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耳朵里的这个病,新手妈妈要提前知道

新生儿刚出生,免疫力和疾病的抵抗能力也比较弱,而且新生儿刚出生,身体又不舒服也不会和爸爸妈妈说,所以新手妈妈在照顾孩子的时候一定要细心细心,要仔细观察你的孩子。孩子身体的一些特殊反应就可能是疾病的讯号。

这些症状,可能是你的宝宝得了中耳炎

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疾病,不仅成人会出现中耳炎新生儿中出现中耳炎的宝宝也不再少数,中耳炎很容易反复发作,不及时治疗的话,给宝宝的后续伤害会很严重,最好的做法是早发现早治疗。宝宝一旦有了下面的状况,妈妈就要小心了。

宝宝耳朵里的这个病,新手妈妈要提前知道

1、发烧

发烧是急性中耳炎的代表症状。当宝宝连续3 天发烧37.5℃以上,而且吃了药烧却持续不退时,就要考虑宝宝有患中耳炎的可能,要尽早去耳鼻喉科检查。

2、挠耳朵

新生儿还是不能说清自己什么地方疼的,不过,他会用行动告诉你。要是新生儿不断地摸耳朵、挠耳朵、揪耳朵,要想到他是不是患了中耳炎。

3、左右摇头

左右摇头也是患中耳炎的重要特征。因为耳朵里不舒服,宝宝会试图通过摇头来减轻症状。所以,发现宝宝躁动不安、摇头,要想到他耳朵可能不舒服。

4、哭闹

宝宝突然变得烦躁,不停地哭,而且夜里也因为疼痛而睡不好觉,这时要立即带他去看医生。

宝宝耳朵里的这个病,新手妈妈要提前知道

5、耳朵积水

急性中耳炎发作时,中耳内会积水,鼓膜肿胀。鼓膜穿孔时,就会有黄色的分泌物流出。宝宝耳朵周围如果出现干皮,就要注意了。

6、听力不好

鼓膜里有渗出液会导致听力下降。如果你发现宝宝对你的召唤反应迟钝,叫他几遍也不理睬, 要赶快带他去耳鼻喉科检查。

新生儿年龄那么小怎么会得中耳炎呢?

宝宝耳朵里的这个病,新手妈妈要提前知道

这时候一定会有家长要问,怎么宝宝还那么小,就会得中耳炎呢?其实这主要是和平时宝宝吃奶的姿势有关。由于宝宝耳的发育尚未完善,咽鼓管较短,且位置低而平直,其生理峡部又未形成,加上咽鼓管肌肉收缩力较弱,在鼻咽部开口较低,所以鼻咽部的液体容易流入中耳。

而且妈妈在喂养母乳的时候通常会选择横抱着喂奶或是让孩子平躺着吃奶,这样的姿势吃奶当宝宝发生溢奶和呛奶的情况时,会导致乳汁逆流入鼻咽部,从咽鼓管进入中耳导致中耳炎。

预防中耳炎,正确的喂奶姿势很重要

给宝宝最好的护理,就是将所有的疾病防患于未然,预防中耳炎,妈妈们一定要学会正确的哺乳姿势,一般正确的哺乳姿势有四种:

宝宝耳朵里的这个病,新手妈妈要提前知道

1、摇篮式:将宝宝横抱在自己的腿上,宝宝的头靠在妈妈的手肘内侧,妈妈的前臂和手沿着宝宝后背一直伸到宝宝的 眼部,支撑好宝宝的脖子、背部以及腰部。另一只手可以轻轻的托住乳房,方法宝宝的吸吮。

2、交叉式:相比于摇篮式的姿势,把宝宝的身体稍微倾斜一点,这样宝宝吃奶时,嘴的角度会有所变化,更容易吸奶。

3、侧卧式:这个姿势合适晚上喂乳或是妈妈想要放松一下时。妈妈和宝宝都侧卧在床上,腹部相对,使宝宝的嘴巴和乳头保持水平,妈妈的头部以枕头承托,最好用一个小枕头垫在宝宝的背后作支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