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的故事(第一章 粉末登場)

我已經在太多的媒體,太多的評論看到了很多人簡單的把伊朗的問題歸咎於伊斯蘭教的統治,尚若真的如此簡單,那一切都好說了,可是我們看到沙特遠比伊朗更加原教旨主義,我們看到很多國家都遠比伊朗更原教旨主義,伊朗的今天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更不是伊朗人民莫名其妙的就選擇了教法來統治伊朗,而是有更深的原因,很多人在反對伊朗現政府的同時去懷念巴列維王朝----僅僅是因為他們看了幾張巴列維王朝的照片,這就近乎滑稽了,尚若把民國時期的照片拿出來,也能發現一片“繁榮盛世”,事實真的如此嗎?

伊朗的故事(第一章 粉末登場)

故事,要從巴列維王朝說起,而說到巴列維王朝,就不得不說到美國,這是一切故事的起點。

猶如當年所有的中東和亞洲國家一樣,在19世紀的伊朗是受到英國和俄國兩股勢力的雙重夾擊,而作為後來者,直到1856年,美國才和伊朗簽訂了《友好與商業條約》,美國人第一次介入到伊朗的經濟,獲得了伊朗的自由貿易權以及治外法權,頗似當年中國的門戶開放政策,但此時的美國還是恪守於門羅主義,並不希望在美洲以外的國家過分的擴大影響,因此對於英國和俄國在伊朗的爭鬥採取坐山觀虎鬥的角色,早期的美國在伊朗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傳教,這點也和大清時期比較相似。

今天俄羅斯和美國在中東之間的爭鬥,恐怕要追溯到20世紀初了,伊朗在1905到1911年爆發了立憲革命,由於此時伊朗經濟政治非常混亂,遂聘請了當時年僅35歲的美國人舒爾特來主持伊朗的財政和海關改革,舒爾特的改革對伊朗政府很有利,但是對俄國非常不利,特別是舒爾特建立用來徵稅的憲兵隊隊長居然是個英國人,這對俄國人是個巨大刺激,俄國立即命令哥薩克旅解除了財政部的憲兵武裝,並且派遣5000名俄軍進攻伊朗德黑蘭,要求舒爾特立即下臺並且立即離開伊朗,面對俄國的威脅,伊朗不得不忍氣吞聲,趕走了舒爾特。

一戰以後,英俄基本上依然控制著伊朗,美國在巴黎和會提出過讓伊朗更加獨立的意見,但是沒有獲得通過,十月革命後,俄軍曾經短時間內撤出伊朗,出現一個小小的真空期,給了英國人一個機會,英國軍隊遂開進伊朗的俄國勢力範圍區,殊不知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相當強力,在打擊叛軍的藉口下又一次重新開進伊朗,結果英國軍隊短暫的停留後又被俄軍趕了出去。

伊朗的故事(第一章 粉末登場)

1925年,巴列維王朝建立,建立巴列維王朝的伊朗國王禮薩王是個雄才大略的君主,他看到了伊朗在英俄夾擊下的伊朗生存困難,而伊朗又沒有力量去擊退這兩個列強,於是便想起了“以夷制夷”的方針,利用美國人來平衡英俄在伊朗的影響。顯然要美國人幫忙是有代價的,而禮薩王顯然擁有在當時足以讓美國人心動的王牌武器----石油,然而禮薩王歷次努力,包括與阿美拉尼石油公司簽訂的租借協議,以及授予美國人建立輸油管道的協議等等,都被英國人和俄國人所挫敗,此時的美國還不是後來的美國,沒有足夠的政治和軍事實力同時抗擊英俄兩股勢力,再加上彼時沙特的石油更讓美國人動心,在二戰之前,伊朗和美國的關係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沒有實質進展。

二戰給了伊朗一個契機-----雖然美國人不幫忙,但是納粹德國的異軍突起似乎讓伊朗看到了希望,而德國又同時是英國人和俄國人的雙重敵人,比起猶豫不決的美國人,是再適合不過的第三國,如果從種族主義方面考慮,伊朗人並不是阿拉伯人,而是波斯人,屬於雅利安人,加上德國政府一邊倒的宣揚,伊朗和德國的關係急速升溫。由於德國實力強大,再加上二戰還未爆發,英俄兩國不但不敢去幹涉伊朗政府,生怕禮薩王因此會偏袒另外一方,反而爭著討好禮薩王。

二戰正式爆發後,整個世界的政治格局都發生了變化,不單單是德軍長驅直入造成的歐洲版圖的變化,中東這邊因為德軍的進攻,原殖民者的勢力大幅度下降,像當時的伊拉克親英政權被推翻,黎巴嫩和敘利亞被維希政府控制,而顯然伊朗的位置更加重要,尤其是在德軍進攻蘇聯後,蘇聯急需援助,而援助的路線要麼從北冰洋----容易受到德軍潛艇攻擊,要麼從遠東港口----容易被日本襲擊,而從伊朗援助要好的多的多,幾乎是最佳的選擇。完全控制伊朗對於英蘇兩國來說已經屬於必須的選擇,1941年8月,英蘇兩國軍隊分南北兩路夾擊伊朗,顯然伊朗根本無力對抗如此強大的盟國軍隊,禮薩王下臺,內閣辭職,繼任者投降,年輕的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繼位,這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巴列維國王。

雖然德國人被從伊朗趕了出去,但是美國人還在,美國擔心蘇聯在戰後愈發控制伊朗,在伊朗首相提出要求英國和蘇聯尊重伊朗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並且戰爭結束後從伊朗撤軍的提議後,美國雖然沒有承若,但是積極促成了英蘇伊三國同盟條約的簽訂,伊朗在二戰期間實際上就是盟軍資源的轉運站,轉運站需要軍隊護衛,而伊朗顯然根本無力護衛,派遣部隊成了必須,經過討價還價,美國陸軍單獨建立了“波斯灣後勤司令部”,接管了原本屬於英國的勢力,這是美軍第一次介入伊朗。

二戰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中東,二戰讓美國人徹底拋棄了孤立主義,戰爭期間大量的美軍以及顧問團的進入伊朗,讓伊朗人對美國和英俄兩國的勢力有了對比,較之於過去趾高氣昂的英國人和俄國人,伊朗人民更加喜歡過去和伊朗無涉的美國人。二戰消弱了傳統的殖民強國,美蘇勢力大大增強,中東作為世界的交接點,毫無疑問要受到衝擊。

雖然早在二戰期間簽訂過撤軍協議,但是蘇聯根本不願意撤軍,撤軍問題一拖再拖,直到波茨坦會議英國人再次提出撤軍問題,斯大林也僅僅表示從德黑蘭撤軍,而美國杜魯門更絕,以美國在伊朗有大量的物資需要保護為由,拒絕撤軍,蘇聯不但不撤軍,反而策劃了阿塞拜疆和庫爾德從伊朗分離,分別在1945年和1946年宣告成立自治區,使得伊朗的形式更加惡化,儘管伊朗政府進行過一系列努力,包括派遣軍隊鎮壓等等,但是由於蘇聯作梗,不見成效。這兩個自治區的成立震驚了美國政府,使得美國人不得不考慮要不要先撤軍以換取蘇聯的撤軍。英美分別於1946年初撤軍後,立即要求伊朗向聯合國控告蘇聯,結果聯合國成立以後第一個訴訟案居然是這個,經過討價還價,蘇聯以阿塞拜疆自治,以及聘請蘇聯軍事顧問以及駐軍伊朗戰略要塞和石油租借權為條件,在1946年5月完成了撤軍,這次事件讓伊朗倍感屈辱,喪權辱國。

在蘇聯撤軍後,蘇聯對伊朗的影響力大減,戰後殖民地國家的民族獨立運動風起雲湧,伊朗也不例外,在沒有蘇聯勢力干涉下的伊朗面對的敵人只能是英國了,早在20世紀20年代,英國人就建立了英波石油公司,後來改稱英伊石油公司,該公司擁有租讓權的土地佔據整個伊朗領土的16%,他所產的石油佔據中東產量的36%,有自己的機場,鐵路,港口和武裝,完全是伊朗的國中之國,由於英國政府在這個石油公司佔據絕大部分股份,導致利潤分配極為不平均,伊朗政府得到的利潤還不及英國政府的三分之一,而且如果伊朗政府想要購買此公司的石油,價格比英國政府還高,石油國有化幾乎成了伊朗人的共識,民族主義高漲到不可遏制的程度。

而當時的伊朗首相既不敢接受英國人的收入均分協議,也不敢得罪日益強烈的國有化的民眾呼聲,曖昧不清的態度反而導致他在1951年3月7日被刺殺身亡。其繼任者摩薩臺是個民族主義者,為人作風正派,他堅決反對給予外國石油租讓權,積極呼籲伊朗石油國有化,在他的推動下,伊朗的石油國有化法案成立,這對英國人是個巨大的打擊,英國關閉了煉油廠,並且發起對伊朗的經濟制裁,此時英國還有相當大的政治能量,一度讓伊朗政府的財政陷入極度被動的階段。

由於此時美國人還尚存和英國人曾在一起打贏過二戰,所謂的“英美一家親”,儘管當時的美國駐伊大使格萊迪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美國在中東的事務不要和英國人攪合在一起,畢竟英國屬於殖民者而美國不是。但是在杜魯門政府時期並沒有受到重視。在艾森豪威爾上臺後,為了解決伊朗和英國人的石油問題,再三做過調解和妥協,但是此時美國和英國之間的利益衝突已經顯現。美國人更關注的是伊朗會不會投奔蘇聯的懷抱,而英國人更關注的是石油問題,尚若當時親美的伊朗摩薩臺政權不會因為經濟問題倒臺,那麼伊朗就不會一邊倒的傾向於蘇聯,而英國人更希望伊朗出現經濟危機,從而更好的控制伊朗石油,所以英國人更希望摩薩臺政權倒臺,從而扶植一個親英的政權,而美國人擔憂伊朗共產黨會趁機奪權,從而引入了蘇聯勢力,但是美國人又不得不顧忌到此時的英美友誼關係,1953年8月,在美國CIA以及英國勢力和國王勢力的策劃下發動一次政變,終於把民族主義者摩薩臺趕下臺。

摩薩臺政權倒臺後,伊朗並沒有如英國人的期望建立一個親英的政權,而是以美國石油商人胡佛為核心建立了一個新的國際石油集團,美國以拋開英國單獨幹為威脅,逼迫英國人讓步,新的石油公司裡面,美國人和英國人各站40%的份額,荷蘭人佔了14%,法國石油公司佔了6%,並且否決了英國人的高額索賠請求,美國人藉著伊朗人對英國人的憤怒,徹底排擠了英國勢力,英國在伊朗地位一落千丈,再也無力干涉伊朗內政。

民族獨立運動和國有化的浪潮使得伊朗正式進入變革的前夜,諸多後來大顯身手的,甚至到今天在伊朗內亂中扮演各種角色的宗教勢力,民族主義勢力粉墨登場,這些勢力將會在日後的七十年深遠的影響著伊朗,並且一直持續到現在。

美國人在推翻摩薩臺的過程中同時也埋下了仇恨的種子,一個民選的民族主義的領導人被政變推翻,1400人被逮捕,700人入獄,摩薩臺本人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並被軟禁到死,而外交大臣法特米被處決,政變的參與人員紛紛升官,以扎赫迪為例,扎赫迪本為英國人支持的將軍,在政變之後一躍成為首相,而他的兒子也成為巴列維國王的女婿,先出任伊朗駐美大使,後莫名其妙的成為空軍司令,整個扎赫迪政府,三分之一的成員是將軍,伊朗基本上已經成了軍政府。薩摩臺或許在國際事務處理手法不夠嫻熟,或許有“抗旨不尊”的錯(巴列維曾經一道聖旨要解除他職務),但是這並不是策劃政變推翻作為一個民選政府的理由,薩摩臺直到軟禁後依然受到底層人民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