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入伏!请收好这份“三伏天”养生指南

今日入伏!请收好这份“三伏天”养生指南

今天是入伏第一天,全国多地将开启 “蒸烤模式”。

今年三伏天共40天:7月17日交“初伏”,7月27日交“中伏”,8月16日交“末伏”,8月26日“出伏”。

伏天如何养生?中暑时如何急救?

伏天养生9个字

防中暑

勿贪凉

多补水

1

伏天需当心中暑

入伏后,高温、高热、高湿的“桑拿天”将频繁出现,中暑、心血管疾病、心衰等各类健康问题也会接踵而至。

不要以为中暑是小事,因为:

体温超过40℃的严重中暑病死率为41.7%;若超过42℃,病死率为81.3%。

今日入伏!请收好这份“三伏天”养生指南

中暑症状有哪些?

1、中暑先兆;

在高温的环境下出现头痛、眼花、耳鸣、头晕、口渴、心悸、体温正常或略升高;

2、中暑初期;

大量出汗、口渴、明显疲色、四肢无力、头昏眼花、胸闷、 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正常或略高;

3、轻度中暑;

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成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

4、重度中暑;

表现为皮肤凉、过度出汗、恶心、呕吐、瞳孔扩大,大量出汗、皮肤湿冷、体温升高到38℃以上、血压下降、脉搏加快;腹部或肢体痉挛;常伴有

昏厥,昏迷,高热甚至意识丧失;

中暑急救的方法?

1、充足的睡眠和多喝水也是预防中暑的重要措施。

2、中暑初期:迅速到通风阴凉的地方,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

今日入伏!请收好这份“三伏天”养生指南

3、轻度中暑可以为患者泼水。泼在皮肤上的水,蒸发较快,以增加降温的效率。或者用冷毛巾湿敷患者,如果可能,将患者移到有冷气设备的地方。

4、初期与轻度时,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5、重度中暑时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使其苏醒。

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

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2

伏天要谨记防寒

夏天人体阳气最重,中医养生讲究的原则之一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夏季切勿贪凉,用冷饮解暑降温、食用凉菜未尝不可,但不知节制则对身体有害无益。

也可根据个人体质,趁三伏天将自己深藏体内多年的寒气“逼”出来。

今日入伏!请收好这份“三伏天”养生指南

以下症状是有寒气的表现

  • 手脚冰凉、怕风怕冷;
  • 腹痛、腹泻、分泌物清稀、脸白;
  • 口干渴,面色青白、舌苔白;
  • 背部酸楚不舒服;
  • 呕吐、咳嗽、吐痰、鼻塞、喷嚏等。

伏天祛寒的办法

1、运动祛寒;

寒性体质的人尤其需要通过运动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祛除寒气;

2、食疗祛寒;

羊肉、鲫鱼、山药、枸杞等都是温补的食物,烹饪时还可适量加些大蒜、生姜等调料,也可暖脾胃,去寒邪;

3、泡脚祛寒;

三伏天通过泡脚可通经活络、温煦腑脏,调节脏器功能,改善毛孔的血液循环,加速

祛除身体寒气;

4、艾灸祛寒;

艾灸是通过灸火的温热力及药物作用,对穴位进行刺激,温经活血,扶正祛邪。采用艾灸疗法,可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健脾和胃、温阳散寒;

5、拔罐祛寒;

拔罐是通过对人体经络穴位的刺激,使身体阴阳得以纠正,达到阴阳平衡,振奋腑脏、祛除病邪的功效。拔罐疗法可行气活血、祛风散寒、软坚散结,消肿去湿。

今日入伏!请收好这份“三伏天”养生指南

3

伏天 “多喝水”不如“会喝水”

伏天补水,也有大学问,不仅要“多喝水”,更要“会喝水”!

今日入伏!请收好这份“三伏天”养生指南

1、补水宜早不宜晚;

不要等到身体非常缺水时才想起要喝水。

当身体特别想喝水时,身体的器官已经在一种极限情况下运行了,也就是说非常缺水了。特别是夏季,这种情况极易导致中暑等情况的发生。

所以,最好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及时定时补充水分。

2、补水宜温不宜冰;

夏天饮用冰水或冷饮虽然会带来暂时的舒适感,但大量饮用会导致汗毛孔宣泄不畅,肌体散热困难,余热蓄积,极易引起头疼、中暑等状。

正确的方法是多饮用温水,不仅不会热,还可以方便汗液及时排除,保证身体健康。

3、运动补水有讲究;

三伏天很多人都依然会坚持锻炼,享受挥汗如雨的热情,其实运动补水也有讲究。

很多人喜欢运动完后大口大口猛烈喝水,其实这样会加重心脏的负担,正确的做法是间断性、小口补水。

伏天养生

总结起来就是9个字

1、防中暑

2、勿贪凉

3、多补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