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津:職業生涯的前一半是靠努力,後一半是靠創新

我們現在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即將到來的未來做準備。

最近幾年,傳統的產品、用研、設計、運營的崗位邊界逐漸模糊。數據驅動產品,產品跨界運營,用戶體驗關注商業價值——環境的變化、思維的變化,對產品設計人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過去,設計師主要圍繞產品及用戶需求,以用戶為中心進行設計,“用戶體驗”“產品設計”是我們掛在嘴邊的詞彙。

而現在,無論是產品經理還是設計師,都需要圍繞產品成長,以產品價值為中心進行設計——我們經常討論的是“用戶增長”和“商業價值”。

《破繭成蝶2——以產品為中心的設計革命》介紹了“以產品為中心的設計方法”,也因此引出了一個對很多人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的、互聯網下半場的新角色——“產品設計師”。這個角色的要求有很多,要有正確的思維,要有相應的技能,還要有對職業的熱愛、洞察力、創意等。

寫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絕對是一件值得的事。以下帶來了本書作者劉津的文章《關於我,以及我的新書《破繭成蝶2》》,更深入的瞭解她的所思所想。

01《破繭成蝶2》最新進展

今天編輯告訴我,《破繭成蝶2》7.13就要入庫了,讓大家久等了。7.19上午10:00我會在北京的IXDC論壇區(國家會議中心4層)與大家進行分享和交流(完全免費的,不需要買IXDC門票);7.21中午在IXDC正式進行籤售,下午兩點半我和團隊同學會在工作坊為報名的同學進行三個小時的分享。

而8月份,我計劃去南京、蘇州、上海、杭州、廣州、深圳進行新書的分享及籤售活動,現在行程尚未正式確定,請大家關注公眾號及粉絲交流群的信息。

劉津:職業生涯的前一半是靠努力,後一半是靠創新

02 關於我

既然要推薦我的新書,那首先要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我的官方介紹如下:

劉津,碩士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字藝術系,現為宜人貸UGD(User Growth Design)用戶增長設計團隊負責人,UGD跨界概念的提出者和踐行者。曾擔任阿里巴巴商家事業部設計專家、網易電商(北京)UED團隊主管。著有《破繭成蝶——用戶體驗設計師的成長之路》一書,該書在業內廣受好評,成為數萬同行的入門書籍;新書《破繭成蝶2——以產品為中心的設計革命》將於2018.7上市。

好了,下面來點非官方的介紹。我2009年在中國移動研究院實習了將近一年,2010年畢業後進入網易從事交互設計工作,2012年開始做設計管理,帶領了近20人的設計團隊,包含交互、視覺、用研職位;2014年進入阿里擔任交互設計專家,2016年辭職創業但是沒有成功,經過幾個月的賦閒在家,我想通了自己未來的方向,那就是去一個正經的平臺繼續沉澱和學習,於是2016年年底我來到了宜人貸。

很多人覺得我很幸運,一畢業就進入了這麼好的平臺,其實我自己知道這條路走的多麼不容易。我本科是數學類專業,研究生學的動畫,那個時候動畫專業的學生很難找工作,基本上畢業就失業,比較好的就是進動畫公司或者去高校當老師,但這都不是我想要的。後來研究了一圈,發現交互設計這個角色不錯,能用到我的數學基礎和動畫基礎(邏輯結合美感),我想這不就是為我量身打造的職業嗎?但是找實習的時候我傻眼了,大把大把工業設計的學生競爭這個職位,而我一點基礎都沒有。但我沒有放棄,用了八個月的時間終於找到了第一份交互設計的實習工作,我能夠勝出恰恰是因為我沒有任何基礎,而其他候選人一上來就開始畫非常專業的流程圖和線框圖,卻沒有闡述自己的思考過程。從那個時候我開始明白:專業和技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思考。而這個理念,為後來寫《破繭成蝶》埋下了伏筆。

03 關於《破繭成蝶》

由於能從事交互設計這個職業如此的不易,所以我格外珍惜工作機會,每天都會花很多時間看書並上網學習相關資料。那個時候交互設計的概念還很新,即使是網易這樣的公司也是在我入職的前幾個月才在北京成立了交互組,所以市面上可供參考的資料並不是很多。除了經典的交互書籍外,我更多的是從前輩及各大設計團隊的博客上學習,這讓我受益良多。那個時候就想,如果有一天我學成了,也要通過這種方式積極分享,回饋行業。

但說來容易做來難,作為一個典型的理科生,剛開始寫博客非常痛苦,半天憋不出幾個字,寫一篇博文要用很長很長時間。看著別人晚上及週末都去吃喝玩樂,我心裡有時候很不是滋味,但依然決定要堅持下去,相信總有一天會越來越好。

終於過了將近一年,我可以用半個小時寫完一篇文章了,這讓我感到歡欣鼓舞。2013年的時候,我已經積累了近百篇博文,於是萌生了寫書的念頭。那個時候同類的書籍其實已經不少了,但對初學者來說依然存在痛點:國外的圖書經典但缺乏實操、不夠接地氣,你看完後會覺得很贊但卻不知道怎麼用,需要很長時間來領悟;國內的圖書多為博文集,不夠成體系,更多是項目案例的彙總。所以我決定寫一本真正適合初學者的成體系且注重實操的書,讓想入行的朋友清晰地瞭解在互聯網公司工作究竟是怎樣的狀態,以及具體的工作流程及思考方式,讓這個職位不再神秘。

劉津:職業生涯的前一半是靠努力,後一半是靠創新

和同事李月一起奮鬥了四個月,這本書終於寫完了。由於第一次寫書缺乏經驗,導致很多遺憾,比如字體不合適、冗餘的內容較多(當時通過第三方和出版社聯繫,溝通中出了些問題,導致沒有經過細緻的校對就出版了)。即使有這麼多問題,這本書依然在豆瓣的評分高達8.6,位居同類書籍第一。

經過四年多,銷量依然穩定,現已成為新人入門的必讀書,甚至有不少學校把它當作了教材使用。在完全沒有宣傳的情況下,這本書能暢銷至今,全靠讀者的口口相傳。有不少讀者私信我,說這本書改變了很多人,讓他們的思考方式有了很大提升;還有不少當初稚嫩的小讀者,現在已經成為了知名公司的設計骨幹或leader。這些都讓我深感欣慰,覺得當時的付出是非常有意義的!

值得高興的是,在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這本書馬上要進行修訂了,預計明年可以以全新的面貌與大家見面,也希望屆時可以走入高校,和大學生們有更多互動。希望在修訂版中能彌補過去的遺憾,更好地幫助行業培養新人,繼續做對行業有價值的事情!

04 關於《破繭成蝶2》

《破繭成蝶》的成功為新書奠定了基礎,但中間這四年,我卻並沒有想過再寫書。因為我一直迷茫於未來的方向,甚至想轉行。這是怎麼回事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在網易的這三四年,可以說所有的成果都是努力的體現。但是人的成長並不是線性的,就好像從嬰兒到青少年大家成長的速度都差不多,但到了成年後各自的發展就千差萬別了。這也是為什麼《破繭成蝶2》比起《破繭成蝶1》價值更大的原因,畢竟給初學者寫東西相對還是要容易很多。

在阿里的那兩年可以說在外人眼中毫無建樹,當然這並不完全是我個人的原因,跟業務沒做起來有很大關係(但由於接觸到了新的領域,對我後來轉變設計視角、搭建完整的產品設計方法體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後來想換工作的時候甚至有面試官直接替我惋惜,說我這兩年廢了。當然《破繭成蝶2》的出版證明並沒有哪段時光是被浪費的,這個後面再說。

在阿里那段艱苦的日子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努力很重要,但並不是努力就一定可以持續提升。那個時候也恰巧看到一篇文章提到:生涯應變能力和創造力,應多於規劃能力。以前我總認為人的一生是規劃出來的,比如上什麼樣的學校,去什麼樣的公司,做什麼樣的工作,什麼時候應該升職了,應該賺多少錢了……也許時光倒退若干年,規劃能力確實很重要。但不得不說這個時代已經變了,規劃不再有意義,唯有突破常規的創造才能帶我們走向新的巔峰。

這個時代到底怎麼變化了呢?其中最顯著的一點就是從“確定性”到“不確定性”。2015-2016年剛好就是一個拐點,互聯網開始進入“下半場”。環境的鉅變迫使無數從業者集體陷入迷茫。那個時候自己也是迷糊大軍中的一員,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繼續發展。換工作吧?不甘心去一家比阿里更小的公司;內部轉崗吧,除非去杭州;最後看來就只剩下創業了。沒錯,我就是在這種心態下決定去創業的,最後的結果自然可想而知。後來在家休息了大半年,直到敗光了手裡的零花錢才不得不再出去找工作。但是那個時候是2016年年底,剛好再一次趕上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上一次是我畢業時),再加上我在設計和產品崗位中間舉棋不定,錯失了不少機會。最後眼瞅著必須要趕緊找到工作不能再拖了,我才決定放低姿態,不論平臺大小,抱著學習的心態重新來過。

機緣巧合,這個時候順利的得到了宜人貸的機會。 一開始我對這家公司並不瞭解,以為只是互聯網借貸大軍中的普通一員。但來到這裡我才知道,宜人貸不僅是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互聯網金融公司,更是一家科技含量很高的公司。宜人貸領導層大多出自硅谷或華爾街,在美國有多年輝煌的從業經歷,他們的管理理念、思維方式非常超前和創新,令我大開眼界。在宜人貸寬鬆自由、鼓勵創新的氛圍中,我受到了很多啟發,並嘗試將各種新理念付諸實踐並驗證效果,取得了不少成果。由於我之前從未接觸過成熟期的產品,在宜人貸的經歷完美地彌補了這一空缺。

近期發佈的UGD理念,更是引起了業界的熱烈討論,主辦的第一屆UGD大會也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認可。

劉津:職業生涯的前一半是靠努力,後一半是靠創新

可以說,我職業生涯(迄今為止)的前一半是靠努力,後一半是靠創新。前一半的代表作是《破繭成蝶》,而後一半的代表作就是《破繭成蝶2》了。前作很常規,新作很顛覆,想入行就看第一本,想變得卓越,那就一定要看第二本!

05 為什麼推薦《破繭成蝶2》?

這不僅是一本給你帶來知識的書,更是一本能給你帶來療愈的書。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本書寫作的過程中充滿著奇蹟。

首先是寫完書後回顧以往的點點滴滴,發現居然沒有一絲一毫的浪費。每一段經驗都像一塊拼圖一樣,缺了任何一塊,都會有損我想表達的內容的完整性(雖然當時可能覺得這些經歷沒用)。這是巧合嗎?Who knows!

其次,這本書體現的並不是我個人的知識,而是我與內在智慧連接的程度。通過這本書,我理解了為什麼喬布斯喜歡冥想,因為這的確能給人帶來靈感和啟發。人的成長分為幾段,前面靠基礎的技能和努力就可以獲得,而後面就要靠連接自己的高維智慧了,有人說這是悟性和天分,anyway,大家自己體會吧,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如果你想感受其中的奧秘,那就來看我的新書吧。

第三,這本書的問世讓我與自己和解、與他人和解。以前我總覺得別人這不對那不對,覺得只有自己對。但是寫完這本書,我的視野得到了極大的擴充,我才明白其實沒有人是錯的,只是大家站的角度不同。比如我擅長做某類產品,那我自然覺得我的方法是對的,而對方可能恰巧擅長的是另一類產品,這就變成雞同鴨講了。就好像西方心理學一開始不認可東方禪宗一樣,其實沒有誰對誰錯,互相補充才是完美和諧。《破繭成蝶2》就是這樣一本具有全局視角的書,它能帶你總攬全局,率先鳥瞰產品設計的方方面面,不再產生因視野侷限而在工作和溝通中產生的誤會。不得不說,知識改變層次啊!

所以我感覺我被深深的治癒了,也希望這本書能治癒更多人。我甚至覺得不是我寫了這本書,而是這本書選擇讓我來寫。因為這本書最後的樣子和我之前預想的很不一樣,完全不是同一個層次的。我本來是想寫一本給高級設計師看的書,最後卻變成了面向互聯網從業者的跨界合作指南。我很難理解自己在幾個月的時間內有如此大的變化,只能默默感恩!

06 適合什麼樣的人讀?

如果說《破繭成蝶》裡的“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方法是1.0版本,那麼《破繭成蝶2》要介紹給大家的“以產品為中心”的設計方法就是2.0升級版本。1.0版本主要面向產品經理及用戶體驗設計師,2.0版本則面向企業/產品/設計管理者、產品設計師(包括產品經理及中高級設計師)等。需要注意的是,2.0版本是1.0的進階版本。如果你是初學者,還是需要從1.0學起。有人以為《破繭成蝶2》是《破繭成蝶》的修訂版,其實不是,兩本書是完全不一樣的。

07 寫書賺錢嗎?

好久沒寫這麼長的文章了,累死我了,也不知道把這本書的精髓表達出來沒有。對我來說,王婆賣瓜可比寫專業文章難多了。現在來談個輕鬆的話題吧,很多人問我:你寫書需要自己花錢嗎?答案是“不花錢!”還有人問:寫書很賺錢吧?答案是“真的不賺錢啊!畢竟專業書不可能像暢銷小說那樣可以賣到百萬冊。到手的收入遠不如上班掙工資來的實在。”當然這跟我寫第一本書的時候沒經驗也沒好好宣傳有關,我真心希望這次能賺點錢,否則就當做公益了。

已經累得不行了,腦子都不好使了。感謝能堅持看到這裡的朋友們,如果覺得對書的宣傳不夠吸引人,我繼續寫下篇忽悠你們,嘿嘿嘿。

微信搜索 UGD-小仙女 加這個微信,管理員就會把你們加到《破繭成蝶》粉絲交流群了,所有和圖書相關的訊息和籤售活動都會同步在群裡的,我也會隨時回答大家的問題:)今天就寫到這裡了,下次再會!

今日互動

你對《破繭成蝶2》試讀感想是什麼?有什麼話對作者說?截止時間7月21日17時,留言+轉發本活動到朋友圈,小編將抽獎選出2名讀者贈送紙書2本,文末留言點贊最多的自動獲得圖書1本。

劉津:職業生涯的前一半是靠努力,後一半是靠創新

異步圖書”微信後臺回覆“關注”,即可免費獲得2000門在線視頻課程

購買《破繭成蝶2——以產品為中心的設計革命》鏈接 https://www.epubit.com/book/detail/34894

劉津:職業生涯的前一半是靠努力,後一半是靠創新

津樂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