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局被曝半价团购住房,分明是“隐性”的权力腐败

据《华商报》报道,在距离大唐芙蓉园不足1000米的长庆坊二期,有知情者爆料“有多套房是关系房,价格不到周边商品房售价一半”。在一份上面标有房号及名字的《长庆坊二期户表明细(对外销售)》上,至少有17处房号下标有“规划局”或“规划局关系”。据法院判决书显示,长庆坊二期191户为西安市规划局工会组织的单位团购住宅,对照住宅目录和车位目录,参考西安市规划局网站上公布的人员信息,至少有十多位局领导、区县分局领导及相关单位负责人与名单上的姓名一致。

规划局被曝半价团购住房,分明是“隐性”的权力腐败

▲图据华商报

假如真的只是“同名同姓”,一连十多位领导“赶巧”,包括现任和前任,都在一个规划局或规划系统,可能吗?同样是购买商品房,走量的团购房相对便宜,这个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长庆坊二期团购房的价格,竟然还不到周边商品房售价一半,甚至低于曲江2016年保障房价格,这样“天上掉馅饼”的事儿,很难不让人怀疑“内有乾坤”。尤其是,如果一个手握城市“规划实权”的职能部门也“牵涉其中”,更会让人们深感担忧,或与开发商有某种猫腻。之前,其他城市不乏规划局官员以权寻租落马的案例。

令人不安的地方还有,涉事的开发商不无违法违规之嫌。“对照西安市环保局的环评公示,就能看出2#住宅楼,加盖了一层”,“总建筑面积为85973.97平方米,超出了西安市发改委和西安市环保局公布总建筑面积12388.27平方米”。而且,“6000万注册金扛起3.6亿工程”,“2017年4月5日该公司已被西安市工商局经开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因“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擅自预售商品房”被罚款29万等。这样一家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规于不顾,有“瑕疵”的开发商,本应叫停力纠、严惩警示,为何却是一路绿灯、团购顺畅?

权力寻租是市场经济的毒药。在市场经济的构建中,我国早就终结了福利分房制度。根据2006年建设部与监察部、国土资源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制止违规集资合作建房的通知》,“一律停止审批党政机关集资合作建房项目”,严禁党政机关利用职权或其影响,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搞集资合作建房,超标准为本单位职工牟取住房利益。其目的,正是为了防止权力腐败,进而扰乱市场发展。

翻看报道,从2012年开始,关于“团购”购房人资格审查、事项通知、交收房款、网签、交房等具体工作,均由西安市规划局工会参与协助,分类、分批统一组织完成。一个手握城市规划大权的单位,如果通过职权影响力,以相当离谱的低价“团购”商品房,既与市场调控背道而驰,更违背公正公平、冲击市场秩序,与其说是一种“照顾员工”的福利行为,毋宁说是一种“隐性”的权力腐败。

市场经济是法治的经济,也是权力规制的经济。在之前发生的西安市“南长安街壹号内定门事件”,除企业销售经理等7名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涉事公司被纳入社会信用体系“黑名单”外,35名“打招呼”公职人员,多人受到党内严重警告、记大过、免职等处分,即体现了力戒滥权乱为、营造亲清政商的决心。

规划局被曝半价团购住房,分明是“隐性”的权力腐败

▲图据华商报

目前,西安市纪委监委已成立专项调查组介入调查此事。在这起事件中,是否有公权力的不当行使,有多少责任人员牵涉其中,这些重要信息应及时发布、公诸于众,更加透明公开处理,取信于民。

从长远来看,作为变相福利的“团购房”等,也到了须正视解决之时。权力唯有规范和受到约束,才会让市场更加健康。

END

文丨杨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