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个江西省,怎么就没有一个“江东省”呢?

爷1158154554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啊。

在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中,有湖北湖南,河北河南,广东广西、山东山西等并列的省份,但是江西省似乎是个例外,因为没有江东省与之相对应。类似的情况还有有西藏而无东藏,有陕西而无陕东,有海南而无海北等。

那么,为什么这些省份没有自己的小伙伴?特别是江西省,为什么没有江东省与之对应呢?静夜史认为这都是历史原因惹的祸。

什么意思呢?因为江西和江东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 唐朝

“江西”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有感于全国300多个州府难以管理,所以在地方管理上增加了一个行政级别-“道”。627年,唐太宗将全国分为10个道,分别是南方5个,北方5个。而今天的江西省所在的区域,划为江南道,范围包含了今天的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东部、湖南省大部、湖北省南部、江西省、福建省、浙江省、上海市全部,安徽省、江苏省南部地区吗,面积超过60万平方公里。

江南道不仅面积大,而且东西南北跨度也大,虽然减少了唐太宗的负担,但是却给地方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于是在733年,唐玄宗将道的数量由10个增加到15个,将庞大的江南道分为黔中道、江南西道和江南东道。“江西”便是江南西道的简称!

江南西道包括现在的江西全境,加上湖南、贵州、安徽的一小部分地区。江南东道包括现在的苏南、浙江全境、福建全境加上安徽的一小部分地区。

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地位骤增,取代“道”成为新的地方行政单位,为了加强管理,唐朝又把江南东道再分为浙西、浙东、宣歙、福建四个观察使辖区。

  • 宋朝

北宋建立后,将“道”改成“路”,江东重新成为一个行政区,即“江南东路”,但范围大大缩小,只包括了今天的安徽省、江苏省南部及

江西省东北部地区。

而江西则为“江南西路”,辖区在今天的江西省大部。

  • 元朝

元朝建立后,创立了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制度”。在行省制度下,两宋的江南西路成了江西行省。范围包括今天的浙江省大部和广东省大部。

江南东路一度被改为江东宣慰司,但随着元朝统治的巩固,将江南东路与两浙东路、两浙西路、福建路一道划入了新成立的江浙行省。范围包括今天的江苏省、安徽省南部,浙江省、福建省全部及江西省东北部。

  • 明朝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定都南京应天府。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江西行省改为江西布政使司。范围几乎包括今天的江西省。

但因为明朝定都南京,所以江东省不曾复设。朱元璋以应天府所在周边区域为“直隶”。将太湖流域的财富之区尽属直隶,宋朝的两浙路被孤立,成立浙江省。

鉴于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所以明朝的直隶范围向北大大扩张,囊括了今天的江苏省、安徽省以及江西省东北部、浙江省北部地区。后朱元璋将信州府改隶江西省,将湖州、嘉兴两府改隶浙江省。

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改北平行省为北直隶,南京降为留都,管辖区域改为南直隶。范围包括今天的江苏省、安徽省、上海市全部。

于是,江东地区彻底失去建省的可能,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最终定型!

  • 清朝

清朝入关后,大体延续了明朝的两京一十三省行政区划,1645年将明朝的南直隶改为“江南省”。

但是江南省的身处全国最富庶的地区,赋税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而每期科考,江南省的上榜人数就占了全国的近一半,有“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一说。所以清朝不得不考将形制过大的江南省进行拆分。

于是1661年,顺治将江南省分为“江南右”与“江南左”。1667年分别成立江苏省和安徽省。

至此,江东省彻底消失,而江西省则一直维持不变!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时期的两江总督辖区,指的是江西省、安徽省和江苏省。

相比于江西省的孤单,江东省则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变化,因为其地处江南赋税重地,因此对中原王朝而言意义重大,所以,行政区划的多舛也就顺理成章了!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中国的省份有很多是两两对应的,比如河南与河北,广东与广西,湖南与湖北,山东与山西,但有一个省份却显得十分另类,那便是江西省。很多人常常疑惑为什么只有一个江西省,却不见有一个江东省与之对应呢?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江东省”这个名称呢?答案是没有!

在中国省级行政机构的演化中,江西一直都是特立独行存在的。与河南河北隔着黄河,湖南湖北隔着洞庭湖,山东山西隔着太行山不同的是,江西的“江”并不特指某一条河流,而是泛指“江南”。

秦朝统一天下之后采取郡县制,“郡”便是最大的地方行政单位,但此时的“郡”与后世的“省”还不一样。秦之后,历朝历代在地方区划上多有改动,但大体上以“州、县”为主。这样的体制在乱世之中便于朝廷直接插手地方,但在进入大一统王朝之后,尤其在帝国不断拓土开疆的过程中就显得极为不便。因为此时国家的疆域在不断扩大,而中央与州之间缺乏一个“省”级部门,由朝廷直接管理各州显然力不从心。

到了唐朝时期,全国有大小三百多个州,每天光是应付各州的事务就让长安方面疲于奔命,于是唐太宗想出一个方法,在“州”之上设立一个“道”。以后中央的命令不直接传达至各“州”,而是由“道”代为管理和统辖,此时的“道”也可以认为是后来“省”的前身。

那么唐太宗设立了多少个“道”呢?南方五个,北方五个,每“道”下辖几个到几十个州不等,可见设立初期“道”的管辖权限有多么庞大。

今天的江西省在当时正属于“江南道”的管辖领域之内,但正如刚才所说,“道”的范围实在太大,所以后来唐朝廷将“江南道”一分为三,分为黔中道、江南西道和江南东道。

黔中道分离出去之后逐渐发展,便是今天贵州省的前身。江南西道的范围大致与今天江西省一致,但比今天的江西省略大。

而江南东道则覆盖今天的浙江、福建全境以及江苏和安徽的一部分,换言之它还是太大了。加之安史之乱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至长江流域,江南东道又是富庶的鱼米之乡,朝廷对此格外看重,因此更不能坐视其不断膨胀。

后来江南东道几经拆分,形成了今天的江苏、浙江、福建和安徽,“江东省”彻底失去了存在的可能性。而江南西道在演化过程中却得到了很好的保留,虽然也几经变迁,但终究保持着其最初的大致范围,后来便形成今天的江西省。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江西省,而没有江东省的原因了。


地图帝


曾经叫江南道,江南道位于苏南浙北江西,后来江南道改为江南路, 再后来江南路分为江南东路与江南西路,苏南浙北属于江南东路 江西属于江南西路,古代人们喜欢把江南东路指为江左 江南西路指为江右,所以江西商帮在古代叫做江右商帮,古人又喜欢用简称,江南东路简称为江东 江南西路简称为江西,到后来江南西路就直接改为江西 而江南东路确没改,在古代 江南一直是中国最富裕的地方,两江总督管辖的就是江南东路(苏南浙北)与江南西路(江西),两江总督每年上缴朝廷的税银占全国上缴总税银的1/3之多。是中国最富裕的地方。


在闽商人


江西.这个地方!!自唐朝以来一直就是叫江西!.只不过那个时候不叫省!而叫.江南西.道!唐朝做江南西道包括今天的安徽东南一部分及湖南东部和整个广东!!!至.明朝简称江西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