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股價暴漲7倍,市值96億美元,現實版「藥神」港股再上市!

現實版的“藥神”迴歸了。備受矚目的抗癌藥原研企業百濟神州,今日港股“再上市”。

投資界(微信ID:pedaily2012)8月8日消息,百濟神州股票交易代碼“6160.HK”,開盤報108港元,截止上午9:40,每股105港元,市值805億港元。

成立8年,去年才有了產品銷售收入,納斯達克上市市值近百億美元的中國獨角獸生物科技公司百濟神州,如今又要登陸香港聯交所上市,成首個美、港兩地雙重上市的中國生物科技公司。

兩年前,在資本寒冬中,百濟神州率先拿到“船票”,成為第一家研發階段卻赴美上市的中國生物公司,當時發行價為24美元,截止7月30日,百濟神州收市價為177.03美元,股價兩年多飆升7倍,市值達95億美元(約745億港元)。

此番來港,成為今年港交所新規實施後首個在美上市的內地企業迴流案例,百濟神州似乎也是做好了萬全準備。

斥巨資搞研發,技術授權收入頂起整片天

百濟神州是一家植根於中國的全球性商業化生物醫藥公司。百濟神州有兩位創始人,一位是歐雷強,曾創辦保諾科技,後被國際CRO巨頭PPD收購;另一位是王曉東,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要給中國人做最好的抗癌藥,同時也要作為中國人給全世界做最好的抗癌藥”,這是王曉東院士創立百濟神州的初心。

自2015年藥審制度改革以來,中國的醫藥環境發生了很多變化,特別是CFDA對有中國研究者參與的全球臨床研究提供支持,促進中國臨床試驗融入全球臨床開發體系,加速了創新藥物在本土上市的進程。

借政策東風,百濟神州成為極少數可以在中國和全球同步開展註冊性臨床試驗的中國抗腫瘤生物製藥企業。

百濟神州備受美國、香港兩地資本市場青睞,與其自身強大的研究、臨床開發以及商業化能力緊密相關。

其在港交所提交的材料中提到,公司目前已有6種內部開發在研產品進行到臨床試驗、其中三種已在關鍵性臨床試驗階段。截止2018年7月20日,中國、美國、澳洲及瑞士擁有超過500名臨床開發人員,相比國內其他生物技術公司更具競爭優勢。

2年股价暴涨7倍,市值96亿美元,现实版“药神”港股再上市!

目前有兩種領先在研藥物具有重大商業潛力。Zanubrutinib是一款在研小分子BTK抑制劑,其作為單藥和與其他治療手段進行聯合用藥,治療各種淋巴瘤(最常見的血液腫瘤類型)。在臨床前模式中,已顯示出比第一代獲批的BTK抑制劑伊布替尼更高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更持久的疾病源抑制效力,較好的口服生物利用度。2018年7月,Zanubrutinib已獲食品和藥品管理局授予用於治療WM患者的快速通道認定,預計2019年上半年公司將提交新藥上市申請。

Tislelizumab是一款在研針對免疫檢查點受體(PD-1)的單克隆抗體,它能夠與T細胞表面阻礙免疫激活的重要受體PD-1結合,抑制PD-1,並清除癌細胞激活免疫系統的阻礙因素,從而恢復T細胞的腫瘤殺傷能力。截止2018年7月5日,臨床試驗已超過1500名患者,數據表明,Tislelizumab具有良好的耐受且表現出抗腫瘤活性。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新藥上市申請前會議,公司有望2018年在中國提交治療霍奇金淋巴瘤的首次新藥上市申請。

作為行業成功的關鍵,公司在研發投入方面巨大,2017年投入2.69億美元為腫瘤領域中投資最大,也是中國生物製藥公司中投資最大手筆之一。

2年股价暴涨7倍,市值96亿美元,现实版“药神”港股再上市!

而從營收情況來看,如此投入研發取得的成績也是頗為亮眼的。實際上,公司雖然沒有上市產品,但百濟神州已經通過技術授權的方式取得鉅額收入。截止2017年底,公司90%的收入來自因與新基合作而獲得的前期許可費、補償研發費用和里程碑付款,9.6%來自中國產品分銷,成功找到現階段最優收入模式。

目前,百濟神州已處於商業化階段,多項創新藥物面市“箭在弦上”。

向商業化邁進的關鍵一年

隨著研發的成果陸續落地,自2017年以來,百濟神州已經把企業和人才的佈局從研發拓展到推廣一線。

在此之前,百濟神州還僅僅是一家專注研發,沒有任何銷售收入卻每年燒錢數億元人民幣的公司,而從去年開始,百濟神州開始了從研發向臨床試驗以及生產、銷售的戰略性邁進。

這得益於各種合作的順利開展。2017年7月宣佈與生物製藥龍頭新基公司戰略合作,雙方共同在實體腫瘤領域推進PD-1抑制劑BGB-A317項目。2017年9月雙方宣佈啟動在腫瘤領域的全球戰略性合作,涉及金額總計13.93億美元的合作進入運營階段。7月合作宣佈後,公司股價連續幾天大漲,漲幅超50%以上,同時9月股價進入極速上漲模式。

與此同時,百濟神州接手了新基公司在中國的商業化團隊,擁有新基公司在中國獲批產品的獨家授權,包括ABRAXANE®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瑞復美(來那度胺)和維達莎。至此,百濟神州不僅擁有了終端銷售產品,還為內部開發產品未來在中國的商業化做好準備。

進入2018年,離百濟神州未來的重磅藥物的上市又進了一步。2018年1月,百濟神州宣佈了和一家美國在研抗腫瘤藥企MiratiTherapeutics的合作,獲得了該公司Sitravatinib(一款在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在日本之外的亞洲權利,以及澳洲和新西蘭的權利。它的主要適應症是肺癌,可與百濟神州現有的PD-1實現聯合用藥。

與此同時,百濟神州也與一些世界頂級的代生產公司進行合作,以此來保證藥物的質量。2018年1月9日,百濟神州與勃林格殷格翰生物藥業(中國)有限公司宣佈雙方就百濟神州的在研PD-1抗體tislelizumab簽署了一項商業供應協議。作為百濟神州和勃林格殷格翰探索實踐“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的一部分,tislelizumab將在位於上海的世界一流的勃林格殷格翰生物製藥生產基地進行生產。

未來新藥上市必將加速,這一切對於百濟神州來說,進一步調整架構,佈局未來的市場推廣是當務之急。

每年燒錢數億卻仍能盈利!高瓴、中信賺大了

每家創新藥企成功背後,都會夾雜血與淚的故事,百濟神州也不例外。

2010年百濟神州剛成立時,兩位創始人全球跑著找投資人,沒人敢投中國創新藥,只有美國默沙東注資的2000萬美元。新藥研發的高成本、高風險讓很多藥物研發企業中途不得不以放棄告終,2000萬美元很快也隨著初始幾個研發項目的失敗而打了水漂,企業只能到處靠借錢渡過難關,但一直沒有輕言放棄。

2013年與默克公司的兩項合作讓百濟神州名聲大噪。百濟神州將旗下小分子藥物BGB-283在中國以外的全球開發權益以2.33億美元的價格許可給了默克雪蘭諾公司,而後又以相近的價格將另一款腫瘤創新藥BGB-290(PARP抑制劑)的中國以外市場開發權益轉讓給默克雪蘭諾。這兩項合作也開創了跨國藥企與中國本土企業在創新藥研發領域合作之路。

這讓百濟神州有了信心,通過轉讓在研產品的開發權益來獲得資金或許是個可行的路子。此後百濟神州成為了資本市場的寵兒,一路高歌猛進。

2014年11月,百濟神州完成7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2015年4月,百濟神州完成9700萬美元的A-2輪融資。兩輪融資中高瓴資本都是領投方,中信產業基金跟投。

2016年2月,百濟神州在納斯達克IPO,募資規模1.82億美元;2016年11月,百濟神州以公開發售的方式,募集資金2.12億美元;2017年8月,百濟神州公開募集1.9億美元;2018年1月,百濟神州再次公開募集8億美元,資方包括摩根士丹利、高盛集團、科恩以及Leerink Partners,這是過去5年中全球生物醫藥公司募資金額的第三高。

包括本次在香港的二次上市在內,成立8年來百濟神州在一、二級市場上已募集資金達20億美元。

在百濟神州創立至今的8年期間,高瓴參與和支持了百濟神州共計7輪的融資,從2014年的A輪,到2015年的B輪,從2016年美國上市,到上市後的定向增發,再到此次香港上市,高瓴是百濟神州在中國唯一的全程投資人。除了向百濟提供長期的資金支持以外,高瓴還結合自身對製藥行業和市場的深入研究與專業判斷,在百濟神州成長的每一個關鍵時點以及國際合作和頂尖人才招聘等方面提供強有力的戰略支持。預計此次香港再上市後,高瓴資本將賺得盆滿缽滿。

本文為投資界原創,作者:Rica,原文:http://news.pedaily.cn/201808/434430.s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