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犬患“治人”是治本之策

未拴狗绳、犬吠扰民,济南市自2017年1月1日实行“养狗计分制”后成效几何?《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济南市公安局治安警察支队相关负责人处获悉,“计分制”实行以来,共处罚了1430名犬主,其中,122名犬主被扣满12分,参加学习与考试。实行“计分制”后,市民涉及犬类的投诉下降了50%左右。

养犬人与他人产生矛盾纠纷的事早已司空见惯,问题产生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养犬人遛狗不拴绳造成的,济南警方通过“计分制”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一次查处犬只扰民、遛狗不拴绳、不携带犬证犬牌的行为,对犬主进行警告,并扣除3分;第二次查处,对犬主处以200元至500元的罚款,并扣除6分;第三次查处,对犬主扣满12分。狗证若未年审一次扣除12分。扣满12分,暂时没收犬只,犬主到指定地点学习相关养犬法规,考试合格后方可领回犬只。

正如网友所说的那样,“犬患”本身就是人导致的,以“治人”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犬患”问题。可以说,按照“治人”的思路,借助科技手段,解决城市的“犬患”不是什么难事,济南警方的做法说明了这一点。

济南公安犬类管理部门研发的APP,将养犬管理的科目整合到手机上,使得犬主的违规行为当即“显形”。此款APP应用之前,无证犬主常以“未带犬证”为理由躲避检查,而民警也没法核实。现在民警通过手机,就可查询犬主名下的犬只信息。民警还可调出犬只的处罚记录,在APP上对犬主开出电子罚单。

养犬办证、遛狗拴链,这是写入各地养犬管理规定的内容,按理说应该是养犬人必须遵守的,但现实并非如此。同样的法规内容,不同的执行效果,反映出的是执法理念、执法手段的高下。对违反法规的犬主既给压力又给“出路”,督促他们自觉地遵守法规,这才是“治人”的目的。对于为“犬患”苦恼的城市,不如学学济南的经验。杨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