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First青年影展一直致力于发掘国内青年新导演的作品,被誉为“处女作发源地”。

它不迎合大多数人的喜好,却潜移默化地成为中国电影新生力量的艺术发源地,

成为国内独立电影不可忽视的力量。

今天影小妹就要给大家推荐一部获得FIRST最佳剧情长片奖及最佳导演奖的电影——

《喜丧》

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王家卫曾用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与这部《喜丧》相比,

盛赞导演塑造了一个可以和《东京物语》父亲媲美的母亲。

何为「喜丧」?

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喜丧”,“人家之有丧,哀事也,方追悼之不暇,何有于喜。而俗有所谓喜丧者,则以死者之福寿兼备为可喜也。”。

意思就是说,家里有人去世了,而死者是德高望重,福寿双全者,家族兴旺;年纪在八九十岁,这样的死者葬礼可谓喜丧。

儿孙们就不会那么悲伤。会停灵三至五日大摆宴席,招待亲朋好友。

可是在这部片子里,喜丧二字反而更像一个大大的讽刺。

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影片开头是一段吹锣打鼓办丧礼的画面,

八十六岁的林郭氏一身齐襟大衣、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亮相。

老人在一次意外的摔伤之后,行动不方便,成为了全家人的“累赘”。

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二儿子、三儿子、三女儿担心她死在家里,没人发现,就聚在一起开会,想要把老娘送到养老院。

老人不同意,因为在农村人的眼里,去养老院就是送死。

但三个孩子已经把敬老院的定金交了,显然已由不得老人。

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养老院病床紧缺,在等床位期间,林郭氏只能走上一条辗转于各个子女之间的寄宿之路。

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林郭氏先是去了二儿子家中,二儿媳觊觎老人的院子,想等老人去敬老院了,就搬到婆婆的老宅。

在与二儿子住时,出了两件事。

一是从小跟着老人的孙子小道,偷东西被抓进了派出所,孩子想弄到钱,去上海找他杳无音信的妈妈;

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另一件是二儿子的女儿打算去城里打工,想把孩子寄在这里,让爸妈帮她养。

二儿媳却冷嘲热讽地说:

“我是伺候老还是伺候小啊,你奶奶这么大年纪在铺上睡着。你问问你奶奶,我年轻的时候她帮我带过孩子吗。”

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老二家住不下去,老人转到了老三家。

到了老三家,进门换鞋,铺白毛巾的“专属座位”,吃饭的“专用碗筷”是三媳妇对老人的欢迎方式。

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她把老人当作垃圾一样看待,生怕沾上什么不祥之气。

老三家的孙女想出去见识一下大城市,不想一辈子待在这种小地方,

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三媳妇一口否决了,奶奶却悄悄支持她。

电影中有一段她给奶奶洗头的场景,是这个电影里为数不多的温情画面。

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老人也没在三儿子家中久住, 就搬到二女儿家中。女儿在街头卖煎饼,算是这几个孩子中最孝顺的。

但是她也一遍遍地问着老太太,

“娘,你想死不。”

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老人只能无奈地说,“不想死也得死啊。”

好景不长,家中丢了钱,二女婿怀疑是老太太偷了,二女儿更是直接质问老太太。

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祸不单行,女儿的儿子还出车祸死了,老太太觉得再住下去不合适,又搬回了老家,由儿子和儿媳伺候。

有一天林郭氏中风摔倒,脑神经损伤,得了笑病。

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每天有事没事就哈哈地笑,被二儿媳骂作:天天半夜三更笑,瘆不死人。

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知道这件事后儿女们就开了家庭会议,准备筹钱给老太太看病。

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可是谁都不愿意出钱,会议开着开着吵了起来,二儿子还打了嫂子。

于是会议就这样不欢而散了。

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老太太的笑病,终究是惹怒了儿子儿媳,她被儿子儿媳赶到牛棚去住。

片中有个镜头,牛棚外清晨的微光,母亲拄着拐杖缓缓走向门口,左侧的黄牛哞哞的叫着,没有其他声音,只听到母亲叹了口气。

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残烛将灭,渡尽苦难,还要在生命的尾端感受到生的虚无,感受到人情冷暖,

生如蝼蚁,死如草芥。

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尽管如此,老人仍在拜菩萨保佑自己的孩子。

可是,二儿媳依然看老太太不爽,大骂“天天拜菩萨拜疯了吧。

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于是二儿子把菩萨像给摔碎了。

最后一块遮羞布都被扯下,这下老太太的信仰也没了。

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终于,养老院有人去世,腾出了床位,老太太可以搬进养老院了。

走之前,她把一直在绣的几副鞋垫交给了儿子,让他们分了。

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又把传家的玉镯子给了二儿媳,二儿媳立即眉笑眼开,对老太太嘘寒问暖。

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第二天天还没亮,老太太早早就起来了,

她看着一直带在身边的黑白的全家福,拜了拜碎掉的菩萨,

还是说着那句:“菩萨保佑孩子们都平平安安。”

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然后笑了起来,当然,是笑还是哭,不得而知。

她从口袋里慢慢拿出一包老鼠药,看了一会,倒在手里,吞下了。

天亮了,敬老院的人来了,才发现她手里握着那张黑白照片倒在了地上。

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人走了。

出殡那天,只有两个孩子来了,其他几个孩子只寄了钱过来。

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村长说老太太生前喜欢听戏看电影,于是请了一个女人上台跳舞。

还有村民起哄,跳着脱衣贴身下流的艳舞。

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这一切荒诞得令人发笑。

老太太走后,几个儿女的生活依然继续着。

影片的最后,儿媳妇在劳作中昏厥,生活周而复始。

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电影有处小细节,老太太一人独居在老宅时听的收音机里面的歌,看电视时候听的歌,以及小道开摩托送人去火车站时飘来的歌,

都是关于走向新世界,畅想未来的。

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但是在影片中,老太太是没有未来没有新生活的,日复一日其实是在走向终结。

电影聚焦于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状况,更是对于社会分化和边缘群体生存状态的一种真实刻画。

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说实话,片中老人的遭遇虽然让人心痛同情,但儿女们却也很难用道德标准来衡量,因为每个人都在这个困境里挣扎。

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影片越往后看,越感觉悲凉,败落的不是生活,而是人性与社会。

在中国老龄化日趋严重的今天,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村真实的人伦悲剧,比「禁片」还残酷

小妹觉得,生而为人,先为子女。

陪父母走到生命的尽头,是每个为人子女不容推卸的义务。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逝人生只剩归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