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传统习俗:隐语辨亲疏

族同胞碰到一起说畲语时,还以一些谜语式的隐语进行盘问,从对答之中了解情况,辨别亲疏。语有些还是挺形象生动的。如“过渡”或“撑船”(指吃饭)“船篙”(指筷子)、“过燥路”(吃干饭)、“过水路”(喝酒)、开光”(洗脸)、“灼火”(盘歌)、“钢锄头”(洗脚)“炒田螺”(洗碗)、“炒猪肚”(争吵)等,非真正会畲语的人是听不懂的。有些汉人也会说一些畲话,但却不精于此道。据传说,曾松阳县一女歌手曾与一个会唱歌的汉族后生对歌,一般人都辨不出,后来这位歌手问他“吹火筒”叫什么,他回答“火筒”,才

露马脚(语叫“火炉管”)。

畲族传统习俗:隐语辨亲疏

查问对方情况的内容更多,如“在茅蔸上还是茅蔸下”(成亲没有),“做大人未做大人”(父母是否都送上山头),“困床内边还是床卡(外)边”(有小孩没有),“门前有几个踏步级”(家里有几代人),“一个桔子掰几瓤”(有儿个兄弟)等等。

考察性的盘问更严肃,一般都由懂规矩的长者来盘问,若答得正确,即报出家门、辈分,不管远离他乡,待之如亲属上宾。如答不上则不予理睬。

畲族传统习俗:隐语辨亲疏

一问出处:“你的竹种哪地掘来种?”答“广东”即对,言从广东迁出。

二问资历:“你住在竹园内还是竹园外?”已履行过“传师学师”仪式(即住在竹园里了),威望就高,未学过“师”,则“在竹园外”

三问姓氏:“头上生顶角还是(盖)耳?”蓝姓是“顶角”,雷姓是“盖耳”,“金重还是金童?”钟姓是“金重”(繁体字)。或“你寮油麻有几窟?”蓝姓是“三窟”(其下“皿”字是三个口”),雷姓是“四窟”(其下“田”字是四个‘口”)

畲族传统习俗:隐语辨亲疏

四问排行:“一行毛竹破儿莱?”蓝姓是“六莱”(大小百千万念),雷姓是“五菜”(大小百千万)、钟姓有“五莱”(大小百万念)

五问辈分:毛竹是“大头破落还是细头破上?”首项或近首项“大”,则是“大头破落(下)”;尾项或近尾项“万”“念”,则是“细(小)头破上”。提问者根据回答,与自己辈数对照就可知大小辈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