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横穿铁轨身亡 家属索赔80万 高铁站:不该赔

2017年3月26号南京南站发生一起事故,旅客杨某因横穿铁轨被高铁列车卡住后身亡。家属状告上海铁路局及南京站索赔80多万元。法院在今年1月24号和7月13号,分别对这起案件进行了审理和宣判。旅客杨某为何要穿越铁轨,杨某之死,又是谁的责任呢?

男子横穿铁轨身亡 家属索赔80万 高铁站:不该赔

2017年3月26日下午15点多,这段视频在网络上被广泛传播,画面中可以看到一名旅客正被夹在高铁列车和站台的缝隙中。事故发生的地点位于南京南站的21站台,而当时,恰巧有一位乘客,拍下了这名男子被列车卡住之前的一幕。这名被卡住的男子就是杨某,随后赶来的消防人员将月台破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救援,终于将他救出,但是杨某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

杨某家人说,他们无法得知杨某越轨的具体细节,于是就聘请了律师,将上海铁路局和上海铁路局南京站告上了法院。

南京南站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杨某乘坐的是2017年3月26日从苏州方向驶来的G7248次列车,当天晚点三分钟于15点22分到达南京南站,停靠在23站台。杨某从车上下来后,一直在站台徘徊 ,并没有出站。

工作人员介绍说,南京南站的21站台和22站台之间有两条股道,但是因为这两个站台并不属于同一场域,所以出站口并不相通。如果要从22站台前往21站台乘车,乘客只能通过换乘通道到达二楼的候车室,再次检票下楼。

监控画面还原事发现场

事故发生后,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讨论。很多网民猜测,杨某是不是走错了站台,或者是因为换乘时间不够,所以才试图抢越铁轨赶乘列车呢?车站工作人员查询了杨某所购的车票记录,却发现事情似乎并不能这样简单解释。而一段记者获取的独家监控视频,也还原了杨某越轨前的情形。

根据火车购票系统上的信息,杨某购买的车票分别是2017年3月26日苏州站至南京南站,3月27日南京南站至汉口车站。也就是说,杨某并没有当日D3026次列车的车票,如果他要乘坐当日列车,只能通过改签换取当日车票。

当天杨某下车后并没有直接走换乘通道,也没有选择去改签车票,而是在出站口和换乘电梯前徘徊了一段时间,直到15点43分,也就是杨某下车二十分钟后,D3026次列车渐渐驶入站台。

除了站台工作人员的证言,法院还提取到了D3026次列车司机驾驶室的监控画面,这段视频也是法院首次公开。画面中,列车正在缓慢驶入站台,突然,从股道立柱间冲出来一个人影,这个人就是本案件中的逝者杨某。从这个场景中可以明显的看到,杨某越轨时有下蹲的动作,而他所在的22站台此时没有列车进站,周围并没有乘客拥挤或者推搡。

本案的主审法官于震介绍,列车上的行车数据可以说明司机当时确实采取了紧急制动措施。一份由上海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出具的《铁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中提到,这起事故中,杨某违法抢越铁路线路,在攀爬一侧的站台过程中身体侵限,被挤压在D3026次动车组列车车体与站台之间致死,是造成本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原告要求被告赔偿损失80多万元

经过了数月的法庭调查后,法院对这一案件进行开庭审理, 原告要求被告赔偿损失811056.4元,而被告的代理律师认为,这起事故是由于杨某自身的原因导致的,因此被告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在法庭上,原被告双方进行了法庭答辩。庭审的一个焦点是:被告是否已经充分履行了安全防护、警示义务。

至于原告提及的应当在站台上设置栅栏,被告代理律师则说这一点并不符合规定,违背了常识。除此之外,被告代理律师还说,杨某并不持有当日D3026次列车车票,无权乘坐当日的D3026次列车,纵使他持有有效车票需要换乘,也应从换乘通道行走。

原告质疑:事发后铁路部门处置是否及时得当

除了对于安全警示标志是否充足之外,原告杨某的家人还对南京南站在事发后的救助是否及时得当提出了疑问。并且,双方就被告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应该赔偿多少,一直有所争议。

通过法庭调查期间对证据的提取,法院在宣判时认为,列车司机采取了紧急制动措施,车站工作人员也进行了及时的救助。

被告是否应当对本起铁路交通事故承担赔偿责任

而本案中,最大的争议点就是:被告是否应当对本起铁路交通事故承担赔偿责任。原告在法庭上提出了被告承担百分之八十赔偿责任的要求,即82万余元;而被告则认为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那么关于是否应当赔偿、赔偿数额多少,到底应当如何认定呢?原告的代理律师说,他们提出的赔偿请求是有法律支持的。

判决书显示,车站已采取了充分的警示与安保措施,并给予了行人在车站内的各项通行权利。因此,杨某未经许可、不顾警示擅自闯入危险区域,事实上对自身生命健康受到损害是一种漠视和放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