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已經很辛苦媽媽了,竟然還會得這種病,還不能治好?

很多媽媽在生寶寶之前都有腰疼的症狀,一般都是在生理期之後,所以在產後即便腰疼也不會太重視,實際上這是不對的。產後腰痛是產後子宮收縮復舊引起的反射痛。要是在月子期不能好好保養,是會落下病根的,產後腰疼成了很多產婦中比較普遍的現象。那麼,產後腰疼是怎麼回事,要怎樣預防呢?

產後腰疼是怎麼回事?

產後腰痛就是產後出現腰痛,這與產後子宮收縮復舊引起的反射痛有關。產後腰疼,是已生育女性中比較普遍的現象。

生孩子已經很辛苦媽媽了,竟然還會得這種病,還不能治好?

產後腰疼一般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生理性缺鈣、勞累過度、姿勢不當,產後受涼,起居不慎,閃挫腰腎以及腰骶部先天性疾病,或者受涼都可能引發產後腰疼。分娩後內分泌系統尚未得到調整,骨盆韌帶還處於鬆弛狀態,腹部肌肉也由於分娩而變得較為鬆弛;加上產後照料寶貝要經常彎腰,或遇惡露排出不暢引起血淤盆腔。

坐月子期間,比較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注意保暖,產後恢復鍛鍊也有利於排惡露。所以說,剛上產完的孕婦,最好就是不穿帶跟的鞋,穿平底鞋,平時要注意適量運動,不要一直躺在床上,這樣不利於產後恢復。

產後腰疼是什麼原因

引起產後腰疼的原因有很多,個體的差異也導致引起腰痛的願意的不確定性。下面列出一些比較有代表的原因,產婦可以直接對號入座,這樣才能更有針對的進行治療。

1、生理性缺鈣:懷孕以後,孕婦常規的飲食已經不能滿足母親和嬰兒兩者的鈣需要量,孕婦需要補鈣。產後的媽媽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很多媽媽都在堅持母乳餵養,鈣流失也非常嚴重,缺鈣容易引起腰疼。

生孩子已經很辛苦媽媽了,竟然還會得這種病,還不能治好?

2、勞累過度:懷孕生產會使得骨骼系統會發生變化,骨關節略寬鬆,肌肉韌帶拉長,彈性下降。女性的肌肉、韌帶張力與男性相比顯得相對較弱,加上有些媽媽平時身體素質較差,產後休息不當,過早地持久站立和端坐,致使妊娠時所鬆弛了的骶髂韌帶不能恢復,引起肌肉、韌帶、結締組織勞損而引發疼痛。

3、餵奶姿勢不當:很多新媽媽在給小孩餵奶時,都喜歡低頭看著小孩吮奶,由於每次餵奶的時間較長,且每天次數多,容易疲勞;此外為了夜間能照顧好小兒,或為哺乳時方便,習慣固定一個姿勢睡覺;面對弱小的嬰兒愛不釋手,為了更好照顧寶寶,新手媽媽無暇顧及自己,總是把寶寶抱在懷裡;長時間固定姿勢引起單側的肌肉疲勞,導致產後腰疼的產生。

4、產後受涼,起居不慎,閃挫腰腎以及腰骶部先天性疾病,或者受涼都可能引發產後腰疼。

產後腰疼怎麼預防

很多媽媽都知道,在坐月子的時候要是腰疼了,以後是非常不容易恢復的,瞭解了這麼多可能會患上產後腰疼的原因後,要在生活中注意,提早預防。


1、從孕期開始預防腰痛:均衡合理地進食,避免體重過於增重而增大腰部的負擔,造成腰肌和韌帶的損傷。注意充分休息,使用合適的護腰是個很有效的輔助手段。睡眠時最好取左側臥位、雙腿屈曲,減少腰部的負擔。 穿輕便柔軟的鞋子,不要穿高跟鞋,避免彎腰等腰部活動過大的舉動。

生孩子已經很辛苦媽媽了,竟然還會得這種病,還不能治好?

2、產後避免經常彎腰或久站久蹲。

3、給寶貝餵奶時注意採取正確姿勢:坐著或躺著餵奶的姿勢都可以,只要自己感到姿勢是輕鬆和舒適的。

4、在生活中注意防護腰部:產後保持充分睡眠,經常更換臥床姿勢,避免提過重或舉過高的物體,不要過早跑步、走遠路。 經常活動腰部,使腰肌得以舒展。如果感到腰部不適,可按摩、熱敷疼痛處或洗熱水澡,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腰部不適感。平時注意腰部保暖,特別是天氣變化時及時添加衣物,避免受冷風吹襲,受涼會更加重疼痛。每天起床後做2—3分鐘的腰部運動,飲食上多吃牛奶、米糠、麩皮、胡蘿蔔等富含維生素C、D和B族維生素食物,增加素食在飲食中的比例,避免骨質疏鬆而引起腰痛。

媽媽月子做的好,以後才能不受罪,現在醫學發展的多好,產後腰痛還是不能徹底治好的,就算治療由奇效,但是治病還是會受罪的,所以說,做月子期間媽媽一定要注意保暖,飲食均衡,不要勞累過度,這樣才能更好的預防產後腰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