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低价恶意竞争难赢忠诚度 美团打车单月流失用户超30%

网约车疯狂补贴大赚人气,但能留住人吗?近日比达咨询数据中心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度中国网约车行业发展监测报告》用数据给出了答案。截止2017年底,中国网约出租车用户规模已达2.89亿人,预计2018年达到3.43亿人。同时报告分析2018年春季上海用户数据,从中发现高额补贴对用户流向的作用。

在4月,18.5%的用户选择刚刚登陆上海的美团打车,超过易到、曹操专车以及神州专车等平台,78.8%的用户则倾向滴滴这类大平台。随着补贴收紧,出现用户回流现象。5月调查结果显示,美团打车用户降至12.8%,滴滴出行达到94.6%。

网约车低价恶意竞争难赢忠诚度 美团打车单月流失用户超30%

高补贴难换忠诚度 超三成用户回流滴滴

报告分析,高额补贴是一条迅速获得用户的捷径,但是很难获得用户忠诚度。2018年3月21日,美团打车携数十亿资本进军上海,实际上,在落地运营前,大量的补贴广告和宣传已席卷而来。上海市交通委在1月20日约谈美团打车,明确告知“在上海运营期间不许打价格战”,然而20日晚,仍有市民收到美团打车的促销短信和3张14元乘客优惠券。补贴刺激了一些乘坐地铁、公交车的用户转向使用网约车。

网约车低价恶意竞争难赢忠诚度 美团打车单月流失用户超30%

除了乘客端高额补贴,美团打车以“开站三个月内零抽成”掀起上海司机跟风。根据4月上海网约车司机常用平台调查的数据显示,17.1%的司机选择美团打车,超过第三名易到的13.2%,司机首选的滴滴平台为72.5%。

“趁着现在美团补贴力度这么大,多赚点,不知道这样的补贴还能持续多久,但时间应该不会长。” 美团司机抱着赚快钱的念头,在这种心态下,滋生了投机取巧的刷单情况。据此前媒体采访司机发现,美团打车上海刷单比例或超40%,甚至还有“专业替人刷单”。

网约车低价恶意竞争难赢忠诚度 美团打车单月流失用户超30%

“大家基本上就是互相帮忙,你缺个几单,我缺个几单,相互之间就补上了。而且基本不用花钱,注册个乘客端就有补贴。” 司机还表示,刷单无需顾忌平台的处罚,“美团现在急缺司机,查到了也不敢封号,最多扣点小钱”。

乱象之下,3月21日上海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市价检局联合约谈美团打车。网约车补贴遭遇政府部门叫停之后,比达咨询的5月调查结果显示,用户呈现回流现象,美团打车的用户从18.5%下滑至12.8%,司机的流失变化则从17.1%降为13.2%。相比之下,用户更多倾向功能、保障更加完善的大平台,5月94.6%的用户选择常用滴滴平台,司机端常用滴滴出行的占比达89.4%。

低价恶意竞争拉低安全服务门槛

对高额补贴这类以资金搅动行业的行为,监管部门将其定义为“低价恶意竞争”。上海市交通委主任谢峰曾表示,网约车要以依法合规经营为前提,网约车平台的价格大战不可持续,以补贴为名的低价恶意竞争最后是为了达到垄断市场的目的,这对于市场的经济规则而言不可取,对于消费者而言利益最终将受到侵害。

网约车低价恶意竞争难赢忠诚度 美团打车单月流失用户超30%

《2018年上半年度中国网约车行业发展监测报告》分析高额补贴的弊端主要有,不计成本争夺市场,致大量黑车涌进网约车市场从事非法运营;滋生了司机刷单、中途退单等不规范现象;营造的交通需求不是真正的需求,一旦补贴停止,供给严重过剩等。

由于上海等大部分城市规定,网约车应是本地牌照,在挣快钱的刺激下,“马甲车”现象有所增加。在预约车辆时,软件显示的车牌号码、车型等,和实际来接乘客的车辆不符,业内称为“马甲车”。美团叫车平台上显示的是沪H牌的车,结果来了辆皖N。车型明明是别克君越,实际来的是普桑……此类投诉频见曝光。

近日一则用户实测美团打车体验的视频,突显出新平台的技术不够成熟。视频中该司机表示:“所有的美团司机都在反应一个问题,自带的系统导航定位不准,绕路的钱仍然还是算你(乘客)的。”

网约车低价恶意竞争难赢忠诚度 美团打车单月流失用户超30%

对此网友则表示,“很正常。滴滴这几年经过多少次更新,收集了多少数据才能有现在的精准度,美团入行才几天啊。除非滴滴慷慨到把数据共享给美团,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所以美团要走的路还很长。”

网约车低价恶意竞争难赢忠诚度 美团打车单月流失用户超30%

此前美女作家吴瑜在微博上公开了使用美团打车,深夜被司机拉至荒郊野岭的惊险遭遇,更引发用户对新平台安全的质疑。“美团客服电话根本无法接通,全程都是响铃一声之后即掉线。完全没有‘投诉’选项,若普通乘客深夜发生任何问题,找谁解决?”

上海补贴模式难复制 网约车未来发展在于品质

分析人士称,高额补贴和价格战造成的交通需求不是真正的需求,一旦补贴停止,供给严重过剩。没有了奖励,乘客需求下降,使得缺乏补贴刺激的司机更无心接单,形成恶性循环。报告对补贴和用户流向的分析,可以预见网约车高额补贴的“上海故事”不适宜再复制。继上海、南京后,美团打车的落地运营进度缓慢,北京、杭州、成都、厦门等一些城市并没有按照今年1月的计划如约开通。

网约车低价恶意竞争难赢忠诚度 美团打车单月流失用户超30%

报告分析网约车可持续竞争力称,各网约车平台用“价格战”抢占市场份额的同时,用户会选择比较优惠的平台,这种方式终不会长久,未来要用心以服务质量和品质,去赢得广大消费者的口碑。报告还指出,网约车未来发展趋势在于强行业规范化、提升服务品质、加快挖掘三四线城市的出行潜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