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利好!网贷备案提前,但请注意合规不代表安全

重大利好!网贷备案提前,但请注意合规不代表安全

重大利好!合规P2P机构条件成熟,可申请备案。针对近期互联网金融平台“爆雷”风险事件,新华网记者从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上述小组认真分析总结了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形势,对稳步推进互联网金融特别是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9项工作安排。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第二项允许合规机构继续经营。经有关部门认定,基本符合信息中介定位和各项标准的机构将接入信息披露和产品登记系统,继续开展网络借贷业务。经过一段时间运行检验后,条件成熟的机构可按要求申请备案。

点评:合规的P2P平台备案可以提前申请了。这算是一个重大利好,不过要值得注意的是合规与安全没有很大的关系,只是备案的平台倒闭的可能性会相对小一些而已。


P2P平台温商贷宣布展期,将分36个月兑付本息。 8月5日,P2P平台温商贷在其官网发布《关于温商贷的展期公告》(下简称“公告”),宣布平台展期。公告中提到,自6月下旬以来,行业环境持续恶化,投资人信心遭受严重挫伤,用户恐慌情绪蔓延,资金大量流出,平台遭遇有史以来最大的流动性危机,经公司高管层联合商议决定,自2018年8月5日起,温商贷正式进入展期阶段。目前,平台创始人胡其丰已飞抵新疆,向新疆政府、监管部门及公安部门报备温商贷的展期事宜及兑付方案,并声明自始至终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按照兑付方案开始执行。展期兑付方案具体细则如下:1.自2018年8月5日起,温商贷将不再新增标的,直至平台完成全部投资人展期资金的兑付工作。2.自2018年8月5日起,用户在平台账户里的所有待收本息将暂不接受提现,自动进入展期状态;展期期间全部本金按照9.6%的年化进行计息。3.2018年8月5日-2018年10月31日,所有本金及产生的展期利息暂不安排兑付(8月5日-10月31期间的利息同11月当月利息一起结算);

2018年11月份开始,每月30日执行兑付,平台将按比例兑付本金及展期利息,直到全部还完。公告中强调,平台将遵守“三不”承诺:不关停、不失联、不放弃。

点评:温商贷有60多个亿的待收,所以这个雷还是比较大的。之前小马读财早有过温商贷的预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公众号小马读财,回复预警,验证一下。今日晚上会有温商贷的专题分析文章,欢迎围观。


理财新规明确破刚兑时间表,保本理财最后撒欢。“保本产品一出来很快就抢完了,如果想要申购就要非常留意,不然很难买到。”8月1日,华南一股份银行深圳分行理财经理对本报记者称,银行理财产品当中,保本产品与90天以内的短期产品特别好卖。7月20日晚,资管新规相关的配套细则落地,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兑、净值化管理有了明确的时间表,目前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保本理财与短期产品也将最终退出。不过新规边际的放松以及最后时点明确,银行和投资者反而为此进入了最后的撒欢。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承受风险的能力较低,最喜欢保本、流动性相对好一些的产品。

融360监测数据显示,上周(7月23日—7月29日)银行理财发行数量为2289只,较前一周增加30只。上周银行理财平均收益率为4.72%,较前一周下降2BP。3个月以内期限理财产品占比为21.67%,保本理财产品占比为27.28%,这两类理财产品发行量相比前一周均没有下降。

点评:整个理财市场趋于理性化,之前就出的政策现在已经明确时间节点。除了银行的定期和活期存款可以保本,其他理财产品都不可以。当然,P2P按兜底还是存在。


人民日报:部分P2P平台退出是正常市场出清,也是良币逐劣币。人民日报8月6日消息,最近身边有关互联网理财的消息不绝于耳。投资人的种种表现,正是当下互联网理财行业发生深刻变化的反映。第三方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下半年,问题平台数量达到高峰,随后逐渐降低,到今年上半年,问题平台数量又开始增加,6月份达98家,为近14个月以来月度最高,面对有先天“缺陷”的网贷平台市场,各方监管不能松劲。整治的关键在于纠偏矫正,督促平台回归信息中介的本源,建立完备的风险管控和内部管理体系,严格资金流向,做好信息披露,为出借人提供全面、真实的决策依据。但也要看到,网贷平台发展多年,一时转身并不容易,资金存管难达标、技术实力难提升、存量贷款难清理,规模压降过程中一旦拿捏不准节奏,就会带来人为风险。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在金融市场的巨大能量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网贷平台只有发挥强大的技术优势,做好信息中介的本分,才能真正在服务小微企业、拓宽居民投资渠道方面发挥作用。

点评:从人民日报的观点可以看出,很明显,国家不会出钱缓解网贷行业的雷潮,这是一个正常的市场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