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新总理邀请莫迪参加就职典礼,印巴关系是否会峰回路转?

今古达观


我在印度待过很长时间,也长期观察印巴关系,如果要说印巴关系出现实质性的改变甚至解决某些重大问题,这个基本不可能。但如果期待的是印巴关系比以往有所进步和缓和,这还是有一定的讨论余地。其决定因素包括印度莫迪和巴基斯坦的伊姆兰.汗两方面,而且都有一定的改善可能性。


印巴关系重点在于历史矛盾问题、克什米尔问题、宗教冲突等。而印度相对在国力、国际关系上占有明显优势。印巴矛盾是尖锐的,印度的条件也是苛刻的,这决定了要实质性改变印巴关系非常困难。但值得注意的是,伊姆兰.汗与巴基斯坦传统政治家有所不同。

伊姆兰.汗的标签包括前“巴基斯坦前板球明星”、虔诚的穆斯林、正义运动党创建者、以及坚定的反腐倡导者。坚持正义、反腐、关注贫穷、环境等是其成功的重要要素。但在早期,巴基斯坦国内将伊姆兰·汗视为颠覆性和煽动性的政治人物,这也是他早年政治失败的原因。但近年来他逐渐趋向政治成熟和保守,对保守派势力包括军方的联合更加自如。他主张与极端宗教势力(包括塔利班)对话,主张与印度的和解“如果印度能往前迈一步,巴基斯坦可以迈两步。”,主张独立外交包括对美国态度的独立性、对于中巴关系当然坚定支持但可能会提出更多的要求。这标志着伊姆兰.汗可能是矛盾的缓和者而不是激化者。

印度总理莫迪,本身以强硬的政治家著称,又是坚定的印度教徒。让人联想到印巴冲突激化的可能性。但有分析表明,莫迪对于与巴基斯坦直接激化(武装打击)的意愿并不强烈。很多对莫迪的评价为不可信的,但也意味着他并非一味持极端态度。近年的表现似乎表明莫迪的理念会更加现实化。莫迪访问中国后相信更加看清现实,这是目前中印关系改善的关键。印度也可能通过更多的外交而不是武力来处理周边关系,印度有可能会趋向务实缓和。


回到印巴关系上来,莫迪对于伊姆兰.汗的当选表达祝贺和改善关系的善意,“我们已做好与巴基斯坦一同迈入双边关系新时代的准备”,这当然可以解释为例行的善意,但已与近期双边趋于停滞的关系不同。目前对于参加伊姆兰.汗就职典礼的邀请双方尚未实质性确定,但有可能成真或者折中,从而成为双边改善的契机。印度也可能对于在巴新领导人身上取得一定拉近关系的可能抱有期待。


总体而言,伊姆兰.汗当选会否带来印巴关系一定的缓和?这取决于伊姆兰.汗能否与巴传统不同,实现更多的矛盾缓和者的角色,以及莫迪政府对于地区局势更加务实的态度。可以拭目以待。


正宗星语者


印巴关系回暖基本上是想多了,印巴关系近年来的持续紧张,主要责任在印度而不是巴基斯坦。是印度认为目前印巴两国实力相差悬殊且印度国际环境远比巴基斯坦有利,因此印度可以对巴基斯坦采取压迫战术。印度不是不愿意改善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但改善关系的前提有一大堆,这些前提条件要么是巴基斯坦不能接受的,比如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做出大幅度妥协,要么是巴基斯坦没有能力做到的,比如制止所谓越境袭击。即使这些条件都满足,印度是否愿意停止支持巴基斯坦境内的分离势力也很难说。印度这种居高临下的心态,不是巴基斯坦能改变得了的。印巴关系的主动权在印度手里,巴基斯坦换总理的作用比较有限。其实巴历届政府上台之初都表示印巴关系需要改善,伊姆兰汗的表态其实并没有超过巴的一贯立场。


叶海林


在7月27日代表巴基斯坦正义运动党的候选人伊兰姆•汗,在大选中获胜,65岁的他即将出任巴基斯坦总理。
在伊兰姆•汗他竞选时
,他对未来的巴基斯坦就充满憧憬,提高就业,减少贫困,惩治腐败,加大反恐力度等问题他都做了乐观的展望,但在面对拥有近2亿人口,财政连年赤字,反恐形势依然严峻,三分之一贫困线以下人口的巴基斯坦来说,伊兰姆•汗的理想还是过于“丰满”。


在外交上,伊兰姆•汗知道,印度,是他对绕不开的重点,众所周知的原因,克什米尔是印巴常年对峙的焦点,早在印巴“分家”
时,英殖民者就给印巴留下了一个难解的“楔子”,虽然说是克什米尔自己选择自治(现在说的公投),但印度最终控制了克什米尔的2/3地区,从此,印度和巴基斯坦冲突就没停歇过,打打谈谈半个多世纪。
而伊兰姆•汗

在竞选期间曾表示巴基斯坦愿意改善和印度的关系,但他同时指出印度总理莫迪是一个反伊斯兰的政治家,在莫迪执政期间,印巴不太可能改善关系,所以说:伊兰姆•汗邀请莫迪参加他的就职典礼,也只能算是一种姿态罢了,毕竟印巴关系积怨已深,在两国都不做出重大让步的前提下,是不可能走向真正的和解的,但不管怎样,我们仍然希望这位“板球明星”,在处理与印度的关系上能有上乘表现……


海之波涛3


应该说,巴基斯坦主动邀请印度领导人参加新总理就职仪式是有现实考虑的。首先是国力的差距,印度人口7倍于巴基斯坦,国内政治稳定,近年来经济发展不错,在外交上左右逢源,风生水起,在西方社会口碑不错。且印度领导人莫迪在国内民众心目中声望较高。反观巴基斯坦,领土不到印度三分之一,GDP是印度8分之一。国内'政局不稳,西北部的俾路支省分离倾向严重,各种宗教和部落势力盘根错节,巴中央政府对全国的掌控程度远不如印度。近年来经济停滞,民生凋敝,再加上政府对塔利班势力打击不够(或者干脆就是有意放纵),巴基斯坦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眼里名声不佳。从各方面来说,巴基斯坦与印度都不是一个量级上的对手。在这种情况下,和印度保持长期对抗的态势对巴基斯坦而言都不是明智之举。所以此次巴基斯坦借政府换届做出外交上的善意之举,也是力图缓和与印度紧张关系,腾出更多精力解决国内问题。

但是,仅仅从这件事就判定印巴关系能改善就想的太简单了。印巴双方从政府,精英阶层到普通民众对彼此都怀有深刻的不信任。其中的根源一是克什米尔争端,印巴双方都声称对整个克什米尔拥有主权。七十年来为此打了两次大规模战争,各种规模的武装冲突不计其数。就在三个月前还发生相互之间炮击对方边境地区的冲突事件,两国都对克什米尔现状不满。二是在印度一部分精英和民众心里,巴基斯坦本就是英殖民地的一部分,印度独立后,自视为英国殖民者的当然继承者,对分离出的巴基斯坦怀有觊觎之心,这也不可避免的影响了印度政府对巴基斯坦的外交政策。从而加深了巴基斯坦对印度的疑虑。

综上所述,巴基斯坦外交上对印度的示好之举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尝试。两国都是民族主义强烈的国家,任何在领土问题上的妥协都意味着政府执政地位不保。因此,在两国之间根本问题未解决之前,全面改善两国关系就是缘木求鱼


居善地动善时



那年一路向北2011


有可能,只要印度放下侵略霸权野心,问题是印度放不下!因他们之间是根深蒂固的领土.宗教.宗主与附庸的矛盾!再加美俄从中拉一方打一方加深印巴矛盾,和解很难!其实印巴和解.全亚洲都和解最符合中印巴等全亚洲的利益,最符合世界新阶段合作共嬴.走向多极化的大好局势!理想很丰满,现实会很孤感!(中国老百姓).8.4.13.49.


分享到:


相關文章: