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鹿邑」的過年打開方式

最“鹿邑”的过年打开方式

春節乃一歲之首,是傳統習俗中最隆重的節日,鹿邑民間常以“年下”、“過年”、“年關”、“陰曆年”相稱。如何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至今相傳。

鹿邑的春節,一般是指從進入臘月開始,至正月十五結束,“吃了臘八飯,就把年來辦”。臘月二十後稱“亂市”,城鄉大小集市,貨積人潮,家家戶戶購買年貨,打掃庭院,拆洗被褥,洗刷器皿,理髮洗澡,喜迎春節。

祭灶:農曆臘月二十三日為祭灶節,俗稱“小年下”,是祭祀迎春之日。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和灶王奶奶的神像。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昇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一年的功過是非。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送灶,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麵做成的面糖等。然後將竹篾紮成的紙馬和喂牲口的草料。將面糖塗在灶王爺嘴的四周,邊塗邊說:“好話多說,孬話別說”。然後再將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請出神龕(揭去舊灶君畫),連同紙馬和草料,點火焚燒,同時燃放鞭炮並禱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壯馬,有草料,一路順風平安到。供的面糖甜又甜,請對玉皇進好言。”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俗。過了祭灶節,民間認為“神煞上天,百無禁忌”,婚娶也不用選日子,二十三日後至三十日前均可。因此,春節前後舉行婚娶大禮者頗多。

掃塵:二十四日為“掃塵日”,“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民間兒童唱的“迎年曲”稱:“二十三祭灶倌,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去買花,二十九去沽酒,年三十兒都捏扁食兒(包餃子)”或“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剃精細兒(理髮),二十八剃傻瓜(理髮晚了),二十九裝香爐(準備祭祖),年三十兒貼門對(貼對聯,掛年畫),大年初一撅著屁股作揖兒(拜年)”。

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種類有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貼春聯是除夕的重要活動之一,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楣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方”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所以春節的對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聯珠。春聯多用紅紙書寫。用藍、綠、黃紙者,俗為新喪未滿三週年之家,以示尚在哀期。

除夕:因農曆月有大小,故遇二十九日月盡者為“小除”,三十日月盡者為“大除”,民間均直稱“年三十兒”。除夕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佈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迎灶君:除夕夜為“迎灶君”,把灶君畫貼於牆上,配以對聯。民間灶神之位多設在廚房的後牆上,灶神畫多為朱仙鎮木版印製。畫之正中為灶君夫婦,頭上為玉宇天宮,下面印有當年曆法和農曆二十四節氣表,並標有幾龍治水,幾日得辛。底部中間是一聚寶盆,外有八仙,左右侍立金童玉女、兩側還有雞犬六畜,俗稱“老灶爺牌位”。

請神:除夕下午,要行請祖安神禮,具體時間,各家有早有晚。屆時,主持請祖安神禮(多為家長),手捧祖宗牌位到墳地燒紙,“請先人回家過年”。也有不到墳地即在家中堂屋掛上先祖神軸或貼上“供奉三代祖宗之神位”的紙牌位,將香表、供品擺於供桌前,並焚香於爐中。所用供品要有整豬,一般多以豬頭、蹄尾相代。請祖時還要在天爺、土地、財神、馬王、灶爺等神位前上香,並率全家依次叩頭祭拜,並燃放鞭炮,便為“安神”。從此,每天三爐香,三獻供食,禮儀無缺,直至“破五”。

年夜飯:除夕夜飯形式很多,且頗多講究,有稱“辭歲酒”,有稱“團圓飯”。“魚”是團圓飯上必不可少的一盤菜,因為“魚”與“餘”諧音,人們認為其有“年年有餘”和“富裕”之意,象徵來年的“財富與幸運”。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鹿邑,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除夕夜,十二點鐘聲一敲響,就開始吃餃子,因此時正是子時,取其新舊交替,子時來臨之意。在吃年飯的時候還搭配些副食品,要想討個吉利的口彩。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來),吃豆腐(全家福),吃三鮮菜(三陽開泰),吃長生果(長生不老),吃年糕(年糕年糕,一年比一年高)......當然,現在的年夜飯品種就更加豐富了,什麼雞鴨魚肉、山珍海味,應有盡有。除夕之夜,無論相隔多遠,工作有多忙,人們總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頓團團圓圓的年夜飯。有時實在不能回家時,家人也總是為他留一個位子,留一副碗筷,表示與他團聚。年夜飯也叫“閤家歡”,是人們極為重視的家庭宴會。俗話有“打一千,罵一萬,三十晚上吃頓飯”。

發壓歲錢:團圓飯過後就是小孩子們最為開心的時刻。這時,長輩都會分發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要使人人在初一五更腰包不空,以圖“財旺”。兒孫也要向尊長叩頭揖拜,稱“辭歲”。

守歲:除夕夜,家家圍坐一起,一邊包鉸子一邊談家常,說吉利,俗稱“守歲”、“熬年”。也有一夜不睡,直守到天明者。守歲者要在庭院中撒芝麻秸。撒芝麻秸時,口中要念產“東一撒、西一撒,又有騾子又有馬”,“東撒歲,西撒歲,兒女長大有作為”。整夜還不斷燃放鞭炮,以迎新。到了凌晨時刻,每家每戶都會用煙花、爆竹來迎接新的一年,同時會用打電話,發短信的方式給自己的親朋好友送去祝福。

放炮:爆竹為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民間有“開門爆竹”吉利平安之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先是三個開門炮後,吃五更餃子時,再燃放鞭炮。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驅舊迎新。如今,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燃放爆竹已成為具有民族特色的娛樂活動。人們除了在春節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諸如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及婚嫁、建房、開業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

早餐測福:初一五更,以扁食(素餃子)為食,稱“更歲餃”。更歲餃已在除夕包好,這時要由男子掌灶煮餃。煮餃時,爐火內要填以芝麻桿、棉花杆助燃,以應“節節高”、“搖錢樹”之吉。餃子煮好後,首先要祭祀祖先和天地諸神,然後全家食用。吃更歲餃時,要配用紅蘿蔔、菠菜、芫荽調蒜泥製成的“算菜”。據說,吃餃子配“算菜”,預兆會算帳過日子,大人有福小孩聰明。吃餃子時,許多人家“測福”逗樂,猜測誰能吃到包有硬幣的餃子。吃到者為“有福氣”。聰明的媳婦故意將包有硬幣的餃子盛給老人或小兒,以求其歡樂、愉快,體現全家尊老愛幼的良好風尚。

拜年:早餐後,開始“拜年”賀歲,亦稱“見節”,諺有“大年初一,撅屁股作揖兒”。首先全家人一齊拜祖宗,接著幼輩依次向長輩行禮,長輩要給年幼之子孫和新娶媳婦發“壓歲錢”。自家拜賀後,能行動之人便出門挨家挨戶到近族長者或街坊鄰居家拜賀,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一順百順”,在屋裡略坐一會兒,無甚過多禮節。

走親訪友:一般初一拜乾爹乾孃。有新婚者,初二走“新親”;無新親者,初二走舅家,初三、初四回孃家為一般之常禮,稱為“送大饃”。諺有“初二外甥初四客”。接待走年親的客人,均以過年所備食品相待,對於“新親”,還要請“陪客”。走親拜年的外孫要在姥姥家“搬棗山”,以寓“萬事如意”。

破五:農曆正月初五,俗稱破五,即打破五天之禁,此日有吃餃子的風俗。

從初一到初五,禁忌頗多:不許動針剪,不許以生米為炊、不許信口胡言、吵鬧、打架、罵人,不許倒垃圾、汙水、爐灰;各行各業也要封起自己的生產工具,如廚師“封刀”、裁縫“封剪”、糧行“封鬥”等。迷信認為過年動刀剪會遭兇報,掃地則缺錢花,洗臉水潑掉會“潑去財氣”,五更做飯拉風箱會使家庭不和睦,家長“兩頭受氣”,小孩隨地大小便會沾汙神靈,婦女紡線會招來“長蟲(蛇)”或被人認譏為“窮命”、“扒飢命”等等。到了正月初五,這些禁忌便可統統破除。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每間房屋裡往外頭放,邊放邊往門外走。是日前不慎打破了的鍋碗盤碟,可在此日用紅線相系投入井中或放置吉利之處。過了“破五”,初六各行各業便可開始營業,各家各戶也恢復日常生活。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