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破萬億美元!蘋果CFO:首先要感謝支付寶

美國《華爾街日報》3日報道稱,蘋果公司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令投資該公司的億萬富翁和普通投資者受益匪淺,同時也讓“股神”巴菲特躋身最大贏家之列。

8月2日,蘋果股價盤中一度創下207.05美元歷史新高,市場成功突破萬億美元,成為全球首個單市場突破萬億美元的公司。蘋果第三財季數據顯示,公司銷售額增加17%,達533億美元;利潤大漲32%,達到115.2億美元。雙雙超出華爾街預期。

市值破萬億美元!蘋果CFO:首先要感謝支付寶

但你可能不知道,這一針振奮美國市場的強心劑裡,最重要的成分叫做支付寶。

蘋果市值破萬億美元,支付寶成最大功臣

前兩天蘋果公佈了2018 Q3財報,庫克表示,“上個季度表現非常出色,所有產品類別的銷量和營收都實現了增長”,而財報發佈後蘋果股價也大漲,市值逼近8300億美元。

市值破萬億美元!蘋果CFO:首先要感謝支付寶

當然庫克也不忘再次高調秀App Store等服務類營收增長情況,並稱“本財季的明星還是服務,創下新紀錄”,無論是對於庫克而言還是對於同行業企業而言,這是一份十分亮眼的財報。

蘋果CFO Luca Maestri則表示,“蘋果所有服務中App store付費用戶已經達到1.85億,過去90天裡增長了 2000萬(佔比12%)”。

Luca Maestri指出,之所以取得這樣亮眼的成績,歸功於為更方便用戶購買,App store應用商店引入了更多的支付方式,例如支付寶。

業內人士指出,蘋果服務類營收增長也離不開在中國市場推出了“蘋果稅”,畢竟當前知乎、微博、以及一些直播平臺紛紛妥協,蘋果將從打賞中抽取約30%的分成。

市值破萬億美元!蘋果CFO:首先要感謝支付寶

公開信息顯示,去年11月,App Store開始支持中國用戶用支付寶付款,併成為很多果粉支付的首選方式。

一個月後,中國用戶在付款時,還可以選擇使用花唄付款,當月買下月還。

歷史回顧:

apple pay登陸中國,移動支付大撕逼

在美國,ApplePay與VISA、萬事達、美國運通等卡組織均有合作,獲得近450家銀行機構支持,支持150萬家商戶,上線一年交易額佔美國零售交易額的1%,收費模式是基於現有的信用卡和借記卡收費結構,從髮卡行收取費用,約為交易金額的0.15%或0.5美分。

蘋果在中國不可能拿到這麼高的交易手續費。“國內商戶已經習慣了低費率甚至是免費,別說0.15%,就算比這少十倍,都會嫌貴。”按照蘋果一貫的牛逼作風,不可能拿自己高逼格的冷臉貼寶寶們的熱屁股。

市值破萬億美元!蘋果CFO:首先要感謝支付寶

而反觀國內市場,支付寶坐擁8億用戶,已經是國內的主流支付渠道。蘋果想要進入市場分一杯羹,自然極其困難。

鬥不過支付寶,蘋果轉戰微信,外界解讀:這次撕逼是蘋果和騰訊談判失敗的結果。眾所周知,蘋果公司有明確規定,凡是虛擬支付交易,必須走APP內購買通道。

蘋果認為,讀者在微信上給自己喜愛的文章打賞,也是一種虛擬支付交易。因此,打賞必須通過APP Store,由此則要支付蘋果30%的佣金。

市值破萬億美元!蘋果CFO:首先要感謝支付寶

估計微信不願被蘋果這樣“敲詐勒索”,寧願選擇關閉打賞功能。

連吃兩劑悶虧,在國外商場節節而順利的apple pay在中國遭遇滑鐵盧,慘淡收場。

不撕逼,蘋果下嫁支付寶

轉換策略的蘋果,在支付寶和微信二分天下的中國市場發力其移動支付業務Apple Pay時日已久,在與中國市場的磨合過程中,也開始採用中國移動互聯網平臺慣用的圈地策略——加大補貼。

蘋果重新發展Apple Pay的戰略意圖很明確,既然iPhone的銷量正在不可逆地“無可奈何花落去”,那麼最大限度地利用iPhone保有量來挖掘更多的附加服務和價值,就成了蘋果的應對策略。

市值破萬億美元!蘋果CFO:首先要感謝支付寶

這不僅是進入移動支付市場的原因,也是蘋果為何如此重視服務部門增長的邏輯點所在。而接入支付寶,恰好是在iPhone保有量高的中國市場推動服務部門增長的關鍵。

再者,中國移動支付市場本身的結構也不支持Apple Pay這一後來者與兩大巨頭中的任何一個正面對抗。

市值破萬億美元!蘋果CFO:首先要感謝支付寶

支付寶背靠阿里巴巴的強大電商平臺,微信則立足於中國活躍度最高的社交平臺,兩者所對接的支付場景非常多元,已經對線上線下市場進行了無孔不入的開發。加上之前莽撞進軍的慘淡結果,如今Apple Pay學會共存比競爭重要得多。

善於改變,尋求突破

近幾年,很多國際大牌嘗試著進軍中國,卻沒有摸清市場狀況,幾乎都是慘敗而歸:預計撤櫃的沃爾瑪、戰略調整的家樂福、徹底熄火的Samsung Pay······他們嘴上不以為然,但是市場已經變天了,大家心知肚明。

市值破萬億美元!蘋果CFO:首先要感謝支付寶

大多數為了能進入中國這塊市場,都選擇了跟隨變化,從競爭到合作,蘋果的選擇順應了需求。相比國內兩大龍頭,支付寶和騰訊,沒有強大基礎的蘋果,要想強行加入市場搶佔份額,勢必會落敗而歸。

當然,使用apple pay也是新潮一代的特色,也並非是一點可取之處都沒有。此時在騰訊與支付寶競爭支付市場的時候,選擇避其鋒芒,加入其中一家,便可以坐擁成功,新出的銀聯支付,雖然背靠大樹,但是還沒有真正順勢市場,採取補貼手段的力度也不夠,也就沒能掀起大浪。

市值破萬億美元!蘋果CFO:首先要感謝支付寶

但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支付寶,雖然佔據了大批量的用戶,但是未來難免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挑戰,所以隨時調整,隨時改變,才是一個企業永恆的生存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