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與月入過萬,只差了一個關注▲
你還記不記得韓寒前段時間的微博發文,他說:“退學時一件很失敗的事情,說明我在一項挑戰裡不能勝任,只能退出,這不值得學習。”
這一言論否定了他年少輕狂時期說過的各種言辭,他認為自己犯了一個重要的錯誤,那就是提前輟學進入社會,而若干年後,他想方設法去挽回,但時間已經不足以給他任何的機會,即便他是韓寒。
也正因為他是韓寒,輟學成功的他被大眾和媒體無限放大,這種小概率事件被不少盲目從眾者認為是“正確的路徑”。
四叔還記得那部轟動世界的紀錄片《人生七年》中,拍攝者記錄了若干階層群體的孩子們,在幾十年的奮鬥中,我們看到的結果是: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始終是窮人。
當然,除去外部種種的因素來看,不爭的事實是,讀書是改變他們命運的唯一機會,因為在記錄的那麼多人中,他們絕大多數都沒有突破階層的限制,只有一個叫尼克的小孩,他是純底層出身,靠讀書考上了牛津大學,並任職於美國一所大學,取到了美麗的妻子,實現了階級的跳板。
回過頭再去看韓寒的發聲,我們自然不難理解他的感慨,當食物鏈頂端的人看到事情本質的時候,那他說的基本上都是實話。
在城市奮鬥的你不是不能倒下,而是你不敢倒下
《人生七年》告訴我們另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家庭的出身我們不能去選擇,成長環境我們不能去選擇,但可以選擇的是,我們和富家子弟用的同樣的教材,坐在同樣的教室,獲取一樣的課本知識,通往上層建築的路是相同的。
如果你沒有先天的上層建築,那你沒有理由不去讀書,不去靠知識改變命運,對於很多人來說,離開學校那一刻,才知道拼命讀書才是普通人的捷徑。
這種“捷徑”有多真實並可以觸及?
上週,全國37個主要城市平均招聘薪酬出爐,數據又一次令網友們驚歎不已,看看這19個城市的薪酬報表你都達標了嗎?
我想不少度友也僅僅是剛剛及格。
更殘酷的是,四叔在某聯招聘還看到了2018春季求職人才的競爭指數,43人競爭一個崗位的現實又一次刷新了我們的認知,這個競爭係數不亞於任何一次公考或是編制考試。
在這種白熱化的競爭態勢下,你覺得你只懂得一兩個技能工具,只會做一份簡單粗糙的PPT或者會PS一張掉渣的圖片,怎麼能確保力壓“43人”從而脫穎而出?
競爭從未少過,遲到的是你一份勇氣
不少度友和四叔感慨,現在的社會是錢難掙,X難吃,花錢如流水,競爭就業壓力這麼大,還要負擔著家庭,在社會上每天換著不同樣的角色,還要去擔心自己的衰老加速,恐懼35歲以後會被公司“拋棄”。
其實,這種恐懼四叔在讀書的時候就有,當時沒有這麼強烈,但隨著歲數越來越大,“年邁”的四叔也開始為未來擔憂起來,我在想:“35歲時,當四叔握不住筆的時候,應該何去何從?”
但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我都在想著,要想自己不被公司“拋棄”,就努力讓自己變得越來越有價值,越具備價值越不會被拋棄。
就像前段時間新聞報道的這位81歲的老奶奶薛敏修在天津大學畢業了,她會五門語言(中文、英語、法語、俄語、拉丁語),還會用PS後期處理照片,完爆90後、00後的節奏。
網友紛紛驚歎:厲害了我的學霸奶奶,學無止境,真是活到老學到老!
這位81歲的老奶奶都這麼拼,你還有什麼不努力的資格(藉口),所以千萬別覺得20、30歲職業生涯就廢了,只要有一顆年輕且善於學習的心,60歲也不會被時代拋棄。
我們多數人是離開學校的那一刻,才知道自己應該去學習,去提升自己,而在前5年,他們沒有太大的變化,而那些大學畢業的同學紛紛找到了好工作,進入了知名企業/公司,考取了編制(教師/公務員),畢業10年,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已經不再年輕,競爭壓力逐漸變大,多數人想改變自己的處境,但大多心有餘而力不足。
其實,改變從來不晚,就是看你的一個決定,在努力的同時,你要清楚的認識到:競爭從未少過,遲到的只是你的一份勇氣。
四叔/ 作者 |
網絡 / 圖片 |
閱讀更多 45度人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