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弟:智斗老赖是必备技能!

点击上方“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法院”关注我们

朱小弟不大的办公室内,地板上、桌面上、书架上,堆着一摞摞卷宗。虽然已是下午5点多,他仍在接待申请人,耐心地和他们解释着案件的最新进展。一旁的办公电话和手机不时交替响起,另外一起执行案件的申请人又来电询问进展了。

“手机早上出门时电是满格的,到中午就没电了;中午刚充满,没到晚上就又没电了。”朱小弟笑着接完一个电话后对记者说。

朱小弟:智斗老赖是必备技能!

(朱小弟加班整理案件卷宗、研究执行方案)

朱小弟

1999年进入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法院执行局,2006年正式成为一名执行员,如今已是蜀山法院执行战线上的老兵。回望这些年的执行路,他觉得虽然充满了荆棘与坎坷,也闪烁着光辉与荣耀。

朱小弟:智斗老赖是必备技能!

(朱小弟为涉案房产贴上封条)

徒步护送挖掘机4小时

朱小弟:智斗老赖是必备技能!

作为一名执行员,与“老赖”打交道是最多、也是最难的。2015年前后,在蜀山区法院,因挖掘机租赁、购买产生的合同纠纷执行案件颇多,“一年要扣100多台挖机。”朱小弟说,每一台挖机基本都是法院干警们“抢”回来的。

为了躲避执法,“老赖”们常会将被执行的机械、车辆等偷运到环境隐蔽又恶劣的工地、矿山等地去施工或隐藏起来,这给执行人员带来包括地域方面的一系列麻烦。

2016年秋

朱小弟和4名同事跨3个省份、亲历9个现场,来回10000多公里、耗时20天,完成了他工作近20年来时间最长的一次出差,而那一次,他们成功扣押了11台挖掘机。

朱小弟介绍说,那一趟,他和同事从合肥到甘肃,从甘肃到青海,再从青海到新疆,一路执行,20天里他们除了睡觉外,不是在执行现场,就是在去执行现场的路上。中途赶上中秋节,朱小弟和同事也没有回家团圆,在西宁的一个旅馆中过了节。

但是,能够成功扣押挖掘机并将挖掘机护送回来,一切都是值得的。2012年,青海的11月已非常寒冷,朱小弟和同事从合肥赶赴祁连县,准备扣押一台挖掘机。早上7点,几人喝了点牛肉汤后,带着饼干和矿泉水就从县城出发了。找到挖掘机所在地,已是下午1点,但平板运输车和警车都无法上山,朱小弟和同事步行1个小时走上山,终于找到了挖掘机。经过交涉,将其成功扣押,但挖掘机如何下山却成了问题。“只能让挖掘机慢慢往下开,但是行走马达不行,开半小时要停下让挖掘机‘休息’,不然轮子抱死就走不了了。”朱小弟和同事则步行护送着挖掘机,就这样一起慢慢走了4个小时山路,才到达山脚。朱小弟一行到达宾馆时,已是次日凌晨2点,时隔近20个小时后,一行人才吃上一碗热泡面。

一年中有大半年是出差状态,像气候不佳、水土不服、饮食不好这些情况,朱小弟早已习惯了。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些都是不算问题的问题。

巧妙化解强制清场难题

情与法的关系向来是值得思考的话题,在一次次的执行任务中,朱小弟对情与法的关系也形成了自己的看法。

许多“老赖”在抗拒强制执行时,常常会选择利用执法人员对老人小心谨慎的态度而让家中老人“坐镇”场地,使执行人员无可奈何。在肥西县的一次房产清场执行活动中,朱小弟经过确认,拍卖房屋长期无人居住,但被执行人也迟迟不愿意腾空,朱小弟和同事打算依法强制清场,这时却发现屋里“住着”两位老人。朱小弟心知肚明,这是被执行人弄来的。但在清场时,面对两位老人,执行人员劝说之余,也只得将其小心搀扶下楼,同时另行为老人租了房子,让其暂时居住。最终,在联系上被执行人的妻子后,通过释法,对方才愿意将两位老人接走。

或许是感动于执法人员执法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在经过劝说后,被执行人又与拍卖者进行协商,最终重新达成协议,愿意主动腾空房屋,执行活动顺利结束。

朱小弟:智斗老赖是必备技能!

朱小弟

“对于被执行的物品我们是没有义务保管的,完全可以放手不管,后果由被执行人自己承担。”

朱小弟

“但是也是出于人情方面的考虑,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都会找一个地方,把东西给他们暂时保管好。”

据介绍

在一次厂房清场时,被执行人鼓动员工以“欠薪”的方式对抗执法,不让法院干警搬走生产设备。朱小弟通过观察,识破了这一伎俩,当即要求财务提供员工花名册,并将近期工资转存记录调出,让被“欠薪”的员工一一进行登记,现场打包票事后要求被执行人给他们兑现所欠薪水。但是,心虚的员工们一个都没去登记,就这样,阻挠执法的员工们散去了,法院成功强制清场此处。

时刻准备着智斗“老赖”

4月,“江淮风暴”席卷安徽大地,朱小弟和同事更是加班加点工作。

“我们都是24小时待命。”朱小弟说,前几天一位申请人找到了被执行人后,打电话告诉了执行法官,虽然当时已是凌晨,但执行法官二话没说,就和申请人一起去找“老赖”。

找“老赖”、和“老赖”斗智斗勇,是每一个执行法官的必备技能。大多数时候,执行法官找“老赖”都是靠双腿去跑,老赖可能藏身的地方必是他们脚步到达的地方。此外,执行法官除了要将判决书执行到位,还得化解相关矛盾,做到社会效应、法律效果二合一。

不过,很多时候执行法官并不被人理解,甚至被个别人“仇视”。朱小弟说,多年前的大年三十的下午,他接到申请人电话,称一名被执行人回来过年了。这名“老赖”,朱小弟已经找了很久,所以他顾不上即将开吃的年夜饭,便和同事往被执行人家中赶去,但到了之后并没有看到被执行人的身影。其家人态度蛮横,不愿签收法律文书,认为朱小弟的到来不吉利,在执行法官一行离开时,竟然放了一串鞭炮,喊着“送瘟神了”。

如今提起此事,朱小弟仍觉得很不是滋味,“我们也是在执行公务啊。”

但是,作为一名执行老兵,朱小弟还要坚持下去,全力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朱小弟:智斗老赖是必备技能!

--------End-------

排版/ 今日头条安徽团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