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歲父親給68歲兒子做飯,父慈子孝,孫子不爭氣做虧心事玩消失


父愛如堅實的山,牢靠而厚重;父愛如醇香的酒,不因歲月的流逝而減弱;父愛如燈塔,指引和照亮我們前行的方向……陝西漢中勉縣武侯鎮鹹河村,當時102歲的陶鄭新和68歲的兒子陶保明相依為命,父子倆一天吃2頓飯,早餐是土豆米飯、辣椒炒茄子,晚上一般吃甜漿稀飯。本組圖片拍攝於2017年9月14日。

陶鄭新雖然已經102歲高齡了,但老人家精神矍鑠、雙目炯炯有神。父子倆一個守在家裡做飯,一個下地幹活上山放牛,日子雖然過得清貧而平淡,但卻不乏溫情的氣息。百歲老人陶鄭新一生愛乾淨,哪怕老了,行動蹣跚了,廚房灶臺還是被他收拾得乾乾淨淨。

父愛是深沉的,但也有細膩的一面。陶鄭新說,兒子每天干的都是力氣活,早上一頓吃土豆米飯頂飽,不會餓。蔬菜吃的都是自己種的,父子倆一個月吃兩次肉,一次半斤豬肉還能剩下一點。子女年紀再大,也是父母的心頭肉,也是父母的牽掛,他們唯恐子女吃不飽穿不暖。


102歲的陶鄭新和68歲的兒子陶保明相依為命生活在秦嶺大山裡,陶保明的媳婦20年前因病去世,從此,陶保明就獨自一人照料父親。其實,更應該說是相互照料。自己年紀再大,只要父親還健在,陶保明就會覺得最起碼在心理上有依靠,就會覺得自己還沒老,還有的是力量。圖為兒子要上山幹活,老父親囑咐兒子,上山腳別踩空了,注意安全。唉,兒子只要跨出家門,離開自己的視線,陶鄭新就免不了擔憂!

百歲老人陶鄭新生於1915年。他一生飽經滄桑,但卻從沒有離開過自己的家,去過最遠的地方是勉縣縣城。也許,在自己最熟悉的地方住久了、住慣了,沒有比較,沒有攀比,也就不會有心理上的落差,也就不會覺得苦和累。這樣的人生,也會感覺到幸福和快樂。

陶保明知足地說:“父親身體一向很好,101歲時還能牽著牛上山放牛呢,生活完全能自理,父親看我忙,一天兩頓飯都給我做好了。”百歲老人陶鄭新說,80多歲時自己還能騎在牛背上放牛呢,不過現在不敢騎牛了。

兒子上山幹活的時候,百歲老人陶鄭新一個人難免感覺有點孤獨寂寞,家裡的一隻貓,就是他的伴。每天,老人家都要給他的小貓喂一個土雞蛋。

每天,老人家都會在自家的院壩上轉上幾圈,活動一下筋骨,算是鍛鍊身體。他覺得,兒子也日益老邁了,自己身體好,也能讓兒子放心、寬心,也能讓兒子減輕負擔。老人家說:“兒子對我很孝順,我也要對他好,畢竟,他也是快70歲的人了!”據悉,2018年,父子倆就可以搬進政府提供的面積50平米的安置房了,不用爺倆掏一分錢。現在,也許他們已經搬進去了吧。

陶保明打算把家裡的那頭牛賣了替兒子還債。他的兒子已經40多歲了,前些年以陶保明的名義貸了5萬元款就消失了。陶保明說,無論如何,這錢他得替兒子還,已經還了2萬元。至於兒子的去向,陶保明說他也不知道。“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逃避不是辦法。但願,陶保明的兒子能夠迷途知返、洗心革面,趕緊回家承擔起本應自己承擔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