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一萬個人的眼中,總有一萬個不同的北京。從小生長在這裡,北京對我來說太熟悉,以至於這是我第一次用心回味。因為工作,我的腳步也曾踏遍千山萬水,也曾經幻想著,要不就搬到一座安靜的海邊城市定居吧。轉念一想,離開了這座集中了全國所有優勢資源的城市,我的事業,我的情懷還如何能夠繼續呢?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北京,是個站牌,人們上車就登上舞臺。

北京,是個戰場,有人拼得黯然神傷。

高曉松曾為老狼創作一曲《一個北京人在北京》。一個沒有真正離開過家鄉的人,或許也不知鄉愁的滋味。每個人也都希望人生可以過得精彩,也希望來到這裡尋找夢想。無論你來此求學、求職,北京的開放與包容,迎接著一個又一個匆匆的過客。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30年的人生,親眼見證了兒時的衚衕被高樓大廈所更替。四環、五環、六環,七環,好像一張煎餅,越攤越大。為了工作,我也離開父母位於皇城腳下的住宅,而住到了東五環。曾經,為了更寬敞的住宅,與離公司與機場更近一些。10年前,我玩起攝影。日觀天象,蹬上自行車,追逐夕陽,我開始用全新的視角遊走於北京的大街小巷。故宮、景山、北海、什剎海,就在我家為半徑一公里左右的地方,支起三腳架,創作了這些攝影作品。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如今,我的相機更多的記錄祖國的大山大河,或走出國門。因為對攝影與汽車的愛好,我也成了一名汽車編輯。寫了太多套路相似的試駕稿件,我也總想著,汽車品牌的內涵,也需要用文化來體現。比如,就用一天的時間,開著一臺觀致5,來仔細的體驗一下老北京的文化與小吃。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恰好,我的摯友,一位留學德國的小姐姐,回國來京看望我和她的那些小夥伴。我們因為大學時期在設計與攝影方面,被各自的才華所吸引,相識10年。她也曾因學習德語而短暫的在北京生活過,但也沒有時間真正感受過老北京,或品嚐那些美食。我決定開著這臺觀致5,來完成這位吃貨的終極心願。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北京對於我的情懷,是生我養我的那些衚衕。小姐姐對於北京的情懷,可能就是一張美食地圖。別看她臉瘦個子高,但食量驚人。這次,我們打算從什剎海,到南鑼鼓巷。再到前門、簋街,做到一路胃不能停。然而這些地方,我更希望為觀致5出一些好片。一款中國人主導設計的優秀車型,我也更希望它和老北京文化能夠有這樣一次對話。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清晨,衚衕裡的三輪車,叮噹叮噹。郭沫若故居門口,蹬三輪的大爺早就排成一大排,等待著遊人們來此去體驗這一屬於民國初年的Taxi。開著一臺緊湊級SUV走街串巷,還頗需一定的駕駛技巧,不過沒有太多的遊人與酒吧街的喧囂,這裡將寧靜,歸還給了衚衕裡遛鳥的王大爺。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每逢冬天,父親會騎著一輛小三輪車,後面拉著一個自制的冰車,來到這片冰凍三尺的什剎海滑冰。20多年匆匆流逝的這一幕,也成為了很多北京孩子深刻的兒時記憶。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如今,歲月的油膩,早就糊滿了當年的帥氣和英俊。但和我同齡的小姐姐,偏偏就是看不到什麼時間的痕跡。作為一名產品設計師,她用6年的時間才拿到德國的碩士學位,讀書與旅行,有趣的靈魂,才能給予她的生活與工作更多的靈感。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我們兒時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但也總會有一些相似的記憶。北京人的北冰洋,在瀋陽也有類似的“八王寺”。有時,你會害怕兒時的記憶會變淡,有些情懷也在短暫離開之後,又重新回到我們的視線中。如今,北冰洋迴歸了我們的視線,成為了北京人的最愛。而白色瓷瓶酸奶,十分能夠暴露北京人的年齡。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無論是北冰洋的玻璃瓶,還是酸奶的瓷瓶,都要在小賣部一口氣兒喝完。如果帶走瓶子,加收一元的瓶子錢,在我們小時候可是一種土豪的行為。與市面上的酸奶相比,這種加過蜂蜜的瓷瓶酸奶依然很酸。不過每個人的口味並不相同,小姐姐表示能夠適應。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滿足了小姐姐的胃口,我也帶著她繼續完成觀致5的拍攝。一邊工作,一邊聊著這些年各自的事業,以及國內外又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無論是互聯網時代的風生水起,還是火遍大江南北的抖音。我們也總是要以一個開放包容的心態,去迎接那些新鮮事物的到來。將傳統與時代相結合,無論是作為一名設計師,還是像我這樣的一名編輯,都需要時刻讓自己的思維與心態保持年輕與超前。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就這樣,我們穿過菸袋斜街,走過鼓樓,前往南鑼鼓巷。作為一條穿越南北的中軸線,鼓樓與故宮的午門、神武門、太和殿、景山、天安門、前門,均在一條直線上。正因此軸,北京出現了太多對稱的地名:東單、西單;東華門、西華門;東直門、西直門...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鼓樓旁邊的姚記炒肝店,因為美國副總統拜登的到訪,而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網紅店。8年前,小姐姐曾被我們一幫狐朋狗友帶領來此,品嚐了滷煮、豆汁等重口味。這次,她說什麼也不願意再次嘗試,還是希望在南鑼鼓巷中,吃到一些清淡的口味。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南鑼鼓巷中紅豆雙皮奶,最讓小姐姐難以忘懷。那時,我們之間學校離的很近,我經常會從家出發,順路給她帶兩盒。8年後的今天,我教會了小姐姐抖音上了經典動作,打響指:“嗯嗯嗯~文宇奶酪店!”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紅豆雙皮奶中如今又經過改良,加了一些椰片。口感還是像原來那樣,絲一般順滑,更多的奶味兒,甜而不膩。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一邊品嚐的雙皮奶,我們一邊漫步在這條擁有740年曆史的巷子中。巷子地勢中間高,南北低,最早被稱為羅鍋巷,乾隆年間繪製的《京城全圖》中,改為了南鑼鼓巷。明清時期,這條街也是達官顯貴的聚集地。直到清王朝覆滅後,南鑼鼓巷的繁華慢慢落幕,留給我們的就是這條歷史氣息濃厚的古城保護區。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一路走,一路吃,眾多的小店我們隨機的品嚐。比如這一味道濃郁的蟹黃湯包,就有著味道十分鮮美的湯汁。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在這些歷史建築上,人們也還原了這裡的原貌,而更多有意思的小店,咖啡店與飲料店,也在吸引著我們一次又一次的駐足。我們就在這裡漫步者,渡過著午後的時光。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結束了鼓樓一帶的尋吃之旅,我將車開向了前門。我學著公交車的播報:“前門到了,請後門下車。下一站,北京西站南廣場東...”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小姐姐一頭霧水,她東西南北傻傻不分,但美食地圖銘記於心,這一點早就被我看透。前門樓下,100年的店鋪與老電車穿梭其中,美食不怕巷子深,大柵欄和鮮魚口衚衕裡,集中了幾乎所有屬於老北京的美食。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有軌電車的軌道,正是北京南中軸線。數百年來,作為出京的第一通道,這裡市集林立,象徵了京城的繁華。晚清民國,很多洋人也開始來此經商,從此這裡便有了一些西洋建築的存在。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走在大柵欄的街道,位於廣德樓的德雲社,除了郭德綱之外,也誕生了眾多相聲圈裡的出色演員。將五環作為上下班交通生命線的我,腦海裡岳雲鵬的《五環之歌》總是那樣揮之不去。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吃貨無論再如何資深,我們都不可能吃完這一整條街。當然,這兩條街上,最著名的老字號同仁堂、稻香村,以及很多布料坊,很多歷史早已有了數百年。我們一邊沿著這條街回味著百年曆史,一邊尋找一家合適的店,繼續填充吃貨的肚皮。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逛累了,我們選擇了一家小店坐下來。這裡有著全套的老北京小吃。門口的百年滷煮攤位,我們並沒有去嘗試。在這樣一口大鍋下,出鍋的肥腸、豬肺、豆腐、和火燒,經過切制並澆上滷湯,變成這一美味。滷煮最早起源於乾隆最愛吃的“蘇造肉”,因為乾隆喜歡厚味(重口味)之物。而後來,小腸陳的創始人用價格更為低廉的豬頭肉代替五花肉,同時加入了下水和豬肺,便成當時民間火得一發不可收拾的“網紅”美食。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此圖源於網絡

當然,我們最終沒有選擇再次品嚐滷煮,而點了一些小姐姐之前沒有嘗試過的美食。烤鴨一直是小姐姐的最愛,郭德綱的相聲段子,一張餅卷一隻烤鴨的梗,恐怕就取材於這位小姐姐的真實經歷而來的吧。而爆肚、驢打滾、麻豆腐、鍋貼,小姐姐都是第一次吃到。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驢打滾,有人將它這樣直譯成了英文:Rolling donkey

在粘滿豆麵的外皮上,加入豆沙餡兒,入口即化,香甜入心。而最後製作工序上會在黏米上裹上黃豆麵,猶如老北京郊外野驢撒歡打滾,因此而得名。當然,北冰洋這種喝起來清爽,又不會甜得過頭的老北京飲料,如今已經成為了北京人的最愛,甚至有了風靡全國的趨勢。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爆肚最早出自回民同胞經營的清真食品,早在乾隆年間便有記載。將鮮牛肚與或羊肚洗淨後,切成條狀,用沸水爆煮。最後加上芝麻醬、醬豆腐汁、辣椒油、香菜、蔥花等調料,可得質地鮮嫩口感香脆的爆肚。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這種叫做鍋貼的美食,在北京或天津也被稱為褡褳火燒,其實說白了就是長條形煎餃。其麵皮軟韌酥脆,餡兒灌湯流油,口感極佳。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麻豆腐也是老北京特色的傳統小吃。原料與豆汁類似,同為製造綠豆粉絲和澱粉的下腳料,發酵後過濾下去的液體是豆汁,留下來的則是麻豆腐。有一點酸味兒,但並不帶有臭味,相對來說更容易讓人接受。尤其是加入了羊油後,對於愛吃羊肉的我,這種味道對我毫無抵抗力。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對於烤鴨,想必每個來過北京的人都有品嚐。在我看來,並吃不出全聚德與便宜坊有何本質的區別。真正的老字號當屬全聚德,最貴最高端的當屬大董烤鴨,更加平民化的主要是大鴨梨、便宜坊和天外天。不過我更加推薦四季民福,烤鴨的味道很鮮美,而其它的菜品也更為豐富,中高檔次也更適合宴請來賓。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烤鴨的吃法,就是一張薄餅捲上幾片鴨肉,加上蔥花和黃瓜條,裹上甜麵醬,就可以享用美味啦!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當然,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老北京主食,炸醬麵。將黃瓜、香椿、豆芽、青豆、黃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碼備用。然後做炸醬,將肉丁及蔥姜等放在油裡炒,再加入黃豆製作的黃醬或甜麵醬炸炒,即成炸醬。麵條煮熟後,撈出,澆上炸醬,拌以菜碼,即成炸醬麵。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飽餐一頓之後,我們開始遊走於夜晚的前門大街。路過慶豐包子鋪前包子製作的雕塑,小姐姐表示還沒有吃飽,拿起銅像裡面的包子就想去吃。無奈之下,我打算轉戰下一目標,北京著名的夜宵聖地,簋街的小龍蝦。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簋街小龍蝦裡面,最著名的當屬胡大。晚上11點,門口排隊人群依然人身人海。胡大與仔仔的分店,開遍了一整條簋街。我們還是選擇了仔仔小龍蝦的總店,來享用一下美味的夜宵。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簋街,是夜色闌珊的城市之中永遠閃爍著耀眼的光芒。雖然北京沒有像南方那樣豐富的夜生活。但因為靠近工體夜店,以及外國駐華使館,因此成為北京夜宵的一大聚集地。這裡最出名的當屬小龍蝦和牛蛙。我們打算用小龍蝦作為主餐後的“零食”。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這一頓夜宵,其實是為了約見我們另外的一位同學,我們三人很快就分光了20個蒜蓉小龍蝦。我非常喜歡這種不算很辣,但是非常入味兒的食物,這裡的小龍蝦肉多,吃起來很過癮。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除此之外,我們還增加了香辣蝦和香辣蟹,吃得嗨爆一整晚。接近深夜12點,我們開始發朋友圈,則引來仇恨無數,讓身邊好友忍不住夜間的飢餓而加餐,簋街存在的意義,恐怕就是這樣報復社會吧。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結束了這次逛吃之旅,我和小姐姐來總結一下關於這臺觀致5的感受。從駕駛與乘坐者的不同角度,我們的出發點各有不同。小姐姐因為留學德國,並且曾經接觸過汽車內飾材質的設計與選料。她也發現,觀致5的座椅面料,與她曾經接觸過的高爾夫7有著很多的相似。從內飾的用料做工方面,也發現觀致5的細節質感,處處體現著德國的味道。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小姐姐駕駛汽車的經驗並不豐富,比較短途的駕駛過程中,小姐姐認為這款車還是比較容易上手的,和她在德國所駕駛過的大眾系列車型比較相似。轉向並沒有特別輕,但駕馭起來並不費力。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我駕駛觀致5數日,無論再擁堵的街道,或高速公路的工況,均深有體會。沉穩紮實的底盤,清晰但不令人煩躁的路感,在舒適與操控之間拿捏的非常到位。處處體現了德國人造車的精髓。當然,我個人更偏向於歐系車,還是喜歡稍硬的懸掛為整車帶來的那種穩健,尤其是彎道中會令人更有信心。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動力方面,1.6T發動機最大功率156馬力,採用格特拉克的6速DCT變速器。

調校特點偏於向高轉速動力的爆發,3000轉之後,動力會顯得更加澎湃與持續。不過,對於這次大量的城市路況與走街串巷,長時間低速的狀態,雙離合變速器還是感受到了一些頓挫。從這一點來看,其實更像大眾的DSG早3年的水平。所以,我更喜歡在高速公路上駕駛它,以感受動力的持續與澎湃。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觀致5的轉向偏輕,但指向性精準,也有著不錯的回饋力,操作起來很容易上手。剎車的初段就已經比較靈敏,容易控制,總體感受,觀致5非常德系。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不過,觀致5內飾的設計上,似乎有點過於照搬大眾的刻板,沒有現代年輕人想象的那樣時尚而吸引眼球。雖然,我身邊的小姐姐更習慣這種素雅的格調,但也希望觀致在今後的改款與換代中,可以讓內飾的質感與樣式能夠更加新潮一些。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但值得稱讚的還是這套安卓系統的人機交互界面,流暢度很高,很符合我們當今的使用習慣,並且還可以實現與手機的互聯,下載app等功能。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這幾天對於觀致5的體驗,雖然不足略有一些,比如內飾設計需要再新潮一些,動力匹配最好再完善一點。不過從整車的底子來講,觀致5作為真正的國貨精品,從設計、工藝到質感,甩出韓系車半條街,相對於日系車具有明顯優勢,對於汽車行業從業者的我,認為這才是一條造車的正路。只不過,以前14-20萬元的價格,由於品牌認知度不是很高,嚇退了不少消費者。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其中的癥結很明顯,過去的觀致是一個由中國人主導,但股比方式是標準的50:50的合資品牌,與一汽大眾、廣汽本田的方式完全一樣,再加上自身對於造車水準的要求太嚴苛。比如甚至要對標沃爾沃的安全性,成本上真的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如今,在寶能集團以66億元收購了觀致51%的股份後,外資佔比的降低,讓整車成本優勢越發明顯。合理的終端優惠,使觀致5的銷量由過去的幾百臺一躍到5000臺。隨著觀致更換了全新的研發與銷售團隊,再加上國人對於高品質的國產車有著更深層次的認同,我們可以預見,觀致這個品牌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逛吃中回味兒時情懷 開觀致5帶小姐姐尋味老北京

開放與包容,是屬於北京的精神,也更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做產品應具備的一種素養。固步自封,止步不前,坐收歷史的紅利,總會有枯竭的一天。作為北京人,我會抓住一切機會,走遍全國,瞭解不同地域的人對於汽車有著怎樣的需求。旅行世界,第一時間瞭解世界的尖端科技與全新的理念。觀致就是這樣一個有著國際視野,希望將來可以成為一個讓中國人驕傲的大品牌。有些彎路,經歷過,也未必是壞事,相信觀致在今年內,一定會有一個新氣象而走上正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