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简单的原则,不只帮你躲过P2P雷区

这条简单的原则,不只帮你躲过P2P雷区

从天堂到地狱,也许就是一线之差,不幸身陷P2P雷区的人们对此一定深有感触。

几个月前,他们中很多人都有车有房,过着体面的生活,能拿出几万到几百万元闲钱来投资,是他人眼中的中产阶级。

但随着P2P爆雷潮的蔓延,许多人投入的大笔资金可能一去不返,这让他们感受到了从天堂到地狱的滋味。

杭州的这个夏天比往年更难熬,蒸笼一样的黄龙体育场里,几千人正被绝望和悔恨笼罩。

他们都是P2P平台的参与者,每个人都投入了数万到数百万无法追回。

由于连日来杭州多家P2P平台相继爆雷,杭州市政府特别将黄龙体育场设为追款投资者的临时接待中心。

这些人因为错误的投资决定,一夜之间沦为P2P“难民”,想方设法寻找追回财产的任何一丝可能性。

前两年,P2P正火的时候,身边有朋友想参与,我问了他一个问题。

假设你有一百元钱,现在有一个赌局,你每赢一次赢10块钱或20块钱甚至再高一点,但只要输一次就输掉一百元,你会参与吗?

这条简单的原则,不只帮你躲过P2P雷区

这个朋友摇了摇头,这种赌局不公平啊,输面太大了,即使我赢了好几回,但只要输一回我就全赔进去了,我想我不会参与的。

我说那你为什么还想着参与P2P呢,很多P2P本质上也是这样一个收益有限、风险无限的游戏。

因为监管缺失和制度的不完善,许多P2P公司并不规范,而且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一方面同行都用高收益率来吸引投资者,市场会逼着他们不断提高收益率跟进,否则就没有客户,直到超出平台的承受能力。

另一方面,从这P2P平台借钱的又多是信用不好的高危用户。

银行贷款的成本更低,如果这些在P2P平台借钱的公司,能从银行贷款,他们肯定首选银行贷款,他们在银行贷不了款,多半是因为信用评级不高。

并非所有P2P平台一开始都想做庞氏骗局,或者准备赚一笔就爆雷跑路。

但随着平台风险的持续积累,很多P2P平台都只能爆雷跑路。

当然每个行业都良莠不齐,不排除有很规范的P2P公司,但以当前P2P行业的监管和规范程度而言,大多数公司和我说的这个100元钱游戏本质上差不多。

最后那位朋友有没有参与这P2P我没有细问,但我给了他一个建议。

如果他听进去了,不仅能躲过P2P雷区,还能躲过生活中很多陷阱,并抓住更多机会。

这条建议很简单,不要做风险无限,收益有限的事。

这条简单的原则,不只帮你躲过P2P雷区

P2P平台就是风险无限,收益有限的事。

平台不出事,你获得百分之十几,甚至百分之几十的收益,但一旦平台出事,就全部损失掉。

不光P2P行业,许多行业、许多行为都是风险无限,收益有限的事,要尽量避免这些事。

这条建议再延伸一下,反过来看,要做那些风险有限,收益无限的事。

这条建议可以作为我们日常决策的一个标准,为我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提供参考。

有了这条标准,我们再来看看这些问题,答案一下就清晰了。

要不要参与P2P,不参与,因为收益有限,风险无限。

要不要闯红灯,不要,因为收益有限,风险无限。

要不要读大学或者学门技术,要,因为收益无限,风险有限。

要不要经常买书或者办张健身卡,要,因为收益无限,风险有限。

当然现实中做决策肯定不这么简单,还要考虑更加复杂的因素,比如整体概率、个人的兴趣爱好、目标规划、能力边界等等。

比如买彩票,其实也可以归为收益无限,但风险有限的类别,但加入整体概率的因素,就觉得不那么划算,甚至被许多人取笑为缴纳智商税。

但总体而言,只要掌握了上面那条基本原则,做风险有限,收益无限的事,不做风险无限,收益有限的事,还是能为我们规避很多障碍,提供不少参考,即使掉进坑里,因为风险有限,也绝对不会摔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