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亲手杀死儿子的圣贤名相,名留青史

卫国发起的五国伐郑行动,其真实的目的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石厚在东门之战中小有收获,联军就此匆匆解散。

虽然从实际战果小的可怜,但卫军毕竟是胜了。州吁要的就是这个,希望借此增加自己的威望,压住国人的非议。

所以,石厚让卫军大张旗鼓地回国,大肆庆祝胜利,就好像卫国完成了滔天的功业一样。

不过,最终的结果却不能令州吁和石厚满意,国内的舆论没有丝毫的停息。

我想,我很有必要来评论一下这个五国伐郑的计划。

从出发点来看,石厚的计策是高明的。通过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这一招是政客们惯常使用的伎俩。这个很好理解。比如在一个家庭中,妻子嫌弃丈夫赚的钱太少,没本事。此时丈夫就可以用转移矛盾这一招。他只要说一句话:我这个月被我们的小气老板扣了一半钱。我相信,妻子对丈夫的各种不满会立刻转移到老板的头上去。她会帮助自己的丈夫出谋划策,如何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州吁就好比这个家庭中的丈夫角色,当国内的臣民们都对他不满的时候,他想通过伐郑的行动告诉国人:郑国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你们不要老针对我。

不过,这个“转移矛盾”之计,必须要配备行之有效的后续手段。如何真正把矛盾转移出去,转移行动能持续多久,策划人是否能摆平外部矛盾达到内部立威的目的,这些都必须一一落实。

此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亲手杀死儿子的圣贤名相,名留青史

这方面,州吁和石厚显然做的并不好。他们只把矛盾转移了五天,而且这场小胜根本就不足以立威。

其实,从一开始,州吁和石厚就选错了进攻方向,他们所选择的敌人几乎是当时天下最强大的诸侯国。他们完全可以挑选一个弱小的对手,然后取得完全的胜利。

有人可能会说,伐郑是因为有矛盾,打其他国家没有理由。

这一点大可不必担心。石厚对于研究诸侯国的内部矛盾有着天生的才能,找一个小国,找出他们的内部矛盾,然后大做文章,应该不算难事。最不济,也可以效仿祭足盗割周禾这样的挑衅行为,触怒对方挑起事端。总之,只需要进行精心策划,寻找一个攻伐别国的借口还是不难的。

(我以上的言论只是站在政治权谋的立场上而言,现实生活中并不提倡大家搞阴谋诡计。)

除了对外作战,州吁在国内的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他应该抓紧时间实行仁政,笼络人心。内外两手一起抓,才能最终坐稳国君之位。

很显然,州吁做不到我说的这么多。这种要求足以衡量历史上的圣贤帝王。而州吁在父亲卫庄公的溺爱下长大,在本质上不过是一个暴戾嚣张的纨绔子弟而已。

州吁对于现状仍然感到不安,他问石厚:国人还是不信服我,怎么办?

石厚再献一计:我父亲是老臣,德高望重,很受爱戴,主公可以征召他入朝,将国政交给他,相信能够收服国人。

州吁很认同,给了他很多财物,让他征召老臣石碏。可石碏根本不在乎财物,他借口有病,坚持不肯去。

州吁只好把石厚再找来询问:你父亲不肯来,我想亲自去向他问计,你看怎样?

石厚说:你去他也不一定见你,还是让我代你去问吧。

于是,石厚再次去找自己的父亲,向他诉说国君州吁的仰慕之情。

石碏问:他为什么要征召我?

石厚说:就因为人心不稳定,想让父亲你给他出个计策。

石碏说:新君可以入朝觐见周王,如果得到周天子的承认就名正言顺了。

石厚说:您说的对,但是无缘无故入朝,周王会起疑,应该先找人向周王通好吧?

石碏说:这很简单,陈侯跟周王很亲近,我国向来和陈国和睦相处,最近又一同伐郑,如果新君亲自去拜访陈国,借这层关系觐见周王应该不是难事吧?

老臣出马,果然非同凡响。这个主意既容易实行,又作用巨大。

此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亲手杀死儿子的圣贤名相,名留青史

州吁听后大喜,立刻备上礼品,带着石厚一同拜访陈国。

其实,一切都是石碏设下的计谋。他是一个忠正之臣,对于州吁这样的弑君篡位的行为,他决不能容忍。但木已成舟,州吁已然夺位,石碏无能为力,所以告老在家,只求远离庙堂就行了。没想到,州吁让石厚来向自己问计。

石碏感觉到这简直是天赐良机,自己可以借此机会匡扶正义。于是他向州吁提出了通过陈国朝见周王的建议。

在州吁眼中,这是一条安天下的妙计;在石碏心中,这也是一条安天下的妙计。但他们的天下,显然并不相同。

石碏和陈国的大夫子针有很深厚的交情,他通过子针给陈国国君陈桓公写了一封信。

信的大致内容为:

卫国不幸发生了弑君篡位的惨祸,这是逆臣州吁所为,也是我的逆子石厚在助纣为虐。如果不杀了这两个乱臣贼子,天下人恐怕都向他们学习。老夫我年纪已经很大了,没有能力拨乱反正,有负于先君。现在二人都去拜访贵国了,这都是我的计划。希望贵国把他们逮捕正法,以匡正天下。

陈桓公有点拿不定主意,问子针道:你看怎么办?

子针说:卫国的事,就是我们的事,这样的恶人自己来送死,我们怎能放过?

石碏没有看错人,交友就需要交这样的才行,关键时刻能助一臂之力。

在子针的坚持下,陈桓公决定帮助石碏。

州吁和石厚进入陈国后,如同瓮中之鳖一般,轻易就被抓住。

陈桓公想将他二人就地正法。大臣们劝阻道:石厚毕竟是石碏的儿子,还是交给卫国,让他们自己来处置吧!

陈桓公表示认同,写信给石碏问他怎么处置。

石碏得信之后,立刻请来朝中大臣,宣布州吁、石厚的罪行。他展现出一个社稷重臣的威望,得到朝中百官的一致拥护。

此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亲手杀死儿子的圣贤名相,名留青史

于是,石碏作出安排:首先,派人去陈国斩杀州吁、石厚;其次,迎接出逃在外的公子晋即位。

群臣中有人说:州吁是首恶,杀了正法就是,石厚是从犯,可以从轻发落。

没想到石碏大怒,骂道:逆子助纣为虐,有何面目见祖先?难道还要老夫亲自去陈国手刃此贼吗?

于是,州吁和石厚就此伏诛。

有趣的是,州吁死前还发生了可笑的一幕。石碏派去斩杀州吁的人是卫国的右宰丑(名丑,右宰是官名)。州吁见了他大喝道:你是我的臣子,怎敢杀我?

右宰丑回答道:卫国有臣子弑君,我只不过向他学习而已。

州吁之乱到此画上句号,卫庄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晋即位,他就是卫宣公。

《读起来最省力的东周列国志》012石碏定国

轻松看名著,刘弘文为您通俗解读《东周列国志》,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