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郵票的前世今生

2018年7月是中國發行的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誕生140週年紀念,大龍郵票在我國郵票發行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它是如何誕生的?這套郵票的設計、規格印量又是什麼?古往今來為何人們對其趨之若鶩,一擲千金?

大龍郵票的前世今生

華郵第一古封 成交價:1897.5萬港元

“華郵第一古封”1897.5萬港元成交

一件貼有3枚大龍郵票的信封,在沉寂了24載後,6月16日亮相香港亞洲國際郵票拍賣會,以1897.5萬元港元(含15%佣金)的天價成交。

該封式樣為西式封,長176mm,寬104mm,正面貼有大龍薄紙5分銀郵票橫雙連及單枚郵票各一,銷北京海關總署1878年10月5日藍色英文日戳;到達戳也蓋在正面郵票上,為上海海關10月12日紅色日戳;封背蓋有上海工部書信館10月12日藍色英文投遞戳。

這件被稱作”華郵第一古封”的信封,具有極其重要的郵史意義。貼有大龍郵票的實寄信封和明信片存世僅有400餘件,其中目前發現最早的這一枚大龍實寄封是1878年10月5日由秘魯駐北京公使館寄往上海福利公司的,人們把它稱為大龍福利信封,又稱華郵第一古封。

1878年10月12日,上海福利公司的收件人收到這封郵件後,便隨手把信封丟在自己的辦公桌上,一位名叫歐瓦爾的英國好友前來拜訪。歐瓦爾是個集郵愛好者,他無意間瞥見了這枚大龍實寄封,如獲至寶一般。多年的收藏經驗告訴他,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的機會來了。幸運的是,福利公司的這個員工對集郵一竅不通,便將信封贈予了他,由此開啟了“華郵第一古封”的傳奇一生。

可惜的是一年後歐瓦爾就將其轉予另一位身居上海的英國集郵家,他將這個寶貝一藏就是65年,直到1944年才再次出手。1949年流入了著名“郵王”——郭植芳之手,後來,郭氏移民美國,“華郵第一古封”也隨之漂洋過海。

1963年後,這件稀世珍品重現人間,先後被美國集郵家高達、菲律賓集郵家黃天湧和臺北集郵家黃建斌購得。黃建斌是郵壇元老,對大龍郵票的研究更是享譽全球,被集郵界稱為“龍頭老大”。1994年,黃建斌委託香港佳士得拍賣了這件藏品,最終被瑞士集郵家貝克曼以145萬港幣收藏,據悉,實際買受人為瑞典船王奧爾森伉儷。

轉眼又過去了二十四年,華郵第一古封再出江湖,又是在大龍郵票發行140年的時候上拍,也是對大龍郵票的一種紀念吧。

中國首套郵票誕生記

大龍郵票的前世今生

大龍薄紙郵票四方連三全 中國嘉德2011年 成交價:21.85萬元

按照常理,郵票應該由郵政部門發行,但是中國的這第一套郵票卻與海關有著不解的淵源。

1876年3月,經清政府總理衙門同意,總稅務司赫德指派津海關稅務司德國人德璀琳以天津為中心,在北京、天津、牛莊(後改營口)、煙臺、上海五處試辦新式郵政。1877年5月,德璀琳致函海關上海造冊處,請其為印製郵票購進紙張十令,並把各種郵票底版刻好。7月24日,便在天津發行了中國第一套郵票。

關於大龍郵票的設計者,一百多年來眾說紛紜。在當時,將皇上頭像印在郵票上,無論朝野都不可能接受。此種背景下,既可代表帝王、又富神話色彩,集兩種題材於一身的“大龍”橫空出世。“蟠龍戲珠”在“雙龍戲珠”、“龍鳳呈祥”,和“六合寶塔”、“萬年有象”等眾多設計圖案中脫穎而出,成為最佳選擇。

郵票圖案正中繪一條五爪蟠龍,襯以雲彩水浪,郵票的顏色和麵值不同,面值用銀兩計算:“一分銀”(綠色,寄印刷品郵資)、“三分銀”(紅色,寄普通信函郵資)、“五分銀”(桔黃色,寄掛號郵資)。郵票上“大清郵政局”5個字十分醒目,上方標有“CHINA(中國)”,下方標有“CANDARINS(海關關平銀 分銀)”字樣。

“大龍”郵票為銅質版模,雕刻家用手工逐枚刻制,由上海海關造冊處印製。關於大龍郵票的印量,據曾在海關任職的綿嘉義記載,約100萬枚。先後分三期印製、發行:1878-1882年印製,為第一期,印刷的紙質韌薄,略呈透明,稱為薄紙大龍,此期印量最多;1882年印製,為第二期,印刷時間較短,但票與票間距離加大,稱為闊邊大龍,除3分銀外,另外兩種印量較少。5分銀新票存世尤少,為名貴品,俗稱黃5分;1883-1885年印製,為第三期,紙張較厚,郵票的間距縮小,稱為厚紙大龍。剛開始時齒孔光潔,後來成為毛齒,所以又分為光齒、毛齒兩套。

“大龍”郵票的印版由於多次使用,已經磨損不能再用了,於是海關造冊處又改鐫新版,圖案亦重新設計。雖然新的圖案仍然是神龍戲珠圖,但形式顏色都有許多改變,邊框及中外文字體和“大龍”郵票也迥然不同。因新票的圖幅比大龍郵票稍小些,故俗稱“小龍”郵票。

大龍郵票在發行時並無正式名稱,只因龍的圖幅較“小龍郵票”相對大些,民間便稱其為“大龍郵票”,直到1988年7月24日紀念大龍郵票發行110週年時,郵電部才為其正式命名。

華郵孤品黃5分

大龍郵票的前世今生

大龍薄紙郵票5分銀二十五枚全張 中國嘉德2015年 成交價:97.75萬元

大龍郵票的前世今生

1878年大龍薄紙郵票1分銀二十五枚全張新一件 朵雲軒2012年 成交價:59.8萬元

大龍郵票的前世今生

清 大龍薄紙3分銀二十五枚整版 朵雲軒2013年 成交價:43.7萬元

在中國珍郵中,排行第一位是大龍闊邊黃5分銀新票。

1882年第二次發行“闊邊大龍”票時,正趕上郵件猛增,郵票用量大。印5分銀郵票時,因一時找不到合適的紙張,使用了一種法國產的薄而易脆裂的紙張印製,印製數量甚少,只有2萬枚,僅有800全張,9個月便銷售一空。因此流入郵商和集郵者手中的數量亦很少,存世的新票僅有百餘枚,而大方連存更少,存世僅有1個全張。

美國集郵家詹姆士·施塔少校1920年收藏的一版闊邊大龍黃5分銀新票全張(25枚)被譽為“西半球最罕貴之華郵孤品”。這個全張在施塔少校去世後,一直沒有露面。直到1991年9月,才在英國倫敦蘇富比公司拍賣。當時,香港收藏家林文琰因有事未能前往而只能通過電話報價參加競投。他最終以37.4萬英鎊的最高價,購得了這件夢寐以求的舉世無雙的珍品,也使這件流落在外的中國第一珍郵榮歸故里。在1999年8月北京舉行的99世界郵票展中,林文琰將其送來參展,令中國和世界集郵者一睹芳容。2010年,據傳林文琰把這闊邊大龍5分銀全張以100萬英鎊的價格轉讓給上海集郵家丁勁松。

拍場龍捲風

許多人會好奇為什麼大龍郵票的價值那麼高,其實有幾個原因:一是因為它是首次發行中國第一套郵票;二是中國人對龍有著別樣的信仰;三是數量稀少而且一整套郵票的數量有且僅有3枚,總共發行了100萬套。

2015年2月,在英國科茨沃爾德地區一戶人家的閣樓裡發現被雪藏120多年的我國1882年發行的橘黃色5分銀大龍郵票35枚。這些郵票原屬於該家庭的一位前輩,當年被派往中國的一位傳教士,曾購買大龍郵票作郵資用來寄信。這些大龍郵票被那位傳教士帶回英國,塞進小小的棕黃色教堂用於捐贈的信封裡,安靜地躺在雪茄盒內,安全地藏在老家的閣樓裡。2015年5月22日,在凱萊赫公司香港拍賣會上,這些英國塵封超過100年的35枚橘黃色5分銀大龍郵票以總價625萬港幣,被中國大集郵家孫蔣濤先生購得,單枚大龍郵票價格已突破20萬港元。

2017年,北京保利秋拍“方寸聚九州——郵品專場”,最初期的兩張清代大龍郵票手繪樣稿以115萬元成交。

大龍郵票的前世今生

光緒三年(1877年),大清海關造冊處手繪製了兩種帶水印的初步樣稿,以供大清海關總督察羅伯特·赫德爵士審核。

第一種樣稿繪製於條紋紙上,尺寸為7.2x5cm,中心為黑色與黃色組成的陰陽圖案,上方有一顆夜明珠,由立於鐵樹上的一鳳一龍烘托,下方的卷軸上繪有“大清一統萬年”之箴言。龍鳳的顏色為天藍、淺綠及紅色,夾雜金色。

第二種樣稿繪製於高品質無條紋紙上,圖案繪製於雙線黑框內,四角內曲,尺寸為10.6x6cm,中心的太極圖由黃色和逐漸變淡的洋紅色組成;夜明珠為灰色和金色,上方及下方的火焰更為精細,由兩條龍烘托,龍的顏色為淡藍及深藍,龍鱗呈金色,龍鬚為灰色和金色,龍舌及龍首之後的火焰為猩紅色。下方的卷軸上沒有文字,填有一抹灰色和金色。儘管它們未被採納,羅伯特·赫德爵士還是把它們納入了自己的藏集中。

中國郵票的“變體”或“錯體”從第一套大龍郵票就有了。第三版大龍郵票之“厚紙光齒票”和“厚紙毛齒票”中,均出現直中縫漏齒變體。在大龍“厚紙光齒票”中,有1分銀直雙連中縫漏齒、3分銀直雙連中縫漏齒。在“厚紙毛齒票”中,有3銀直雙連中縫漏齒、5分銀直雙連中縫漏齒。大龍郵票中縫漏齒變體存世罕少,十分珍貴。1996年11月,蘇富比公司在香港舉行的珍郵拍賣會上,大龍郵票1分銀直雙連中縫漏齒新票,是存世五對中最好的一對,最終以59.2萬港幣拍出。另一件大龍3分銀直雙連中縫漏齒信銷票,為存世三對之一,源自大衛·佩斯富郵集,以51.5萬港幣成交。

清末上海海關供職的西班牙籍洋員綿嘉義(1860-1939年),憑藉職務便利於1905年為編寫海關郵務報告附錄《1878-1905年華郵紀要及附圖詳目》,拿海關總稅務司署上海造冊處保險箱內的大龍郵票3種面值原模,拓印成深藍色無齒四方連小張,俗稱“綿嘉義大龍黑樣票”。2003年11月26日,北京華辰秋拍郵品錢幣專場拍出16.5萬元。

鏈接:

大龍在天津何日發行

關於大龍郵票發行日期之謎,集郵界已經爭論了數十年,7月說、8月說、10月說甚至12月說,如今絕大多數人肯定了7月下旬說,並將上限定在7月24日。

這一懸案能逐漸撥雲見日,歸功於上海海關的老專家杜聖餘。杜聖餘用了近兩年的時間在海關檔案中查找到了天津海關郵局於7月24日收到首批大龍郵票的記載,也就是德璀琳的簽收單。1940年,老集郵家黎震寰在與天津郵局郵票發行總經辦人徐家麟聊天時,得知徐的岳父——一名老郵政,在大龍郵票1878年7月24日到達櫃上的當天,便隨即發售,徐的岳父也買了一枚。之所以記得清清楚楚,是因為這一天是徐家麟岳父的農曆生日。

懸案雖然暫時認定,但人們仍期待著一張塵封已久的1878年7月24日首日封早日現身。

已刊載於《中國拍賣》2018.8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