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諜戰劇《面具》,爲什麼不如《風箏》《潛伏》?

最新諜戰劇《面具》,為什麼不如《風箏》《潛伏》?(九華風原創,轉載需註明)

上乘的諜戰片至少有這幾個要素:不斷出現的懸念,充滿誘惑力的人物,具有震撼力的細節,充滿智慧的思想。而這些要素又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劇本,二是演員。

最新諜戰劇《面具》,為什麼不如《風箏》《潛伏》?

從《暗算》、《潛伏》《懸崖》等近年來良好口碑的經典劇作,到去年的引起強烈反響的《風箏》,莫不如此。

《潛伏》是“辦公室政治”教科書式的再現;《懸崖》逼近真實的細節描寫,合理的情節設計與演員出色的表演,形成的緊張感牢牢地抓住了你;《風箏》則通過“虐心”的劇情,自然地引發觀眾進入思考,思考人生的一些重大命題。

最新諜戰劇《面具》,為什麼不如《風箏》《潛伏》?

這些名作差不多成了衡量後來諜戰劇的標準。

所有有想法的後來導演,當然都希望對此有所突破。也是帶著某種期待,九華風看完了近期出來的諜戰劇《面具》。顯然,不僅沒有看出超越,差距卻是很明顯。今天就來說一說這個電視劇。

最新諜戰劇《面具》,為什麼不如《風箏》《潛伏》?

先說演員。

《面具》這部諜戰劇,演員陣容還算是強大的。祖峰從《潛伏》開始一炮走紅,加上後來的一系列劇作中的表現,都顯示出很強的功力,他的這種外表儒雅,關鍵時刻能爆發的特工形象,往往能夠給人帶來精彩的表演享受,在《面具》中,他的表現是勝任角色的。

侯勇在去年的《人民的名義》中的光環一直延續到本劇中,常有炸裂般的演技,梅婷的表演也可圈可點,老戲骨杜志國、丁岱勇的深沉老辣,甚至新人佳琪扮演的趙冬梅形象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這些演員是足以支撐這部40集諜戰劇的畫面的,也恰恰是依靠了他們的出色表演,這部劇還能夠勉強看下來。

最新諜戰劇《面具》,為什麼不如《風箏》《潛伏》?

但最關鍵的因素劇本似乎不理想。

先簡單說一下劇情。這是一個潛伏與反潛伏的故事。故事發生在1948年的東北。當時東北面臨國共決戰,而哈爾濱已經在共產黨的掌控之中。

這座城市由於剛解放不久,隱藏的國民黨潛伏特務還很多,他們以不同的角色生活在這個城市,時刻等待著被保密局“喚醒”,參與到破壞共產黨新生政權的特務行動中。

最新諜戰劇《面具》,為什麼不如《風箏》《潛伏》?

男主人公李春秋(祖峰飾),是一個從抗戰時期就潛伏下來的國民黨保密局特工,過了十年沒人“打攪”的生活,這一天突然被喚醒,開始了接受保密局指令。但十年的平凡生活,使得他厭煩了軍統特工身份。此時已是公安局法醫的他,一邊接受保密局命令,一邊試圖擺脫保密局控制。

在這種糾纏與擺脫中,李春秋(祖峰)經歷了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挑戰,監視與被監視,結婚與離婚,殺人與被追殺,最後在共產黨地下人員陳立業(句號飾)的策反下,反戈一擊,配合共產黨破壞了國民黨的“黑虎計劃”,他也如願開始了真正的無憂慮的普通人生活。

最新諜戰劇《面具》,為什麼不如《風箏》《潛伏》?

這部劇的劇情,起伏大,很複雜,枝節繁多。這部劇最突出的特點是人物反轉。反轉的程度似乎在挑戰劇情發展的邏輯性。強行打破觀眾的心理期待,肆意反轉劇情,製造懸念,以不厭其煩的回放強化懸念。

懸念作為諜戰劇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可缺少,但也不能隨意設置,過多過濫,無巧不成書,但巧合過多,必然沖淡真實性。

最新諜戰劇《面具》,為什麼不如《風箏》《潛伏》?

所以說,雖然劇中懸念不斷,但難以經得起推敲,也有悖正常邏輯,特別是男二號侯勇由正派向反派的逆轉,過於生硬。

這部劇的整體感不強,讓人思索的東西不多,為了“面具”而面具,不僅影響到作品的真實性,也自然影響到作品的深度。(圖片來自網絡,如涉版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