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紅衣大炮是何來歷,它的威力如何?

張同天


天啟六年,發生一件明朝上下歡心鼓舞的大事,明軍大將袁崇煥,在寧遠大破後金軍努爾哈赤,取得了寧遠大捷,這是明軍繼鎮江大捷後又一次大勝後金軍,後金主帥努爾哈赤負傷敗退。明朝“朝野歡呼,士庶空巷相慶”。


不可一世的後金軍為什麼在寧遠慘敗呢?明軍的一種守城武器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那就是紅衣大炮。

袁崇煥在寧遠戰役中制定了“以臺護銃,以銃護城,以城護民”的作戰策略,在城牆上佈置了11門紅衣大炮,就是這11門大炮,讓後金軍損失慘重,幫助明軍抵擋住了後金的進攻,成功的保住了寧遠城,並重傷了努爾哈赤。

(火炮攻城效果圖)

那麼,紅衣大炮究竟是何來歷呢?

紅衣大炮原名紅夷大炮。清朝時,因清政府忌諱,所以後來改稱為紅衣大炮。

明朝的紅衣大炮最先來自於荷蘭。萬曆48年,荷蘭海船在廣東近海沉沒,明朝政府隨即組織專人打撈,經過數月的努力,一共打撈上來近40門大炮。

工匠們認真研究了打撈上來的大炮後,改進了鑄炮技術,利用銅和鐵的不同熔點,採用鐵芯銅體鑄造法,造出了新型大炮。這種大炮相比於荷蘭沉船上的大炮,重量更輕,管壁較薄,能容納更大的炮彈。

經過明朝的一系列改良,提高了大炮的射程和精準度,同時降低了製造成本,使大炮更加經久耐用。

(“紅衣將軍”炮)

天啟年間,明朝開始大規模地製造這種經過改良的大炮,前後共鑄造了十四門,其中有幾門就被

帶到了寧遠的城牆上。

後來,又從澳門購入了一些大炮,到寧遠大戰之前,明軍能使用的大炮接近40門。

紅夷大炮的威力很大。尤其在對陣步兵和騎兵作戰時,具有很大的優勢。

據史載,寧遠大戰開始的前幾天,袁崇煥依靠艱固的城防工事,阻擋了後金的數輪強攻。後金騎兵攻至城下時,明軍箭如雨下,後金軍只能撤退,經過數次衝鋒,雙方互有傷亡。

努爾哈赤急於拿下寧遠城,企圖速戰速決,不斷地向寧遠城下增兵,士兵越來越多,蜂擁而至,大都集中在城下。

(慘烈的炮擊效果圖)

這時,袁崇煥下令,炮擊後金軍,城上11門紅夷大炮齊射,“炮過處,打死北騎無算,並及黃龍幕,傷一裨王。北騎謂出兵不利,以皮革裹屍,號哭奔去”。

戰鬥過程中,袁崇煥發現大炮有射擊死角,他及時調整了紅夷大炮的部署位置,除了著重強化正面的火力外,“門角兩臺攢對橫擊”,解決了大炮的射擊死角,給予了後金軍極大的殺傷。

戰鬥持續了一整天,明軍倚仗紅夷大炮的威力,重創了後金的騎兵,金兵血肉橫飛,屍積如山。但努爾哈赤仍不打算放棄,強令繼續攻城,後金士兵懼怕火炮的威力,只能在火炮的射程之外猶豫不前。即使金軍將領持刀斬殺臨陣逃脫之人,士兵也不敢進攻。

努爾哈赤無奈,只得鳴金收兵。下令後退10裡紮營修整。

《明史》中對紅夷大炮在這場戰鬥中的威力,有這樣的記述:“每炮所中,糜爛可數里。”後來,明末文學家張岱有更加誇張的記述:“一炮糜爛數十里”。

不過,這是不真實的,當時紅夷大炮的射程是無法達到數十里的。

(現存明朝大炮)

守城軍民目睹了紅衣大炮的威力後,不由感慨:“似茲火器,真所謂不餉之兵、不秣之馬,無敵於天下之神物也!”

後金軍經過了寧遠大敗,吸取了教訓。在後來和明軍的戰鬥中,充分發揮騎兵來去如風的優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越過明軍大炮的射擊點,乘明軍大炮裝填彈藥之機,蜂擁而至。這樣,明軍的大炮還沒打響,就被金軍騎兵搶奪,成了金軍的戰利品。

金軍利用繳獲的紅夷大炮,結合騎兵的優勢,在其後對明朝的戰鬥中,攻破了明軍很多城池,明軍用大炮守城的優勢不復存在。

皇太極率領清軍在攻破大順李自成的潼關天險時,紅夷大炮就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張生全精彩歷史


咱把這個問題用倒述來講解一下吧,先說說這個大炮最牛的戰例,一炮崩死“野豬皮”。

故事是這樣式的,說是在明末和後金大戰的那當口,戰鬥力極強的“野豬皮”努爾哈赤同學再一次氣勢洶洶的帶著他的八旗勁旅南下攻打明軍,一路上可謂勢如破竹,那是人擋殺人,佛擋殺佛,非常順利的就攻打到袁崇煥袁督師守衛的寧遠城的大門口,老套路先是送上一份勸降書(內容無非是趕緊投降,保你袁崇煥榮華富貴之類),此時的袁崇煥微笑著摸摸城牆上新到的重武器,一種用紅布包裹的“人間大炮”,並回復了努爾哈赤,大意是汝等叛賊,還不趕緊下馬投降不然本都督殺你沒商量。當然這種嘴炮過過癮就得了,真正的較量還得是真刀真槍。這不努爾哈赤收到回信後,大發雷霆,一聲令下開始攻城,這時候只見袁崇煥拿起令旗,命令城牆上的十一門大炮齊射敵軍,頓時攻城的八旗軍是血肉橫飛,屍積如山。這種大炮打到之處一死一片,嚴重的挫敗了努爾哈赤前進的步伐,而且根據某野史記載,努爾哈赤氣急敗壞正在準備第二波瘋狂攻城的時候,被一個炮彈擊中了他所在的指揮所(用黃色帷帳搭成的黃龍幕)有後金的記載稱,這一炮之後,八旗立刻停止了進攻,發現一群將領們用皮革裹著一個穿著黃色戰服的屍體,一路號哭著撤退了。而這個屍體據說就是努爾哈赤。

好了,那麼問題來了,這種“人間大炮”到底是什麼武器裝備?

根據史料記載,這種武器肯定是進口貨,大體來源於當時的海上霸主荷蘭,當年荷蘭就用這種炮稱霸全球的,而荷蘭人大多是紅頭髮,咱國人一般稱外國人為夷人,故而有著紅色頭髮的荷蘭人就順理成章的稱之為紅夷人,他們的大炮自然為紅夷大炮了。當然還有一種來源是另外一個海上霸主英國,明末也進口了很多英國製造的加農炮,這種炮更加先進,炮身長管壁厚射程遠威力大,用這種武器對付騎兵簡直是好用到不行,一炮打死一片,群射的話直接轟死半個軍隊了,咱中國人有個習俗,就是愛用紅布包裹他們認為好的物件,比如現在南方還有給新買的汽車纏紅布的習俗,認為這樣可以驅邪祈福,所以當時也給這些進口貨們全部的用紅布包裹了,後來官員們就統一稱這種進口貨為紅衣大炮了。


老豬的碎碎念


火藥儘管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早在晚唐時期我國就已出現了最早的火藥武器,到了宋代現代火槍、火炮的雛形開始出現,女真、蒙古在同宋朝的戰爭中也逐漸掌握了火藥的生產製造技術,通過蒙古西征和絲綢之路貿易火藥逐漸流傳到中東和歐洲。到了明代終於誕生了中國最早的成建制的火器部隊——神機營:在大明建國十年後出現了“凡軍一百戶,銃十”的明文規定。到了明成祖朱棣時代更是明確規定明軍的日常訓練科目為:五分習刀劍,三分習弓弩,二分習火器。儘管此時明軍還是以冷兵器作為主要裝備,但已有二成左右的明軍裝備了火器,這意味著火器在明軍之中已不是零散的臨時性裝備了。朱棣遷都北京後組建了拱衛京師的三大營,其中的神機營就是明軍中專門掌管火器的部隊,這是中國乃至全世界第一支獨立成建制的火器部隊。在朱棣五出漠北打擊北元殘餘勢力的戰爭中明軍綜合運用冷熱兵器屢屢得手。

大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葡萄牙派遣到中國的第一位使臣皮雷斯在一支由4艘帆船組成的護航艦隊護送下抵達廣州。艦隊為向中方表達敬意而按歐洲禮節鳴放禮炮,卻被當地官府和人民誤以為是開炮滋事。儘管後來經過一番解釋之後誤會消除,但葡萄牙人還是引起了中方的格外關注:——當地官員為此登上葡萄牙艦船視察。根據當時廣州官吏給朝廷的奏報以及他們留下的私人筆記中可以得知:葡萄牙人的火器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銃發彈落如雨,所向無敵。其銃用銅鑄,大者千餘斤,名佛郎機”。佛郎機本是明朝對葡萄牙和西班牙兩國的稱呼,至此也被用來指稱這種原產於葡萄牙的新式火器。

當時的明朝國產火銃、火炮存在的主要缺點在於:均為前裝式,火藥須從筒口裝入;每射擊一發之後須等槍管、炮筒冷卻才能繼續裝入火藥,碰上機動性強的敵軍騎兵根本沒機會打第二發。而佛郎機恰恰有助於解決這些問題:這種流行於15~16世紀的歐洲早期後裝炮最大的妙處就是採用母銃銜釦子銃的結構,較好解決了管內閉氣的問題。將裝有火藥的子銃放入母銃膛內發射以避免銃膛與火藥直接接觸而帶來的炸膛風險。由於子銃是單個的,便可以發射一個子銃後換上另一個,幾個子銃迅速更換就能形成“彈落如雨,所向無敵”的密集火力。與此同時佛郎機還配備了準星、照門,從而使射擊的精確度大大提高。

1522年8月5艘葡萄牙艦船公然駛入珠江口挑釁當地駐軍,明軍成功擊敗了這支葡萄牙艦隊並俘獲2艘艦船以及船上的20多門佛郎機。儘管這時在佛郎機這一具體武器上葡萄牙人已發展到了明朝火器的前面,但論整體戰鬥力仍是明軍更強,但明軍並沒被自己的勝利衝昏頭腦,而是認真研究了佛郎機的構造特點併成功進行了仿製。到嘉靖中期甘肅的邊防明軍已擁有佛郎機炮車1158輛,寧夏有1000輛,固原128輛,大同1000輛,由此開啟了明朝仿製西洋火器並將其列裝軍隊的先河。在萬曆援朝抗倭戰爭中明軍綜合運用國產火器和仿製的佛郎機完全壓制了日軍鐵炮的火力。然而細究起來:佛郎機其實是一種介於火銃和火炮之間的中型武器,還算不上真正的重型火炮,它和後來明軍使用的紅衣大炮還存在不小的差距。

當明朝的仿製佛郎機在朝鮮戰場上大顯神威之時一種火力更加強大的新式火器也逐漸進入明王朝的視線: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號稱“海上馬車伕”的荷蘭人駕駛兩艘鉅艦突襲澳門,儘管這次軍事行動針對的是盤踞在澳門的葡萄牙人,但此時的明王朝並未以事不關己的心態應對此事——畢竟如果荷蘭人成功戰勝了葡萄牙人會不會順便侵擾中國沿海是誰也無法保證的事,對此明朝官方進行了充分的戰備。明朝方面對荷蘭人和葡萄牙人的戰爭情況進行了充分的調查瞭解——正是在這一過程中一種新式火器進入了明朝的視線:這是一種前裝滑膛炮,口徑多在100毫米以上,多為鐵製,也有銅製,重量從70斤到萬斤不等。彈藥前裝,重量一般可達數斤至十數斤不等。射程可達四五里至七八里不等,殺傷力超過了明軍已成功仿製的佛郎機。在接觸到這種新式火器後明朝的軍政大員們迅速決定將其作為新的引進目標,而之前的佛郎機則被視為應當逐漸淘汰之物。

明朝對這種新式火器的研究很快被派上了用場:荷蘭人在和葡萄牙人交戰後果然開始長期活躍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並開始不斷騷擾我國沿海,明朝在同荷蘭的戰爭中繳獲了一部分新式火器。與此同時明朝還長期向澳門的葡萄牙人訂購這種新式火器,當時的澳葡當局為了防備西班牙、荷蘭等殖民競爭對手而在澳門建立了卜加勞鑄炮廠,卜加勞鑄炮廠甚至一度被譽為是世界最好的鑄炮廠。由於葡萄牙人多為紅髮,所以明王朝就稱這種主要得自於“紅毛洋夷”的新式火器稱為紅夷大炮。令這一新式火器名聲大噪的當屬1626年的寧遠之戰:這年2月後金大汗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率13萬八旗勁旅攻打明軍駐守的孤城寧遠。此戰在努爾哈赤眼中看來應該是勝券在握——寧遠守軍不足2萬,而守將袁崇煥不過是一個此前從未上過戰場的無名後生。然而努爾哈赤所不知道的是:寧遠城內的袁崇煥和他一樣自信,而袁崇煥的自信來自於寧遠城中的紅夷大炮——不是1門,而是整整11門。

儘管擁有紅夷大炮這樣的大殺器,問題在於:無論多先進的武器裝備歸根結底是由人在操縱,在此之前明朝和後金的歷次戰爭中也都使用過火器,卻基本上沒對整體戰局構成什麼實質性的影響。然而袁崇煥在認真分析了此前明朝與後金的歷次戰爭後得出一個結論:此前明軍的失利並不能證明火器乃無用之物,而是此前明軍的指揮官沒正確使用。當時的火器射擊速度遠遠無法和後世相提並論,所以在面對機動性極強的騎兵時往往會出現根本來不及打第二發的情況。這一缺陷同樣存在於寧遠城中的紅夷大炮身上,但袁崇煥找到了克服這一缺陷的辦法——憑堅城、用大炮:後金騎兵善野戰而不善攻城,袁崇煥始終堅守不出,利用堅城遲滯後金騎兵的攻勢,這時就輪到紅夷大炮展現火力了。後金軍隊在11門紅夷大炮的密集轟炸下強攻寧遠城3天,結果在付出1.7萬餘人的傷亡代價後仍未能將寧遠城攻克,甚至連努爾哈赤本人也被明軍的紅夷大炮擊傷,後金軍隊不得不被迫撤退。被炮火擊傷的努爾哈赤對寧遠之敗耿耿於懷並於8個月後急火攻心而死。

此戰後紅夷大炮被明朝視為神兵利器,這時有人提出:“夷”這個字眼含有貶義,既然此炮已為國立功,再稱之為夷似有不妥。於是明朝廷下旨將參加寧遠之戰的紅夷大炮封為紅衣大將軍炮,簡稱紅衣大炮。1627年剛繼承後金汗位的皇太極再次攻打寧遠以報其父努爾哈赤之仇,結果再次被明軍的紅衣大炮擊退。經過此戰後皇太極對明軍的火炮威力有了清晰的認識,於是在1631年正月皇太極命佟養性組織了一批漢人工匠仿製火炮,此後以騎射起家的八旗軍中出現了一個新的兵種——烏真超哈,翻譯成漢語就是重兵部隊的意思,其實指的就是炮兵部隊。在當年八月的大淩河之戰中後金首次使用紅衣大炮“擊壞臺垛,中炮死者五十七人,臺內明兵惶擾不能支,乃出降”。此戰後金繳獲了3500門各種火器。兩年後明軍中火炮最多、炮術最精的孔有德、耿仲明部叛變,至此後金與明之間在火器力量上的對比被極大的改變了。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紅衣大炮,正規明代命名是“紅夷大炮”,最早來自於明朝漁民,他們從沉沒的歐洲軍艦上打撈出來,其中鐵質的多鏽蝕,而銅質的依然可以使用;

明嘉靖年間,隨著耶穌會士進入中國,他們在傳教之外,也將火器技術原理教授明朝人;萬曆年間,來自意大利的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和徐光啟,合作翻譯了《幾何原本》之後,帶徐光啟去澳門,參觀了由葡萄牙鑄炮專家伯多祿·卜加勞(Pedro Bocarro)在西望洋山,創建的卜加勞鑄炮廠;

該鑄炮廠所需銅材大半購自日本,鐵礦,硫磺之類則從鄰近澳門的地區就地取材。生產的大炮分鐵炮及銅炮兩種。銅炮射程遠而且耐用。到17世紀20年代,該廠已發展成為遠東最大規模的鑄炮廠,不僅生產大炮,還生產炮彈,火藥;徐光啟等看過打靶演示後,大為驚歎;

在徐光啟和李之藻等官員的建議下,明朝政府放棄從海邊撈炮的夢想,並多次派人到澳門購買大炮。開過發票的就有2次: 1624年(天啟四年)購買4門新炮,1629年(崇禎二年)購買10門新炮,其他零散購買或者轉讓2手的,不計其數;崇禎皇帝還給安置在北京城樓上的澳門大炮賜名為“神威大將軍”,在北京保衛戰中,用之轟擊過皇太極的清軍。

明代的“紅夷大炮”,均為前裝滑膛艦載加農炮,使用實心彈或霰彈;彈丸介於12-18磅之間,炮身重心兩側有圓炮耳,可調射角,火藥量變射程;有準星和照門,拋物線計算彈道,精度較高,明朝進口的紅夷大炮長可達3米,口徑13釐米,重2噸以上,威力不及鋼炮,但打內戰已足夠。

天啟六年(1626年)紅夷大炮在寧遠之戰,首戰立功,在明軍猛烈炮火的攻擊下,滿清騎兵和步兵血肉橫飛,傷亡極大,是努爾哈赤造反以來受到的首次重挫。

1627年,在寧錦之戰中,紅夷大炮再次發揮巨大威力,成明軍最依重的防衛武器!

甚至可以說,紅夷大炮成就了袁崇煥守遼的不世之功,由於滿清忌諱蠻夷字眼,於是後來仿造的都改稱紅衣大炮!


雲在青天茶具


紅衣大炮是明朝末年傳入中國,具體原因有多種說法,有說是根據西洋沉船中撈得大炮進行仿製,還有說法是明朝末年與西洋進行軍事交流時,進行買賣和引進技術,其實兩者都有,也在差不多相同的時期同時進行。總體來說就是明朝末年進入中國

紅衣大炮最閃耀的時刻還是來自於袁崇煥的寧遠大戰,讓紅衣大炮一舉成名,明朝開始進行大批量的採購和仿製,多用於當時的遼東戰場, 明朝與清朝(後金)的作戰中,另外,明朝還裝備著一種大將軍炮,威力也僅次於紅衣大炮,鑄炮技術上也有一定程度上借鑑於紅衣大炮,當然,處於作戰方面的需要,大將軍炮也分為多個重量等級,其中一號大將軍炮的威力也不比紅衣大炮差太多。

但在遼東地區隨後的一系列戰役中,紅衣大炮和大將軍炮的問題和實用性不斷暴露,首先,這種大炮過於笨重,幾千斤的重量不利於野戰。尤其面對清朝騎兵,大炮威力雖然巨大,面對快速的清朝騎兵,紅衣大炮一般施放不了幾炮。清朝的騎兵就衝殺而至,紅衣大炮,就難以發揮它的作用,而且大炮移動緩慢,不利於軍隊移動作戰。

即便清朝的史料中也很少記載在野戰中,紅衣大炮能給他們帶來阻礙,在明朝末年,明朝軍隊戰鬥力不斷下降的環境下,野戰中戰鬥力低下的明朝軍隊無法對紅衣大炮進行良好保護,因此紅衣大炮的主要作用在於放在城牆上防守,但隨著戰爭的磨練,清朝自身也找到了對付明朝紅衣大炮的方法,例如清朝自己也仿製紅衣大炮,在火力上壓制明朝,到了明清戰爭後期清朝的紅衣大炮,完全可以與明朝進行對抗,比如明朝末年的松錦之戰。明朝軍隊與清朝軍隊進行火力對射時,已經完全不佔優勢,清軍甚至用紅衣大炮攻破了明朝遼東多座城市

另外,在明朝軍隊野戰戰鬥力下降的情況下。清朝軍隊開始採取圍城不打的策略,在明朝把守的軍事要塞的外圍。脫離紅衣大炮射程之外,開始建立包圍圈,讓明朝的紅衣大炮徹底失去發揮的機會!將包圍的明朝軍隊困死後,紅衣大炮直接成了清朝軍隊的戰利品。

據史料記載,在明朝末年,大淩河圍困戰中,祖大壽投降後有三門紅衣大炮落入敵手,外圍的援軍在野戰時的解圍中,因為清朝奪走三門紅衣大炮,實際發生的山東登州兵變,漢奸孔有德叛逃時也帶走了十幾門紅衣大炮。松錦之戰洪承疇潰逃時和松山城被攻破時前後丟棄和被繳獲20餘門紅衣大炮,祖大壽在錦州再次投降時。也有多門的紅衣大炮被清軍繳獲,清朝入關前擁有紅衣大炮上百門,其中近一半的紅衣大炮。來自於明朝在戰爭中的丟棄和被繳獲。

因此,在明朝末年紅衣大炮並沒有給明朝軍隊帶來太大的作用,想徹底改變戰場上的劣勢,主要在於能否提高明朝軍隊的戰鬥力,而不是把戰爭勝利的希望寄託在一件武器身上


遼寧資深球迷


明代紅衣大炮的來歷以及威力。

嘉靖初年(16世紀20年代),明朝從西方引進一種名為“佛郎機銃”的火炮,威力巨大,取代了傳統火銃,在萬曆朝的援朝抗倭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



16世紀中葉,歐洲又研製出一種管身長度數倍於佛郎機銃的火炮,即是紅夷大炮,其炮膛粗大,射程更遠,威力更大。

《明史》記載:“大西洋船至,復得巨炮,曰紅夷,長二丈餘,重者至三千斤,能洞裂石城,震數十里。”可見紅夷大炮威力之巨。



17世紀初期,歐洲的紅夷大炮經荷蘭人(也有葡萄牙人的說法)之手傳入我國。中國人的智慧是一流的,拿回來拆開研究一下,就能自己製造了。該炮是由炮口裝填彈藥的前裝滑膛炮,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火炮。



《明史》記載荷蘭人:“其人深目長鼻,發眉須皆赤”。中國人對異族皆稱蠻夷,又因為荷蘭人的頭髮眉毛鬍子都是紅色的,紅夷大炮因此得名。

天啟年間,關外戰事吃緊,明朝派人赴澳門從西方人手裡購買紅夷大炮(到底是仿造的,質量不敵原產品)30門,其中11門運到山海關,而後又運到寧遠。



天啟六年,努爾哈赤率領13萬八旗鐵騎攻寧遠,明軍皆望風而逃,獨袁崇煥率領明軍萬餘守寧遠孤城。明軍憑藉高牆巨炮拼死抵抗,後金攻勢受挫,徒有13萬人馬也無計可施。

努爾哈赤自25歲起兵反明,未嘗一敗,即使明軍兵力遠多於後金也殺得明軍潰不成軍,薩爾滸之戰更是成了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典型,如今兵力十倍於明軍缺無可奈何,不久就一命嗚呼了。



對此,明朝方面說是一炮將努爾哈赤打傷,而後努爾哈赤不治身亡;而當時袁崇煥還是個小人物,後金開國皇帝死於袁崇煥之手太沒面子,所以清朝方面堅持認為努爾哈赤是病死的。

到底是怎麼死的我們不去討論,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紅夷大炮確實威力巨大,對此,朝廷還封其中一門為“安邊靖虜鎮國大將軍”。



第二年,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再次進攻寧遠,和他爹一樣慘敗而歸,於是決心鳥槍換大炮,於崇禎四年仿製成功。因為對漢人而言,荷蘭人是蠻夷,滿人也是蠻夷,因此不叫紅夷大炮,改叫紅衣大炮,並稱之“天佑助威大將軍”。

[1]潘嚮明 紅衣大炮


考古班二愣子


紅衣大炮,就是指中國從明朝中後期仿造西方的前裝滑膛加農炮。

“紅衣”這一稱謂系訛傳,本來源於“紅夷”,是指紅頭髮的葡萄牙人、荷蘭人。後來清軍作為蠻夷攻入關內,避諱“夷”字,改為喜慶洋氣的紅衣。



前裝滑膛加農炮最早由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國人在14-16世紀研製發明,普遍裝備於風帆戰艦和岸防要塞堡壘。



大航海時代通用的大口徑火炮分為臼炮和長炮,臼炮是一種炮身短、射角大、初速低、高弧線彈道的滑膛火炮。外形類似中國的石臼。它的功能相當於今天的迫擊炮,射程短,精度低,但是威力極大,一般用於攻城,摧毀城牆,毀壞城防設施,對海灣中的戰艦造成毀滅性打擊等。

而長炮,一般是由金屬鑄造,重約在兩噸以上,需要被安裝在炮車或者基座上,炮管長約兩三米,口徑110至130毫米。管壁從炮口到炮尾逐漸變粗,這樣的設計符合火藥燃燒時膛壓由高到低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處兩側設有圓柱型的炮耳,以此為軸可以調節射角,配合火藥用量改變射程,彈道。長炮一般用於平射、直射或者拋物線射擊,可以遠距離,高精度打擊目標,一般用於戰艦對射,岸防等。



比較常見的火炮製造技術一般分為鍛造和鑄造。材料主要是鑄鐵和黃銅(90%左右的青銅與錫、鉛、鋅等其他金屬材料組成)

鍛造是使用金屬環或箍把條形的金屬原材料粗糙的固定起來成柱形的身管。

鑄造是先用成捆的木頭外面附上粘土,馬鬃等製成模具,然後把融化的金屬材料注入開放的炮口,過後脫模,打磨。使用鑄造技術生產的火炮口徑和威力更大,重量也更重。



西方的鑄造火炮型號是按照彈重、身管長區分的。而口徑是依據彈重區分的,這期間最重的炮彈達48磅,普遍的艦炮是9,12,18,24和36磅。一般炮彈種類分為金屬實心彈,用於砸毀敵方艦壁;雙子鏈彈,用於切斷敵艦桅杆。

明朝時期,一直非常重視火炮的研發和應用,明前期自制的很多火銃,其實是仿效了葡萄牙人的弗朗機,而弗朗機一般是後膛裝彈的,口徑小,火力有限,即便如此,在多次抗倭戰爭中,已經打得倭寇滿地找牙。天啟年間,開始向西方進口威力更大的前裝滑膛加農炮,用於海防,邊防,抵抗蒙古、滿清騎兵。其實只有少數火炮是通過荷蘭東印度公司買來的,更多的是由葡萄牙人做中間商,將英國的艦炮倒賣到中國。中國閩南工匠也開始仿造西班牙的呂宋炮,以增加火炮的產量。



天啟六年(1626年)紅夷大炮在寧遠之戰中發揮極大威力,將努爾哈赤擊傷,一年後傷重不治而亡。1627年,在寧錦之戰中,紅夷大炮再次發揮巨大威力,幫助明軍獲得大勝。清軍恨之入骨。崇禎四年(1631年),後金在瀋陽俘虜工匠劉漢,成功仿製了紅夷大炮,定名為“天佑助威大將軍”,創造“失蠟法”,化鑄鐵為鑄鋼,以複雜的退火、淬火程序處理火炮的不同部位,使鑄炮工藝領先於明朝。皇太極在八旗軍設置新營“重軍”(烏真超哈),開始運用炮兵與明軍對抗,因為忌諱“夷”字,自此改名為“紅衣”。

崇禎十二年(1639年),清軍擁有六十門自制的紅衣大炮,在松錦之戰發揮極大戰力,連破明軍據守的塔山、杏山二城。順治一年正月,以紅衣大炮重創李自成的大順軍。順治二年四月,清軍調集紅衣大炮轟擊揚州城,史可法血書告急,揚州城破。

清軍入關後,自封天朝上國,八旗子弟紈絝腐化,火炮技術逐漸衰落,後在鴉片戰爭中,被英國人狠狠修理。

圖片均來自於網絡,侵刪


HannibalLecter


紅衣大炮屬於舶來品,為澳門葡萄牙人將英國沉船“獨角獸”號上的鐵炮,轉手賣給了明朝。不過根據英國概括方面的記錄,英國海軍歷史上11艘叫做“獨角獸”的軍艦沒有一艘在中國海域附近沉沒,因此這條叫做“獨角獸”的船極有可能是英國武裝商船。這批炮一共三十門,除一門炸膛以外11門運往寧遠,剩下的安放無北京,現在有兩門收藏在中國歷史博物館。

由於該炮上刻有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徽章,因此可以認定原為英國所有。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於1602年,因此可以推測這批火炮很有可能是1602年鑄造的老爺貨。如果是捨不得淘汰的老爺貨,應該是16世紀後期英國統一炮後所鑄造的,應該是屬於長炮(寇菲林)這一類。

英制18磅長炮,口徑應該在13.2釐米至14釐米之間,炮長3.35到3.7米之間,重量在2000到2200公斤左右,炮彈直徑在12.7釐米左右。 而傳入中國的紅衣大炮,長度為3米,口徑12.5釐米 ,按照這個規格顯然是塞不進18磅炮彈的。而英制12磅炮炮彈,直徑大約是12釐米,因此推測這些炮屬於英制12磅炮。但是這些12磅炮屬於標準長炮嗎?我可以換算一下,英制標準長炮炮長為11英尺,換算成公制的話炮長大約是3.35米,長於紅衣大炮3米的炮長。因此可以斷定傳入中國的紅衣大炮屬於非標準長炮,明顯不是軍用的,應該是給商船用的自衛武器。

至於威力如何呢?實心彈彈丸是通過在地面反覆彈跳殺傷敵軍步兵方陣人員,被實心彈打中非死即殘,所以袁崇煥吹的擊斃努爾哈齊的牛皮也就不攻自破了。在電影《愛國者》當中有很好的體現,英軍加農炮發射的實心彈在地面彈跳、滾動殺傷了大量大陸軍的士兵。 紅衣大炮也是如此,但是隻是對密集方陣好用,對於稀疏隊形殺傷力有限。
不過,其射程也不會太遠,巨型射石炮能有兩公里以上的射程都已經是喜大普奔了,一個12磅的長炮能打多遠,像明朝吹牛的“一炮糜爛數十里”,明眼人都知道是吹牛不上稅。

歐洲巨型射石炮,炮彈重量300-400公斤,曾經將一枚300公斤重的石彈打出2400米。

後期中國自制的紅衣大炮基本都沒有脫離英制非標準12磅長炮的範疇,典型代表就是清朝康熙年間鑄造的武成永固大將軍炮。該炮屬於銅炮,炮重3噸,炮長3.1你,口徑12.5釐米,使用20斤生鐵炮彈。為研究古代火炮的典範。


北洋海軍陸戰隊



紅衣大炮是16世紀初歐洲製造的前裝重型滑膛炮,於明代後期傳入中國。


由於它在實戰中表現優異,引起了明朝的重視。所以除了進口外,當時明朝還進行了大量的仿製。


紅衣大炮漸漸成了明朝軍中重型火器的中堅力量,將原來的重型大口徑火銃淘汰。


那麼紅衣大炮是何來歷,它的威力如何呢?


一、 紅衣大炮的來歷


紅衣大炮是明代後期傳入中國的,原稱為紅夷大炮。因為當時軍人迷信,為了祈求戰爭的勝利,往往會在這些大炮上蓋上象徵吉利的紅布,所以叫紅衣大炮。



紅夷者紅毛荷蘭也,(當時荷蘭人在臺灣被稱為“紅毛人”,其原因可能是因為荷蘭人的毛髮多為紅色)因此大部分人認為紅夷大炮是從荷蘭進口的。


其實當時明朝將所有從西方進口的前裝滑膛加農炮都稱為紅夷大炮。若具體考證來說,當時明朝進口的紅夷大炮只有少量是從荷蘭東印度公司進口的。


因為後來因臺灣問題與荷蘭人教惡,所以大多數的紅夷大炮都是與澳門的葡萄牙人交易得來的。


明朝當時對紅夷大炮需求量很大,葡萄牙人當時還做中間商將英國的艦載加農炮也賣給中國。


二、 紅衣大炮的設計特點


紅衣大炮在設計上還是有很大的優點的,它的炮管長,管壁很厚,而且它的管壁是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這樣就比較符合火藥燃燒時膛壓由高到底的原理。



在炮身的中心處兩側都有圓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為軸可以調節射角,從而配合火藥的用量來改變射程;它設有準星和照門,而且可依靠拋物線來計算炮彈的軌道,精準度是很高的。


多數的紅衣大炮都在長3米左右,口徑是110-130毫米,重量在2噸以上。


三、 明朝前期使用的自制大口徑火銃與紅衣大炮的比較


明朝前期的自制大口徑火銃在原理上與這些紅衣大炮是完全相同的,它們都是前裝滑膛火門點火式的,但是具體做出來可就大有區別了。


明朝前期的火銃多是以銅為原料的,它的內鏜是呈喇叭型的,而且炮管顯得比較單薄,相對於它的口徑而言炮管又顯得太短。它的外型基本上與現存最早的元代“碗口銃”相同。


這種火銃與紅衣大炮相比,火藥的填裝量少,而且火藥氣體的密封也不好,所以射程就比較近,射速也很慢。最大射程不超過三里,而一般三千斤的紅衣大炮可以輕鬆打到七八里外。



這種火銃以銅為材質雖然不容易炸膛,但是費用較高,因為在當時,銅是鑄造貨幣的金屬。而且銅又太軟,每次射擊都會造成炮膛擴張,這樣射擊精度和射程下降非常快。


作為武器而言,自制的大口徑火銃唯一 的優點是重量輕。在重數千斤的紅衣大炮面前,明朝前期的火銃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四、 紅衣大炮的威力


射程是衡量大炮性能的重要環節,即使是現在也是不例外的。而紅衣大炮最突出的優點就是射程,史籍記載最遠可達十里,這個距離可以說很遠了。


曾經也有對這個數據產生過懷疑,但是西方的同類型火炮的性能證明了這個數據是準確的。


紅衣大炮射程遠,射擊精準,它成了明朝末期對抗後金鐵騎的最強武器。


天啟六年,紅衣大炮在寧遠之戰中發揮了極大威力。後金在明軍猛烈炮火的攻擊下,八旗官兵血肉橫飛,屍積如山,真是慘不忍睹。這次是努爾哈赤自成軍以來的第一次挫敗。



1627年,在寧錦之戰中,後金大汗皇太極率領大軍圍錦州,攻寧遠。這一次,明軍的紅衣大炮再次發揮了巨大的威力,打敗了皇太極,又一次大勝。


由此而看,紅衣大炮在當時的威力還不小呢。


隨著朝代的轉變,在十九世紀時,也是西方武器大換代的時期,火炮技術大大改進了,炮彈的威力和射速成倍地增長。但是當時的清朝,它的火炮技術可比不上英軍,以至在鴉片戰爭中還是吃了不小的虧。


兩百年前的紅衣大炮在兩百年後早已風光不在,早已老態龍鍾地無法抵禦西方列強的入侵了。


所以,還是要運用先進的技術來積極地更換自己的設備,而不能固步不前,要不然最後只能落後、捱打。


有書課堂


首先要說一點,明代的這種大炮不叫紅衣大炮,而是叫紅夷大炮,之所以改名紅衣,是因為清朝的統治者心驚於夷字,固炮管系一紅綢子,更名紅衣。

要說這紅夷大炮的來歷,就得追溯到1623年了。話說有這麼一天,一艘英國的武裝商船在東南亞的海域航行


然後很悲劇的是這艘船擱淺了

這船擱淺的地方有一群葡萄牙人駐守,作為資本掠奪者,葡萄牙人很開心的上船進行了搜刮

因為是武裝商船,所以上面有很多艦載加農炮。艦載加農炮的磅數很大,葡萄牙人沒有足夠的船來裝備這些重炮,野戰的話,這些重炮又太笨拙,於是乎,本著發財的夢想,葡萄牙人把大炮賣給了大明。


因為此時大明不知道英國的存在,為了讓明政府收貨,葡萄牙人謊稱這是荷蘭人的炮,


因為荷蘭人的長相按照明朝人的評價是紅髮紅面,因此這種大炮就被稱作紅夷大炮。

前面我說到,紅夷大炮是艦載加農炮,作用是拆船的,這就需要極大的威力。通常反艦炮都是在12磅到25磅之間,像工業時代之後的大英帝國海軍的巨型戰艦,就裝配了大量的18磅炮和20磅炮。因為這是艘武裝商船,因此根據事物推測加農炮的標準應該是有12磅和18磅兩種火炮。


要說紅夷大炮要多厲害,寧遠大捷的時候,有效射程在500米以上,後來在西方傳教士的幫助下,紅夷大炮可以在1.5公里的距離內對目標進行有效打擊。明軍對紅夷炮威力的評價是“炮火所及,糜爛數里。”但是重火力的代價是靈活性不強,一但固定便難以移動,因此明代軍武研究者評價紅夷炮是“守城利器,野戰不足”。

清朝的時候,紅夷大炮有了很多新的規格,為了有效的打擊野外的步兵和騎兵,清政府降低了紅夷炮的磅數,炮彈多以六磅為主。之所以這麼幹是因為西北的準格爾和遍地的起義軍沒有固定的城池,而原有的笨重火炮已經不足以對付在野外的敵軍。雖說有進步,但是隨著國家越來越好控制,炮兵的訓練和鑄炮技術的革新都被擱置了,最後落得了個被應該的新型艦載加農炮給打開了海關,開始了屈辱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