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吧,玉米妹妹——“生锅起灶”养脾胃

行动吧,玉米妹妹——“生锅起灶”养脾胃

行动吧,玉米妹妹——“生锅起灶”养脾胃
行动吧,玉米妹妹——“生锅起灶”养脾胃

夏季来临,海滩边,花园里,树荫下…处处可见愉快玩耍的孩子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明媚的笑容。在中国,在美国,在加拿大,在英国,在法国,在意大利…在每一个阳光下的国度,他们的欢乐是一样的。

8岁的玉米妹妹靠着飘窗,羡慕地看着小区里同龄孩子们的嬉笑追逐,“为什么我不可以去玩?”“你一会儿玩疯了大便又拉裤子上,晚上还脚抽筋。”“可是医生说我要晒晒太阳嘛。”“太阳那么大,会晒黑。”

这样的对话发生过很多次,在要不要出去玩的问题上,始终不能达成一致。玉米妹妹集一家三代之宠爱于一身,从小便喂养精细,吃喝拉撒均有精确记录,妈妈还特地辞职带娃,无奈妹妹还是瘦如玉米,黄似玉米。最重要的是,经常会拉稀,有时在学校里放个屁也会带出来,根本来不及跑到厕所就拉在裤子上了。可是各项检查都显示妹妹并没有器质性病变,最近两年,微量元素检查多次提示钙、铁、锌缺乏,补充后可改善,然而,拉稀的情况却断断续续没有完全好转。

认识脾胃

中医学认为,小儿“脾常不足”。作为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泄泻中脾虚型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种功能性消化不良,往往病程长,易反复,迁延难愈,进而体质下降,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甚至生长发育障碍,可严重影响儿童正常成长。早在金元时代李东垣就创立了《脾胃论》学说,阐发了“人以脾胃中元气为本”的观点,指出脾胃是心、肺、肝、肾四内脏生理活动中心,脾乃其余四脏之枢纽,脾胃虚则影响四脏的“升降浮沉”,五脏受损,出现“阴气下陷,阳火上乘”的病理。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告诉我们,儿童脏腑功能尚未发育完善。

行动吧,玉米妹妹——“生锅起灶”养脾胃

而玉米妹妹身处东南之地,偏湿,脾喜燥恶湿,加上日常饮食过于精细,胃消化食物不费吹灰之力,也没有锻炼一说,必须注意到脾土受损。脾阳气虚常易导致运化失常、腹泻。可以表现为食后自觉饱胀、腹泻、泻下不消化物、消瘦、乏力。要养脾胃,还得靠“生锅起灶”,把锅(胃)的作用充分发挥,把炉子(脾)生得旺旺的。东垣早就告诉我们,“益元气”补脾,元气旺自然阳气升,小儿脾虚宜补脾升阳。

脾虚泄泻有哪些危害?

脾虚腹泻的孩子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经常消化不良,出现呕吐或肚腹胀大,身体慢慢消瘦,容易反复感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还容易出现头发稀疏,指甲薄、脆,带白点或褶皱,常常发作性脐周疼痛,时轻时重。长期的慢性腹泻导致电解质紊乱,甚至可发生晕厥、休克。微量元素缺乏颇为常见,且补且流失。玉米妹妹常常说的脚抽筋,也是钙流失的表现之一。

幼时营养不良会阻碍骨骼正常发育,长期慢性腹泻也是导致缺钙和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按照人体生长规律,骨密度的最高峰值是在35-45岁,35岁以后,人体中钙的流失速度越来越快,在这之前,是钙的积累期。儿童及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骨骼生长迅速,慢性腹泻流失加快,青少年最终身高不理想,愁坏家长;还容易导致成年后,尤其老年时骨质疏松,那到时候就不是脚抽筋的问题,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我们可以做什么

合理喂养很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合理的饮食卫生和习惯。孩子在生活中过多食用零食或过量饮用牛奶也可能导致脾虚腹泻,对于乳糖不耐受的孩子,酸奶比牛奶合适。要多吃粗粮、瘦肉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苹果、莲子、酸奶、毛豆、豆腐皮、鱼、虾、牛羊肉、鸡肉、胡萝卜、油菜、山楂等均是合适的食物。长期腹泻的孩子还可以自制茯苓饼或做点莲子羹、荷叶粥、红枣茯苓糕/汤,美味又健脾。营养均衡、科学烹调也很重要。

行动吧,玉米妹妹——“生锅起灶”养脾胃

多晒太阳、户外运动可以提高体质。现在各地都在冬病夏治,阳气为人体之正气,借助自然界夏季之阳,人体阳气有随之欲升欲旺之趋势,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符合脾主升清,促进运化功能。

想想看:一陇一陇的薰衣草随着山坡弯曲绵延,远远地望去,人影就只有蚂蚁那么大。小伙伴们忘记疲劳,家长们忘记炽热的阳光,追逐着,嬉闹着,欣赏着大自然那不知从哪里生出来的迷人的气质……岂不美哉!

行动吧,玉米妹妹!

充足的阳光下户外活动,家长用心的膳食搭配和爱心陪伴,可以帮助你心情愉悦,脾胃康复,气血化生精微,越来越有劲,健健康康地和小伙伴一起看世界吧,用心体会大自然给我们最好的礼物—阳光!顺便提醒一句,记得做好防晒和补水喔!

小贴士

识脾三字经(孟河医派第3代传人、上海市名老中医程家正教授集七十余年临床经验之总结):

脾属土、仓廪官,开窍口、合肌肉,主后天、司运化,

化水谷、泌糟粕,生气血、化津液,统摄血、运精微。

行动吧,玉米妹妹——“生锅起灶”养脾胃

茯苓饼简易做法

材料:茯苓细粉、米粉等份,白糖按个人喜好(建议与茯苓细粉等份)

制作:上3味加水适量,调成糊,以微火在平锅里摊薄饼。厨艺高者可参考糕点制作方法,更美味。

用法:可经常随量吃。

行动吧,玉米妹妹——“生锅起灶”养脾胃

红枣茯苓粥

材料:粳米半杯、去核红枣3-5颗,茯苓细粉9g。可依据个人口味制作咸味,加鸡肉丝适量、盐少许;或甜味:白糖适量。

制作:将米煮成粥(如能接受薏米较硬的口感,可煮成红枣茯苓薏米汤,夏季祛湿健脾更佳),加入其他原料一同熬煮,起锅前调味。

用法:建议一日分2-3次服。

行动吧,玉米妹妹——“生锅起灶”养脾胃

荷叶粥

材料:新鲜荷叶1张,梗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米煮粥,待粥熟后,加适量冰糖搅匀。荷叶撕碎,趁热覆盖粥面上,待粥呈淡绿色,取出荷叶。

用法

:做点心或凉饮。

作者:张宸,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学预初(《萌宝养成》小记者);吴卓纯,上海明珠小学四年级(《萌宝养成》小记者)

指导:沈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导。美国认证协会国际注册企业内训师(CEIT)。中国骨质疏松防治联盟医学传播分会第一届科普演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医学传播工作制度委员会委员;孟河医派第4代传人;海派徐氏儿科第5代传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