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手工竹编:打磨毛刺处理之必要!

图文:黔源竹韵艺记

手工竹编,尽管有优质和普通之分,单层和多层之别,但在新编成型后都会产生这个不足——毛刺,毛刺产生的多少和编制前竹材处理的光滑程度有很大关系,但是几乎是不可能杜绝的。很多精细竹编在竹匠编制成型之后都会进行一定打磨处理,但作为普通的竹编,别说成型之后的打磨处理,就是编制前的材料都只是进行简略的光滑处理或者直接不处理。这是普通竹编和优质竹编在制作环节的基本区别。

民间手工竹编:打磨毛刺处理之必要!

普款单层底面,竹刺,竹绒众多

用于农耕作用的竹编器具,倒是可以不用太过于注重它本身的打磨处理,优质竹编因为制作环节的注重,毛刺也相对比较少,但是作为日常使用的普通竹编果盘,竹篮,厨房用具,经常会被使用者手摸触碰,这些器具如若不打磨,那么使用者伤手的概率几乎100%。

民间手工竹编:打磨毛刺处理之必要!

单层果盘内面,接头竹刺随处可见

很多竹业从事者以竹编编制有点毛刺是正常的为由,不会对竹编产生的毛刺进行处理,以至于很多使用者拿到的竹编可以说是毛刺耸立,看着真不敢下手,竹绒和竹刺是两回事,竹绒顶多是对美观产生一定的影响,竹刺则锋利似刀,尖凸似针,一不注意就是划伤冒血,要是万一扎进指甲里面,那种痛,没人喜欢尝试。

民间手工竹编:打磨毛刺处理之必要!

这个隐藏的竹刺,很容易中招

普款竹编,尤其是单层竹编,因为没有藏匿的可能,只能靠打磨把竹刺去除,这也是作为评判竹编品质和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处理毛刺呢,其实还是因为利益的问题。

民间手工竹编:打磨毛刺处理之必要!

砂布打磨

一个普通的单层竹编果盘单价并不高,而处理毛刺却是非常麻烦,必须先用砂布打磨一遍,再用刷子处理一遍,然后用镊子夹出剩下的顽固竹刺,然后用剪刀剪去接头多出部分,然后再用砂布打磨一遍,只到自己触摸不刺手为止,最后再用刷子清刷一遍,这个过程需要不少的时间,还会产生不小的灰尘,还很有可能伤到自己的手,自己做太累,请人需要成本,因此,95%的竹编从业人直接忽略这一个环节。

民间手工竹编:打磨毛刺处理之必要!

镊子处理

民间手工竹编:打磨毛刺处理之必要!

剪刀处理

注重细节,处理竹刺,成为我每天最耗时的工作环节,但品质竹编不仅要编制优质,还得考虑到各个方面,竹刺处理不能省略,还得加倍注重,一个良好的体验,才是提升口碑的形成和传播,于己有利,于竹有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