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如何歪曲历史?删曹操2句话刘备3句话,俩人形象大颠覆

文 | 江隐龙

话本、小说本是民间文学,从《三国志话本》到《三国演义》,众多作者的笔触自然要迁就民间的审美——反过来说也是一样,民间所能接触到的自然不是士大夫们雅趣胜事,而这些触手可及的下里巴人。然而《三国演义》着实又影响过大,以至于文学上的三国完全战胜了历史上的三国,于是三国中人的形象也便随着《三国演义》的故事而一一改变。

三国演义如何歪曲历史?删曹操2句话刘备3句话,俩人形象大颠覆

于是,以《三国志话本》、《三国演义》的问世为转折点,曹操的身后之名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此之前,后人多叹服其功业;在此之后,后人多评价其狡诈奸邪,堂堂魏武,由此渐渐转向小人了。然而,却不能以为罗贯中完全迎合了民间审美,而将曹操塑造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否则毛宗岗的《读三国志法》又哪来的忠顺宽义?没有了这些,曹操只是奸,却不能成为“奸绝”了。事实上,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更接近于枭雄,而不是奸雄。在《三国演义》最初的版本中,曹操的出场便有英雄气:

“为首闪出一个好英雄,身长七尺,细眼长髯。胆量过人,机谋出众,笑齐桓、晋文无匡扶之才,论赵高、王莽少纵横之策。用兵仿佛孙、吴,胸内熟谙韬略。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乃汉相曹参二十四代孙。”(嘉靖壬午本第二回)

三国演义如何歪曲历史?删曹操2句话刘备3句话,俩人形象大颠覆

这之后的篇幅,详细描写了曹操任洛阳北都尉的刚正勇毅。此外,曹操刺董卓、矫诏讨董的情节,也均由罗贯中所新增。总而言之,罗贯中对曹操的英雄之气是毫不遮掩的,其笔下的曹操,绝非小人。当然,罗贯中也毫不避讳曹操的奸邪狡诈。曹操的“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被改成了“宁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其意有大变。罗贯中一边写一边感叹:“曹操说出这两句言语,教万代人骂。”然而这两句,却是他添油加醋而来。

三国演义如何歪曲历史?删曹操2句话刘备3句话,俩人形象大颠覆

罗贯中笔下的曹操,英雄之极,奸诈之极,大开大阖。然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却并不是后世最流行的版本——真正踏上“四大名著”的,是毛宗岗评改过的毛版《三国演义》。毛宗岗父子对《三国演义》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其中有史料上了修正,有文字上的润色,也有人物性格上的提炼。这其中,以最后一点影响最深:《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性格,由此变得更加纯粹单一,或者说是纸片化。

三国演义如何歪曲历史?删曹操2句话刘备3句话,俩人形象大颠覆

在这一提炼过程中,刘备愈仁,诸葛亮愈智,关羽愈义,曹操愈奸。周瑜愈量小,袁绍愈无谋,鲁肃愈忠厚,司马懿愈畏蜀如虎。回归至曹操,从其出现的画面便可看出不同:

“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为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冒姓曹。曹嵩生操,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

“好英雄”变成了“将”,“胆量过人,机谋出众,笑齐桓、晋文无匡扶之才,论赵高、王莽少纵横之策。用兵仿佛孙、吴,胸内熟谙韬略”尽数删除,再出赞誉之词。更进一步,“汉相曹参二十四代孙”也变成了“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为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冒姓曹,曹嵩生操,小字阿瞒,一名吉利”——原书中的一代名臣之后,由此成为了赘阉遗丑,实在是“其心可诛”了。

三国演义如何歪曲历史?删曹操2句话刘备3句话,俩人形象大颠覆

毛宗岗对于《三国演义》的贡献不容忽视,毛版《三国演义》一经付梓,立即拔得关筹,击败了其余各个版本。然而,曹操的形象却在毛宗岗笔下成为了纯粹的奸雄,这一段无妄之灾,却不知曹操九泉之下,做何感想了。曹操文学形象的嬗变,印证了“尊刘抑曹”倾向中的“抑曹”,那“尊刘”呢?这里真让人不禁感叹: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了……

三国演义如何歪曲历史?删曹操2句话刘备3句话,俩人形象大颠覆

嘉靖壬午本《三国演义》中刘备出场时的介绍为:“那人平生不甚乐读书,喜犬马,爱音乐,美衣服,少言语,礼下于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游天下豪杰,素有大志。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朱。”毛版《三国演义》中变成了:“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三国演义如何歪曲历史?删曹操2句话刘备3句话,俩人形象大颠覆

曹操被删去的是“胆量过人,机谋出众”,而刘备被删去的是“喜犬马,爱音乐,美衣服”,《三国演义》中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此……

三国演义如何歪曲历史?删曹操2句话刘备3句话,俩人形象大颠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