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明星企业」系列报道,成武赛诺医疗 填补防逆流采血针空白

为贯彻落实省新旧动能转化和大调研、大学习、大改进精神,县委统战部开展“助推新旧动能转换——走进新联会会员企业”主题活动,5月3日,成武县委统战部及新联会相关负责人来到成武赛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进行调研。

「探访明星企业」系列报道,成武赛诺医疗 填补防逆流采血针空白

展示大厅

当前,面对医疗器械制造的落后产能、传统技术等短板,作为成武赛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掌门人刘贞宽,一年之前他已开始布局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他发明创造并申请专利的防逆流采血针正在临床试验,也将填补世界防逆流采血针技术空白。

据了解,成武赛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占地四十余亩,主要生产医用一次性耗材,如真空采血管,一次性静脉血样采集针,输液针,注射器等,主要销往欧美和东南亚国家。

重创新、留人才、驱动企业新发展

刘贞宽待员工亲切,待朋友诚恳,处事果断,对企业的发展既稳又准,在众多朋友看来,他身上有一种,温和尔雅、处事不惊的儒商风范,在公司成立短短几年间,就取得骄人成绩,不过,在刘贞宽看来,公司的责任与效益同等重要,创新与发展命运相关

「探访明星企业」系列报道,成武赛诺医疗 填补防逆流采血针空白

刘贞宽说,目前国产医疗器械特别是采血管和配套用针等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制造水平不足一直困扰医疗器械产业再上一个台阶,再加上采血管针可持续发展性不强,利润率较低等各方面原因,造成技术与人才的双重缺失和行业创新困难、员工流动较快等问题。为留住员工,他们已经实施股权分红机制,每年拿出百分之十股权净利润的红息对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分红,并且实施了企业员工自行认筹股权的方式,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能够使员工更加积极的工作。能达到现在的营业水平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县委统战部对企业发展的统筹工作,为企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据介绍,现在成武生产的医用一次性采血管医针设备在全国占比较高,主要还是因为他们所从事的这种产品的制造产业属于医疗器械产业低端产品,生产流程相对简单,但随着医用产品安全性能要求的提高,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下普通的采血针势必会逐步淘汰,所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该转变思想意识,加大医疗设备的创新研发的资金投入,提高企业专利的持有率和研发率,目前赛诺医疗器械把产品研发放在首位,投入收益的百分之五到十,用于新产品的研发和对普通产品性能的提升,企业研发的防逆流采血针,提高了采血时对人体的安全性,减少了采血管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要灭菌的复杂流程,并已经申请多国家专利。

企业依靠自身创新,特别是研发的新产品,下一步必将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也对企业以后的发展规划具有重大意义。

打破铁饭碗创业几经沉浮 选对项目带动百人就业

刘贞宽在中专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天津市铁路局工作,从此捧上“铁饭碗”,随后一干就是十余年,因表现优异,从一名普通的机车司炉,逐渐成长为一名火车司机。

“当时在天津铁路局,我有着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在九四年每月能有近两千元的收入到辞职的时候就每月达到七千多元,但因为我一心想要自主创业,”刘贞宽说,他在工作之余,经常通过一些渠道去观看学习其他的创业项目,在一次项目考察过程中发现养殖业的利润较高,在2002他就辞职在家做起养殖农场,至今还清楚记得,当他第一次提出要养羊时,全家人都难以理解。辞职当年就在家建起养殖场,引进了两百多头波尔山羊,但最后由于其他原因导致两百多头羊基本死亡。

「探访明星企业」系列报道,成武赛诺医疗 填补防逆流采血针空白

生产车间

第一次创业失败后,刘贞宽被迫外出打工,在此期间并没有放弃“东山再起”的念头,并于2006年开始从事塑料试管代加工,中间虽有曲折,但也都逐步的克服了,刘贞宽表示,在接触医疗器械行业后,他发现这个行业很有前景,他便逐步积累资金,做大医疗器械产业,成立了山东成武赛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2017年营业额达到三千余万,解决周边村落就业人口三百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