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赐履是何人,他对清初理学在政治上的发展有何影响 我来答

熊赐履(1635年-1709年),清初理学名臣。字敬修,又字青岳,号素九,别号愚斋,湖广汉阳府孝感人,世籍南昌。

熊赐履是何人,他对清初理学在政治上的发展有何影响 我来答

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选为庶吉士,任职检讨,迁任国子监司业,进弘文院侍读,以直言论事著称于时。康熙七年(1668年)任秘书院侍读学士,又上书论政,两次均为权臣鳌拜所忌,后升为国史院学士,改任翰林院学士,经筵讲官。康熙十四年(1675年)清圣祖嘉称他的才干,升官为内阁学士,授武英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康熙十五年(1676年)他因票拟(内阁接到奏章后,用小票写所拟批答,再由皇帝朱笔批出)有误而图隐瞒,被免官,寄居江宁。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复起为礼部尚书,奉命往江南审讯疑狱后,调吏部。任期奏免了高邮、山阴等30县3700多项的额赋。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任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熊赐履曾四任会试考官,并任修撰《圣训》、《平定朔漠方略》、《实录》、《方略》、《明史》的总裁官。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辞去朝政机务,留京师充任顾问。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卒。赠太子少保谥文端。著有《经义斋集》18卷、《闲道录》3卷、《学统》56卷、《澡修堂集》16卷等。

主要成就

政治主张

熊赐履是何人,他对清初理学在政治上的发展有何影响 我来答

熊赐履一生之中在政治上最为活跃、对清朝历史影响最为深远的时期,是在康熙初年。在康熙初年激烈的满汉文化冲突中,地位并不显赫的熊赐履站在斗争的最前列。熊赐履站在理学的立场,对由四大辅臣主导的清朝政治现状提出了尖锐批判。明确提出要以儒学治国安邦。熊赐履说:"治理国家的根本要领在于皇帝的治国理念,治国理念是政者处理各种重要事务的关键,是万事的起始,所以政府公务人员必须心正,心术不正是万万不能进入政府的 。"

熊赐履是何人,他对清初理学在政治上的发展有何影响 我来答

在康熙帝清除鳌拜集团后的数年中,熊赐履逐渐成为影响清朝政治的重要人物。他通过讲学宫中促使最高统治者系统学习儒家思想文化入手,着力解决清朝政治发展方向问题。

理学思想

对于理学,熊赐履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首重主敬;二是推崇躬行;三是"崇正黜邪",捍卫理学的独尊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