字帶上趣味和態度的旅遊創作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