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当官第一次断案就审问了“珈蓝神”,为何会发生这样的事?

包拯应考之年,当时的主考官为庞吉庞太师。只因为庞太师位高权重,很多应试的举人便各找门路,打通关节。包拯字文正,名如其人,不走这些方法,只愿凭自己的学问应考。到开榜之日,却也中了二十三名进士,也因为他的打点未到,落得一个凤阳府定远县的知县。这也算是十年寒窗,一朝高中,领了任职凭证,衣锦还乡探望了父亲、兄嫂、授业恩师。之后便带着包兴往定远县去了。

包青天当官第一次断案就审问了“珈蓝神”,为何会发生这样的事?

包公上任·影视图片

在古代,知县有“百里侯”之称,是一地父母官。包拯上任后就及时接手了一县事物,便对于前任留下的诉讼案件进行稽查。这一查不要紧,就发现了“珈蓝殿杀死僧人一案”有疑点,收押的犯人有冤情。于是这个案件,就是包拯为官生涯里审问的第一案了。在这个案件中,包拯明察秋毫锁定真犯从事的行业,又故弄玄虚的审问“珈蓝神”。

包青天当官第一次断案就审问了“珈蓝神”,为何会发生这样的事?

定远县衙·影视图片

案件大体就是,一个人因大雨夜宿古庙,却在珈蓝殿藏身的时候,沾上了血迹,被官差索拿。包拯接手此案,感觉疑点颇多,查看了案发现场,结果发现了真凶遗留的物品——墨斗,便有了真凶可能为木匠的判断。之后以县衙有木工活计为名,把木匠都请到了县衙,让他们先画图纸。这就是包拯的精细之处,以防真凶逃脱,把有嫌疑的都引入到县衙,使其放松警惕;而命令他们画图纸,原来是为了观察这些人的手指。

包青天当官第一次断案就审问了“珈蓝神”,为何会发生这样的事?

包公看状纸·影视图片

在包拯查看珈蓝殿的时候,不光发现了墨斗,还发现了蛛丝马迹,那就是在在珈蓝神像的后背发现了六指手印。至此,包拯在他们画图样的时候就把木匠中六指的人锁定了,可是真凶并不承认。于是,包拯命人把庙里的珈蓝神像抬到了公堂之上,包拯起身离坐,在神像前低声问答,又重新回到座位上。

包青天当官第一次断案就审问了“珈蓝神”,为何会发生这样的事?

包公断案·影视图片

在古代,人们对神灵是敬畏的,包拯这一番动作,使听堂众人都大惊失色。只见这是包公把惊堂木一拍,假借神灵已经告诉了自己案发当晚的事情,又比对了发现的六指血印。真凶这时候才如实供述了自己的所作所为。而这一次审案,因为无人知晓包拯掌握的证据,都言说他有审问了神灵泥胎的能力,这个案件过后,在定远县包拯也算是一鸣惊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