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可带娃被圈粉:行走的带娃教科书,这个育儿套路不服不行

‍[请花一秒,点击上方“关注”,也许有惊喜哟!]

胡可带娃被圈粉:行走的带娃教科书,这个育儿套路不服不行

/01/

《不可思议的妈妈》一直很火,最新一期播出没多久,就引起八方热议。

当然,我们这些老阿姨们,除了偷瞄瞄帅气的“练习生”之外,最关注的还是这期焦点话题孩子社交啦~

与往期孩子们和各自妈妈一起完成任务不同,这次是由李希侃和罗正带队,“兵分两路”完成挑战。

面对第一次见的大哥哥,孩子们一开始还不太习惯。

胡可带娃被圈粉:行走的带娃教科书,这个育儿套路不服不行

然而,随着“寻找米奇”的任务一个个完成,他们之间也建立起了“革命”般的友谊,躺在身上撒个娇、让买个冰淇淋玩具什么的,再正常不过了。

胡可带娃被圈粉:行走的带娃教科书,这个育儿套路不服不行

胡可带娃被圈粉:行走的带娃教科书,这个育儿套路不服不行

即便面对社交终极大考验——邀请游乐园里的陌生小朋友去参加自己的party,孩子们也没在怕的,不光成功邀请到新朋友,还在party上和新朋友玩得特别欢。

这群孩子,真的是跟谁都能混到一起,不委屈自己、又玩得开,真真是社交达人无疑。

胡可带娃被圈粉:行走的带娃教科书,这个育儿套路不服不行

跳到现实生活,看看自己宝贝,老阿姨们眉头忍不住紧缩,“怎么我家孩子……”

在家里能唱能跳,一到外面就不吭声了?

遇到问题过分依赖大人解决,还总喜欢找借口?

出去不敢和小盆友打招呼,不敢表达自己?

9月份就要开学了,新入学的孩子将面临的社交问题,真的是困扰“死”部分爸爸妈妈们了。

要是孩子也能像节目中的几个小精灵一样,能很快交到新朋友,父母的头发也能少掉一点。

/02/

之前,粉丝小雅妈就跟我哭诉过:

小雅比较内向。平时有什么事,从来都是老师问了才小声说。

有一次,上课前她没有上厕所,结果上课不久,她就想小便了,但是一直不敢说,最后憋得尿了裤子,地板湿了老师问是怎么回事,她才说。

跟同学相处也是处于弱势。

头两天,她的芭比娃娃到班上同学借走了,到放学了都没还,她也不敢要。

我和她爸都风风火火的,孩子怎么就这样呢?好担心她受委屈、受欺负……

猫妈,你有什么办法让孩子社交时,不那么害怕退缩吗?

我想说的是,小雅妈并不孤单,有很多家长跟她一样,面临孩子社交问题,不知从何着手去改变呢。

其实,这从心理学上讲,这是典型的社交恐惧症。

什么!kidding me?小孩子有社交恐惧?

没错,社交恐惧症又叫社交焦虑症,属于心理障碍,它不仅会出现在成年人身上,孩子也会有。

像平时遇到的,在学校没朋友啊、家里来了客人就躲起来啊、公共场合不太爱讲话啊、动不动就脸红害羞,等等,都是属于儿童社交恐惧症的典型症状。

其中在5-7岁或正处少年期的孩子身上,尤为常见。

胡可带娃被圈粉:行走的带娃教科书,这个育儿套路不服不行

/03/

听到这里,小雅妈赶紧问,“可这为什么呀?这孩子怎么就害怕社交了呢?”

我笑了笑说:“别急,今天你想知道的,都会知道的。”

亲子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孩子社交有问题,大多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系,看看下面几点,你踩了哪条线?

  • 过度保护和溺爱

有些爸爸妈妈对孩子过于爱护,把生活中所有细节都给孩子打点得特别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然而,衣是怎么来的、饭是怎么来的,却从没有教过。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以为这个世界的所有道道都是这么顺的,他不需要做什么,凡事找爸妈、找爷奶就对了。

然而,进入了学校,朋友是不会自动就来的、饭菜不吃可能等下就真的要饿肚子,孩子遭遇到种种不适,挫折感强,引发退避心理,表现出不爱社交,甚至害怕社交。

  • 总是对孩子say no

你爱总是从自我角度出发,挑孩子的毛病吗?

在孩子的成长环境中,若父母总提出与之年龄不符的期望,并且严厉苛责,久而久之会形成自卑的心理,孩子为避免犯错变得不冒险和不主动,因为他害怕受到责骂和伤害。

拿上次在小区看的一幕来说。

邻居强强与其它小孩一起玩时,玩具被抢了。强强妈立即就批评:真没用,总是被抢,自己的东西都保护不了!

这样的语言逻辑,只会让孩子感到,与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社交,并不是件令人愉悦的事情,不仅自己受到伤害(玩具被抢)还要被妈妈说教一番(真没用)。

若是反复发生类似的事情,孩子还愿意社交吗?肯定不愿意。

  • 孩子缺乏人际交往的场景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但不至于到“兵来”就知“将挡”、“水来”就知“土掩”。

当面对新的环境时,那些经常窝在家里、躺在父母怀里、不参与社交的孩子,可能会突然爆发出一系列的问题:

感到迷茫:为什么他们都能一起玩儿?

发出疑问:我想怎么做才能和他们一起玩?

倍感孤独:我要怎么做才能被接纳?

孩子的世界自然不会存在“勾心斗角”,一般玩不到一起,那很可能就是孩子不会参与了。

一般,细心的父母会“补课”,大意的父母就是干着急咯。

胡可带娃被圈粉:行走的带娃教科书,这个育儿套路不服不行

/04/

小雅妈恍然大悟,立即跟我反思了自己的行为。

上次孩子尿裤子,她一直在怪孩子不自立,还骂孩子让她在老师面前丢脸,却从来没问问孩子“你为什么在学校遇到事情不敢说出来”……

看来小雅妈学得很快啊,但是如果爸爸妈妈们能够未雨绸缪、对症下药,才是真正“帮”孩子。

孩子社交恐惧怎么破?功夫妈总结的3点小经验,等待你pick。

  • 社交规则要先知

若是孩子能够在家庭中耳濡目染到好的社交礼仪,那我不得不说,这样的父母简直是为孩子“造福”。

如果,我们这些父母感觉还差点意思的,这几个规则,你一定要教给孩子。

(1)“轮流”规则

尤其是在玩玩具的时候,很多孩子就想像在家里一样,玩够再做其他事情,这时,请告诉他“需要轮流玩”。

(2)“少数服从多数”规则

团体决策的时候,最忌讳“我说了算”“要听我的”,请明确告诉孩子学会跟别人商量,并且懂得“少数服从多数”。

(3)“分享” 规则

告诉孩子,好东西,人人都喜欢,所以大家要公平地、轮流地享用,不能一个人独占,要学会分享。

这些规则会逐渐内化形成孩子自己的能力,进而运用到和小伙伴的交往中。

  • 多带孩子进行社交

其实社交达人的称号,才不是星宝贝的专属,就拿人人都爱的阿拉蕾来说,她也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呢,只是后天接受了大量的专业培训,去过很多场合磨炼过,才练就出“惊人”的社交能力。

打消孩子的社交恐惧,重点就在这“刻意练习”上。

胡可带娃被圈粉:行走的带娃教科书,这个育儿套路不服不行

社交恐惧的孩子呢,一般都不太主动,前期需要爸爸妈妈进行引导。比如:

让孩子见人打招呼;

家里来客人,鼓励孩子递个水果、端个茶水;

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鼓励他和别的小朋友说话,一起玩;

带孩子购物,单独让他询问价格、商品特性。

等等。

别忘了每次都鼓励孩子哦~

进阶版练习,我们还可以教孩子学习一些具体有效的社交沟通话术。比如,

当孩子想加入其他人的游戏时,可以教孩子友好地向人询问:“我可以参加你们的游戏吗?”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可以吗?”;

当别的小朋友在游戏过程中出现麻烦,可以让孩子主动上前关心:“我来帮你吧!”;

如果其他小朋友表现得出色,不妨教孩子赞美他:“你做得真好!”;

等等。

在一次次成功的实践中,孩子会越来越有自信心,社交次数多了,孩子自然就大方了。

  • 不要管太多

爸爸妈妈如何处理孩子跟孩子之间的矛盾,也很考究功力,而我们对这些事情的反应,也会影响到孩子的社交表现。

在这一点上,被称为“行走的育儿典范”的胡可,真得可以称得上是榜样。

在一期节目中,小鱼儿和安吉在车上争抢玩具,小鱼儿争不过哥哥,就开始大哭大闹起来,希望引起妈妈的注意帮帮他。

但是胡可却十分淡定,只是偷偷瞄了眼孩子的情况。安吉看弟弟哭了,也开始主动调节气氛,相爱相杀的兄弟俩不久就自动和好,还唱起了歌。

胡可带娃被圈粉:行走的带娃教科书,这个育儿套路不服不行

胡可在采访中的一段话中,道破了如何处理两个孩子矛盾的秘密:

尽量让他们自己解决,只要不发生危险。别看他们小,他们会自己想办法。

一开始我也会干预,后来发现,干预会适得其反。哥哥会觉得我们都在偏向弟弟。其实让他们自己解决会更好。

曾有研究表明,两个年幼的孩子在一起,小冲突每小时可高达56次。在大人看来是无休止的争吵,对孩子来说其实是一种沟通和表达的方式。

孩子的相处就像小型社会,吵架冲突会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解决问题、学会合作和分享,这对于孩子们的社交能力是一种极好的磨练。

所以,爸爸妈妈们,让我们也学会“袖手旁观”呗。

/05/

“其实这些都需要在鼓励和认可孩子的前提下完成,让孩子不害怕、有自信,社交什么的就都OK。”

小雅妈说的一点不差。

所有的子女教育,都是需要我们倾注大量的耐心和鼓励的。

有了这两点助力,再用上上面三点小经验,不要说社交恐惧可以调整,成为社交达人,也是很有可能的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